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第二期):弘扬黄河文化,凝聚精神力量

2021-02-08 18:49:26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推动黄河文化在新时代发扬光大”的号召,法律系开展了“弘扬黄河文化,凝聚精神力量”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实践活动中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

本期让我们一起跟随我系20级同学去焦作市武陟县嘉应观、洛阳博物馆与开封黄河生态廊道寻访家乡故事吧!

焦作市武陟县嘉应观

“一座嘉应观,半部治黄史”。嘉应观,又称黄河龙王庙,是为了纪念在武陟修坝堵口、封赏治河功臣而建造的淮黄诸河龙王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记述治黄史的庙观,蕴涵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治河经验,更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治黄历史的“百科全书”,是黄河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

在嘉应观每走一步,就有一个黄河故事。一部治河史,就是一部治国史。小小嘉应观,徐徐道来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团结互助的治黄奋斗史。

                洛阳博物馆             

洛阳博物馆位于隋唐里坊区西北隅,建筑外形如方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鼎立天下"。洛阳博物馆北临洛浦公园,南接植物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洛阳市的文化地标。大中原地区文化是黄河文明的中心。在大中原域内的河洛地区文化是黄河文明的核心。有许多文明源头都在这一地区:如最早出现的国家;近年启动的文明探源工程所确定的四个重点即临汾的陶寺、郑州的古城寨、新寨和王城岗;“河图”、“洛书”和“易经”等被誉为传统文化源头的元典以及华夏文化重要纽带之一的汉字。

大中原地区文化是黄河文明的中心。在大中原域内的河洛地区文化是黄河文明的核心。有许多文明源头都在这一地区:如最早出现的国家;近年启动的文明探源工程所确定的四个重点即临汾的陶寺、郑州的古城寨、新寨和王城岗;“河图”、“洛书”和“易经”等被誉为传统文化源头的元典以及华夏文化重要纽带之一的汉字。

开封黄河生态廊道

开封黄河生态廊道示范带项目是河南沿黄生态廊道示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遗址文化生态带、治水历史文化带、休闲文化研学带串联起黄河古渡、林公长堤等7个景点,展现不同历史时期的黄河治水文化。生态廊道建设重点凸显“生态修复、保护为先”的理念,因地制宜,注重保留原有的林地湿地坑塘,主要种植本地适生的乡土树种,内侧栽植特色小乔木、灌木、花草等,营造错落有致的自然式生态景观。

开封黄河黑岗口生态修复绿化景观工程项目是开封黄河生态廊道建设的重要节点工程,在防洪保安的同时美化了景观。

从水稻乡马头村往东到柳园口乡小马圈村,有一段全长15里的河堤。开封人为纪念民族英雄林则徐,称这段河堤为林公堤。

1841年农历六月十六,黄河洪水在城北张家湾决堤,浊浪猛渲,犹如万马奔腾,迅速冲破护城大堤。王鼎委派林则徐以堵口重任,林则徐立即上堤察看水情,制订堵口方案,于当年农历九月初七正式动工。这时的林则徐已年近花甲,且体弱多病,但他事必躬亲,日夜吃住在大堤工地上。他还和民工一起参加劳动,大大鼓舞了堵口复堤军民的士气,加快了工程进度。经过5个多月的苦战,大堤于翌年农历二月初八在柳园口39号坝至41号坝上堵口合龙。

黄河文化悠久厚重,华夏儿女奋斗不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黄河儿女,更应当以讲好黄河故事,传承黄河文化为己任。肩负时代使命的使命担当,传播中原优秀文化,身体力行的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传承延续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责任编辑:杨哲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让我们一起跟随我系20级同学去焦作市武陟县嘉应观、洛阳博物馆与开封黄河生态廊道寻访家乡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