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中期成果报告
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教师党支部
文学院教师党支部紧紧抓住“双创”工作的指导思想,结合学校转型发展,确定了建设目标,制定了《“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工作方案》,召开了专题工作部署会、专题工作推进会,以样板支部培育创建为契机,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全方位全过程培养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政治建设推动事业发展。现就一年来,支部建设成果,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推进“三会一课”标准化工作实践
2019年12月文学院专门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副书记、副院长为副组长的党支部党建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坚持边实践边完善,对“三会一课”的制度、程序、职责进行全流程梳理,拟定了《文学院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实施要求》。首先,运用“统一”、“协调”“优化”原理,使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量化指标,实化效果,规范组织生活,加强党员管理,进一步明确主要目的。其次,突出议题内容标准化,进一步明确支部大会和支部委员会研究内容,规范记录内容制定记录模板。最后,突出操作标准化,对支部大会、支部委员会(文学院教师党支部未设立党小组)、党课组织的召开程序流程进一步规范化管理。通过“三会一课”标准化的梳理和实践,支部党建工作思路进一步明晰,党务工作人员能够很好的找到工作“切入点”,使各项工作规范化开展。
二、创新召开开放式党日活动
本着主题党日活动既要突出主线、明确主题,又要强化政治功能;既要灵活多样,又要严肃认真;既要结合实际业务、注重实效,又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既要坚持"两个全覆盖",又要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原则,教师党支部积极创新开放式党日活动。
开放式党日活动,在形式上开放,由课堂型、传统型、单一型党日活动向互动型、实践型、开放型转变,党日活动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基础上,结合时事政治、地方经济、学校转型发展和文学院师生的共性问题,拓展主题党日活动选题范围。今年5月教师党支部与海铁检察院样板党支部进行“面对面”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以集体观摩、集体互动促使多出精品。积极有效利用融合党建共建单位分别与校园社区党支部开展主题为“续读名家诗词 铭记中华精髓”的党日活动;与呼伦贝尔老年大学党支部开展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赏国学经典 品红楼梦”专题党日活动;与呼伦贝尔招商银行党支部开设读书分享会形式的党日活动。2019年9月党支部组织教师党员观看了英雄团来我校开展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英模报告会录像,学习了铁血营长藏雷、二级战斗英雄安忠文、一等功臣大校王曙光、老团长孙超的英雄事迹,让老师们近距离的感受英雄们甘于奉献的觉悟、勇挑重担的行动,守护着国家安全。
三、落实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养培育
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教党【2018】26号)要求和全国全区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和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将符合条件的学术带头人培养选拔为教师党支部书记,着力提升了教师党支部建设质量,有效提升教师党支部教育党员、团结师生、引领教学科研、服务学校和地方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有效发挥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头雁效应”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四、打造“微型党课”政治理论学习品牌
文学院教师党支部始终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重点。在强化主题教育上通过集中与自学、线上与线下、辅导与研讨、系统学和专题学、以查督学等多种形式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在组织育人上勇于创新,2012年创建了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形式——“微型党课”,它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贴近思想、贴近学习、贴近生活”为指导思想,通过以小见大的方法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强化学生政治意识。教师支部将这种兴起于学生的教育形式进行了巧妙地转移,依托特色在党建工作中主要进行了以下四种积极尝试:
1.做好“一堂党课”的主讲者。在党总支书记、支部书记讲党课外,教师支部每年安排2-3名普通教师党员结合时事热点和高校教师工作讲微型党课,做好微型党课的主讲者,确保学院党建工作特色的延展性和连续性。
2.做好“一堂党课”的领路者。教师党员发挥师者之本职,在政治站位和从师技能上指导学生讲授党课,通过与学生同选题、同备课,做好学生思想渗透和传承的领路者。
3.做好“一堂党课”的点评者。教师党员将指导之责贯穿党建工作始末,在前期指导的基础上,参与到后期的展示评比中,承担学生微型党课比赛的点评评委,做好政治理论学习的传、帮、带工作。
4.做好“一堂党课”的见证者。除以上三种尝试外,教师支部还组织党员观看“微型党课”现场观摩会,通过微型党课展示、新媒体党建工作展示、党员“一帮一”活动展示等,力争全方位、多形式扎实做好党员思想培育工作。
