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四优计划”建强新时代辅导员队伍

2024-10-15 13:53:25

华南理工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不动摇,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把入口关、培养关、考核关、成长关,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新时代辅导员队伍。

“优选计划”构建人才梯队。加强机制保障。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把辅导员队伍作为支撑学校事业创新稳健发展的重要骨干力量来抓。党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队伍结合的协调统一机制。制订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学生兼职辅导员管理规定等文件,明确专兼职辅导员岗位身份,按照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保障辅导员人才梯队建设。强化素质考察。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抓牢辅导员队伍的政治属性,将书面政审与实习过程政审相结合,推动线上线下全方位调查掌握,在聘用工作中严格考察把关。开展“完成一项任务、撰写一篇公文、谋划一项方案”实岗锻炼,选聘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匹配辅导员岗位的优秀人才。拓展来源渠道。严格落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面向校内青年教师,选拔具有相关学科专业背景,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热爱学生、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担任专兼职辅导员,每年择优选拔20余名“2+3”辅导员,200余名兼职辅导员,确保按1:200比例配齐配强辅导员队伍。

“优培计划”提升专业技能。建立培训体系。对标辅导员素质能力标准,围绕“讲政治、提素养、分层级、全覆盖”培训目标,根据辅导员入职年限和职称职级,设置新入职、初级、中级、高级四个阶段的培训班,为每个阶段的培训班开设差异化课程。制定辅导员培训计划,完善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等,立体化、全覆盖提升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业务能力。实施新入职辅导员成长计划,为每一名新入职辅导员配备三种类型的成长导师,通过开展座谈交流、谈心谈话、跟踪指导,帮助新入职辅导员坚定育人初心。通过学生工作教育论坛、辅导员提升计划等常态化开展辅导员能力提升培训,聚焦学生工作重点难点设置思政理论研究、党团和班级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系列主题开展交流研讨,织密织牢学生工作安全防线。联合专业机构开设心理咨询、职业规划课程等培训班,逐步推动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等资质培训全覆盖,邀请时代楷模、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等开设专题讲座。创新培训形式,打造午间充电站、“育心树人”工作坊、趣味运动会等多个辅导员培训及拓展品牌项目。加强平台建设。依托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辅导员骨干培训班,搭建卓越联盟高校辅导员交流平台,组织论坛、沙龙、读书班等,切实提高培训实效。加强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开展三批次28个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凝练一批具有创新性和代表性的成果,打造引领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先锋队”。推动辅导员上讲台讲形势与政策课等,以讲促练、以讲促建,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思想理论水平。近年来,1名辅导员获评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名辅导员获得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

“优效计划”完善激励机制。改革考核办法。科学制定辅导员年度工作考核办法,突出工作实绩和育人实效,辅导员日常工作表现和学生评价占比超过70%。严格考核程序,通过查阅辅导员工作日志、值班记录等工作资料摸查日常工作情况,设置理论测试、学生评议、院系和机关单位评价、述职报告等多个考核环节,确保考核过程规范、严谨,结果客观、准确。强化结果运用。发挥奖惩激励和导向作用,考核结果与辅导员评奖评优、职称评聘、职务职级晋升等挂钩,优先推荐综合表现优异的辅导员参加国家、部省等各层级思想政治研修班、研讨会等,鼓励优秀辅导员到更大平台交流分享工作经验、育人思考,充分激发队伍活力,设立辅导员队伍专项津贴,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

“优质计划”拓宽发展空间。支持专业提升。不断拓宽辅导员知识和技能储备,支持辅导员考取心理咨询、生涯规划、创业指导等相关职业资格和技能证书,鼓励辅导员提升学历学位,助力多渠道发展。推动辅导员开展理论研究,依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设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辅导员专项,培育学生工作高质量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落实“双线晋升”。按照思政教师系列,单独设置评审委员会,单列计划、单设标准,突出工作能力和业绩考察,打开辅导员职务、职级多通道晋升空间。鼓励辅导员专任思政课教师、心理咨询老师,支持辅导员到教育主管部门、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地等挂职锻炼,选拔优秀辅导员到机关单位任职或晋升为管理干部,不断拓展多元发展路径

责任编辑:姚星霖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华南理工大学“四优计划”建强新时代辅导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