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难忘母校对我精心培养。回顾大学五年,党和国家对我的关心哺育恩重如山;母校对我精心培养恩重如山;老师对我谆谆教诲恩重如山;同窗好友对我帮助情深似海。
我入学时,家庭贫困、衣服褴褛,一件母亲亲手缝的旧粗布上衣和一条旧粗布大裆裤子,一件旧棉袄,补了又补;穿了洗,洗了穿。没有床单和褥子,就用稻草珊代替,用报纸裹着砖头作枕。每月所需学习、生活用品全靠1.5元助学金,必须节俭再节俭:我发现别人扔掉的牙膏皮里还能挤出够用四五次的牙膏,就常年捡着用,省了买牙膏钱。发现小摊上卖的“棉油皂”,外观粗糙,但价格很低廉,买一块回去试试可用,就一直用“棉油皂”代替肥皂。练习本用的多,得选最便宜的买,我找到一家卖残次文化品的小店,卖的练习本褐暗粗糙,价格很便宜,就坚持在这儿买,本子正面做作业完了,再用背面做演练,一页纸也不舍得浪费。入学半个月后,一双旧布鞋烂得实在没法穿,我跑到焦东一个旧货摊,见卖有报废的劳保用品翻毛皮鞋,为找到鞋底磨损轻、鞋面又不烂的,把一堆旧鞋翻了个遍,找到一只红褐色一只淡黄色、大小不一、一顺脚的两只鞋,买回后把大码的鞋底鞋面切掉一截,重新缝好,钱少鞋珍贵,它一直伴随我到毕业。我这个贫寒农家的瘦小青年能得到母校和老师的重视和精心培养,自己也不明原由。一次贾健英和胡秉良老师与我个别谈话:“我们对每位新生的家庭历史、本人在社会和学校的表现都进行入学前调查,得知你家庭贫寒,少年丧父,能吃苦,有志气,在中学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又是团干部;入大学后看到你人穷志坚,学习办事很认真,就注重培养你,让你做学生会干部,这是对你的考验,要珍惜啊。”
面对组织考验,我没因家庭贫困而自卑;面对学习考验,刻苦攻读不甘落后;面对集体活动,满怀激情参加;面对体育项目难度大,拼命苦练闯过关;面对学习任务重、学生会工作多,合理分配时间,做到两不误。
大学二年级刚开学,院系党组织把我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1965年10月入了党。1965年12月,王景伦老师代表院党委、团委找我谈话:“新学期开学要召开全院学代会,经研究确定你为新一届院学生会主席人选,提交学代会选举,假期中你负责做好学代会筹备工作。”那个寒假我没回家,请本班刘文贵等同学帮我一起查资料、写材料、刻蜡板、搞印刷,装订成册。并做好会议相关准备工作,圆满完成了学代会筹备任务。新学期开学后,召开焦作矿业学院第三次学生代表大会,我当选为院学生会主席。母校和老师对我的精心培育,一环紧扣一环,形成一个完整不间断的培养链条,教育引导我走好人生道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我清楚记得,1963年8月到我家送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胡秉良老师,入学后恰是我们班的辅导员,他常在教室、学生宿舍与我们促膝谈心,教知识育情操,送来爱心。胡老师作为我的入党介绍人,从初入学当学生会干部、到确定为入党培养对象直至入党、任院学生会主席的岁月,他不辞劳苦,对我手把手教育帮助,是我人生成长的重要引路人之一。他的夫人沈金凤老师朴实善良、心直口快,夫妇俩不但把我当学生,而且当孩子看待;不仅耐心教育,而且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
我清楚记得,从入学到毕业,对我严教五年的贾健英老师,他作为系党总支、团总支委员和年级辅导员,站位高、要求严,言传身教,对学生饱含亲情,经常与同学们学习、生活在一起,在吸收我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时,他代表党组织与我谈话,我印象最深的是贾老师每次谈话内容方式不同,但围绕树立正确学习目的、端正入党动机的主题不变,他的话令我铭记在心,帮我打牢了“入党就要永远忠于党,就要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入党就要全心全意当好人民公仆”的思想根基。
我清楚记得,王景伦老师作为院党委委员、团委书记,数年如一日,孜孜不倦,为培养一代又一代学子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他注重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用自己在讲政治、讲学习、讲团结、树新风;艰苦奋斗、助人为乐等方面的表率作用教育影响帮助学生。我与他接触最多,也受教最多。他常教我如何当好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为同学们树立品学兼优榜样;教我如何发扬老采矿精神,历练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教我如何做人做事、走好人生道路。他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尤其在帮助学生历练成长等方面理念新、思路好、办法多。他实实在在地对我教知识、育品行、传真经、练本领等一幕幕清晰如昨,令我永远敬佩,受用终生。
我清楚记得,石景亮老师,虽没教过我们课,但他心胸开阔、堂堂正正的政治品德;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高尚情操;博闻笃行、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为我树立了榜样,他满腔热情对我教育帮助令我难于忘怀。我毕业走向社会后,一度身体不太好,石老师给我送来配好的中草药,帮我研究解决慢性疾患的中药方,药方虽简单,但很管用,更重要的是他送来了殷殷深情,令我永远感激、永远敬佩。
我清楚记得,吴凤仙、齐现功、张南方等老师以高度政治责任感,满腔热情教育引导同学们学好知识、历练成长。我与几位老师接触较多,他们孜孜不倦教我刻苦攻读,教我修养品行,教我提升能力,教我工作方法,使我受益匪浅。亦师亦友,恩重情深,终生难忘。
一辈同学三辈亲。大学五年,同学们的真诚帮助,令我感激不尽。采62级李金明同学,我接替他担任院学生会主席,他光明磊落的高尚品德、明辨是非的洞察能力、刻苦攻读的学习精神、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行,一直影响启发着我。他是我的“好学兄、好老师、好榜样”。同宿舍的刘旺枝同学常与我探讨问题、直抒胸臆,学业上互帮互学,生活上相互体贴,我没棉裤,他把自己的棉织秋裤给我,我没褥子和床单,冬天,让我挤在他的床上,合用被褥御寒,同甘共苦,情同手足。刘文贵同学,多才多艺,我在学生会每项任务的完成都含有他的心血。1965年寒假,他放弃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机会,帮我准备学代会文件材料,令我难忘。记得,杨忠来、马庆法、齐书奇等同学比我年龄大,社会见识多,常以其真知灼见帮我改进学生会工作。记得,钟良蔚、杨伯恩、董龙章等同学对新生事物敏锐性强,常向我介绍先进科技知识,帮我拓展学习思路。还记得赵永兴、陈宝庆、刘定祥等同学,坦诚直率,与人为善,对我所提批评建议犹在耳边。忆大学好友,可谓同窗五年,志同道合,情深似海。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五载大学时光,母校对我的哺育滋养绵长悠远、日久愈浓。在母校受到的政治熏陶、道德修养、学业教育、实践历练和体能培训,都是能管长远、用终生的真经实货。母校是我求得知识的摇篮,放飞理想的平台,走向社会的起点;母校是我心灵的港湾,精神的家园,奋斗的动力,力量的源泉。光阴似箭,岁月荏苒。我毕业后走向社会,工作了46个年头,先后变换16个岗位,已退休多年。无论走到何方,身处何境,我始终铭记母校校训和老师的谆谆教诲。母校像一座灯塔,照亮我的人生。悠悠寸心,难报春晖,母校永远是我情之所系,心之所牵,梦之所绕,行之所遵。