截至到2020年6月,文学院党总支2012年至今共开展微型党课2100余节,召开微型党课大赛5届,微型党课培训交流4期。32.8%的学生讲授过微型党课,学生覆盖率达到文学院总学生数的98.2%,71%以上的学生参与了志愿服务活动,近三年教师党员讲党课九人次。
五、拓展培养载体打造三全三一育人模式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为了把理论学习教育落实到实处,教师支部积极拓展学习载体,在融合中实现党建工作的突破发展。
1.发挥专业优势,助力党建工作
高校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需要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引导和培育大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因此,教师支部扎根专业,充分挖掘和发挥广大党员的专业优势,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在融合中进行政治引领,实现党建工作的新突破。具体尝试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打造校园话剧“一张名片”。话剧作为一门始于校园的高品位、高层次的综合性艺术活动,无疑是校园生活中文化与艺术的完美呈现者,文明与精神的最佳传递者。文学院“原上鹰”话剧社团的成立、发展和壮大就是卓有成效的校园文化建设精品项目。“原上鹰”话剧社团成立于2002年,由“中文系话剧社”发展而来,是呼伦贝尔学院最早成立的社团之一,是响应学校高雅艺术进校园号召的产物,旨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学生的话剧素养,也是迄今为止我校唯一一个以话剧编排和表演创作为主的社团。话剧社团以“扎根校园、再现经典、关心时事、净化心灵”为创作和表演原则,成立至今,“原上鹰”话剧社团己连续14年在校园艺术节期间推出大型话剧演出,累计排演话剧14部。为了永葆校园话剧的活力和影响力,学院积极探索话剧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加大对原创作品的培育和扶持。2017年,为了献礼自治区成立70周年和党的十九大召开,学院2015级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创作了大型青春励志话剧《根在草原》,文学院第一部原创作品至此产生。该剧于2017年6月在呼伦贝尔学院校园文化艺术节期间隆重上演并获得好评,又于当年10月进行了3场展演。同年,呼伦贝尔学院“原上鹰”话剧团获得了自治区宣传部主办的自治区高校校园文化精品项目称号。2018年6月话剧团报名参加2018年度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经过一个多月的评审,《根在草原》最终在参赛的89部剧目中脱颖而出,成为获邀赴北京进行展演的13部剧目之一,并获得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相关消息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各兄弟院校公众号,北疆大学生等各类媒体上进行了报道和转载,让“原上鹰”话剧团知名度更上一层楼,实现了话剧政治引领的育人功能,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位。
二是打造国学教育“一个系列”。目前,国学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明显,对大学生的影响力还不够深入和广泛,像呼伦贝尔学院这样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高校在这方面的资源就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教师支部充分挖掘和发挥广大党员的专业优势,借助打造国学教育品牌活动,整合校内相关资源、打造国学教育品牌特色——“一个系列”。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学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国学教育品牌——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由五大竞赛模块组成,分别为“传承经典”中华经典诵读达人赛、“妙语连珠”成语达人赛、汉字听写大赛、“观乎人文,化成天下”人文知识竞赛和“青春异次元”网络文学大赛。经过多年发展,系列活动形式上已经较为固定,五项竞赛各有侧重、参与人数逐年增多,每项大赛都积极与新媒体相结合,积极发动线上线下互动。以成语达人赛为例,2017年各院系报名人数为460人,仅仅初赛就准备了二十余个考场,动用了四十余名教师和七十多名工作人员,同学们的参赛热情可见一斑。此外,中华经典诵读达人赛、网络文学大赛、人文知识竞赛均将决赛视频和作品放到校内公众号上进行人气投票或作品展播,累计观看人数达4000余人次,实现了学院通过网络进行文化育人的效果。
2.校地合作融合,助推党建发展
校地合作是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高等院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深化校地合作融合度,既能够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也能够以学校党建带动地方党建、以地方党建优化学校党建,通过“一个融合”项目实现学校党建与地方党建同频共振。2019年6月,为了贯彻“党建+”理念,同时也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我院教师支部与海拉尔区老年大学党支部共同举办了“赏国学经典,品鉴红楼梦”专题活动,通过鉴赏名著《红楼梦》的艺术瑰宝,探索学校与地方党组织共建的党建工作新模式,促进党建活动的多样化、经常化,逐步形成一个校地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六、下一步打算
在样板党支部建设中,文学院教师党支部还存在一些不足,在下一个年度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挖掘课堂思政和网络党建的优势充分结合呼伦贝尔地区特点和学校转型发展契机,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