四、百年历史辉煌,未来更加灿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代代“采矿人”自强不息、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爱国奉献,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打造了母校的辉煌历史,正为母校灿烂明天不懈奋斗。不尽长江滚滚来。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乘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劲东风,母校必将继往开来、再铸辉煌。
抚今追昔,我为母校的光荣历史而骄傲!母校是我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她诞生于1909年,开创了中国近代能源工业专门人才培养和河南现代高等教育的先河;她与国家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曾十次迁址、九易其名,虽历经坎坷,但始终薪火相传,弦歌高奏。她是大师云集之地,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工矿泰斗孙越崎、地质学家翁文灏和张仲鲁、张清涟、张伯声等众多学界泰斗,曾经在此任职执教;她曾是1925年煤矿工人大罢工指挥部旧址,一批早期共产党人在这里指挥焦作煤矿工人取得罢工胜利,为此,毛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一文中,称赞“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一百多年来,母校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级专门人才,可谓誉满天下、灿若群星。
纵观当前,我为母校的跨越发展而自豪!母校弘扬传统,坚持特色,服务社会,科学发展。规模迅速扩大,现有教职工31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1028人、博士学位者1068人,全日制在校生4.1万余人。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双创”成果卓著,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全国排名第三,为全省普通高校唯一A类学科,入选河南省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计划;拥有22个一级重点学科,2个省优势特色学科,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入选“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获批全国工程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被誉为“小城办大学的典范”。近年来,建成国家、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49个,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省部级奖404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有效发明专利持有量1690项,居全国高校第89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62项。培养了27余万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输送到祖国四面八方,为国家、民族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这些成就,得益于党和国家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方针政策;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得益于历届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员工自强不息,团结奋进、求是创新、务实重干。令学子难忘罗开顺、石廷轩老书记带出了一个好班子、一支好队伍,为母校发展打下了好基础。令学子难忘袁世鹰老院长,任院长、书记九年间,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强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尤其是在他书记兼院长的五年间,带领学校党政班子,以改革创新的理念,着眼长远,绘制了学校的发展蓝图。规划建设了新校区,为学校获博士学位授权、更名河南理工大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令学子难忘王少安任书记、邹友峰任校长和邹友峰任书记、杨小林任校长的两届校领导班子,在已有的基础上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同心同德,励精图治,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工共同打造了母校今天的新辉煌,并为母校持续发展、创“双一流大学”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我为母校的美好明天而祝福!百年栉风沐雨,世纪锦绣华章。站在振兴百年理工新的历史起点上,母校全体师生传承兴学育人、强校报国的价值追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强不息,砥砺前行,正在续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百余载春华秋实,九万里风鹏正举。我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正确领导下,母校一定会越办越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中原更加出彩的伟大征程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借此,祝福母校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王明义
2019年8月6日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