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研究生“求索”读书会第十九期

2023-05-23 19:48:42 张秋月 牛草雨
图片
图片

马修·阿诺德的文化观

5月8日上午,“求索”第十九期读书会在文法学院楼108会议室举办。2022级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方向研究生参加了这次读书会。本次读书会主持人是2022级文艺学方向研究生李媛媛,会议以“马修·阿诺德的文化观”为主题展开。

图片


图片

各抒己见

图片

会议伊始,李媛媛同学分享了关于阿诺德文化观的相关论文,并向各位同学介绍了《文化与无政府状态》的主要内容。她谈到:在外部文明、机器文明盛行的维多利亚时期,马修·阿诺德敏锐地观察到了当时英国社会的“无政府”状态,提出了“光明和美好”的文化观,希望以此来实现人们自身的精神完美、整个世界更加幸福美好的宏伟蓝图。阿诺德不免有精英主义的嫌疑,但其深厚的人文关怀意识对今天的我们仍有着无限的启迪意义。随后,各位同学开始互相讨论。

韩琳柯



韩琳珂同学关注到了马修·阿诺德对“文化”与“文明”的区分:阿诺德认为文化是人类精神生活层面内在的、心灵的东西,是人类所思、所表的最好之物;而文明是人类物质生活层面外在的、机械的东西。但是,在对文化做出定义的同时,阿诺德也陷入了精英主义的陷阱,认为这种“人类所思、所表的最好之物”应该留给少数自给自足的精英。

杨晓杰



杨晓杰同学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阿诺德认识到了维多利亚时代精神信仰缺失,猛烈抨击英国生活和文化弥漫的地方主义、庸俗风气、功利主义风气。他重视文化对于精神价值重构的重要性,将文化理论化,以文化弥合旧社会与新社会的裂缝,追寻光明与完美文化的品格,充分发挥国家机关职能,使人人都能走向完美。文化的内涵丰富,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应该发挥批判精神,建立一套规范来抵抗工业和现代文明所造成的思想衰落,这对当下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建设和文学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

袁孟启



袁孟启同学从文化功能的角度谈到:“阿诺德考虑的核心是如何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以及如何实现新旧社会之间的完美衔接。”我们可以从中简单思考:文化在社会转型期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如何跟随社会进行转变。首先,文化转型是社会转型期的重要动力,文化转型必须受到重视。其次,创新驱动发展,文化内部也要时刻保持创新的活力。再次,知识分子要承担起时代责任,扎根现实,主动引领民众认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最后,在资本的强烈侵蚀下,文化要坚决保护自身的纯洁性与独立地位,这需要各方做出共同努力。

金炜洺



金炜洺同学继续从文化观的实践角度补充道:马修·阿诺德提出文化观的三个实现途径:批评、宗教和国家教育。这三个实现途径之间相辅相成、通力合作,为文化观的实现提供不容忽视的作用。但对于并无明确宗教信仰的中国,“宗教”这一实现途径就显得格格不入。如何将阿诺德的文化观融入中国国情,进行本土化处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图片


小结

会议最后,21级中国现当代方向研究生王柳结合各位同学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并解答了一些同学们平时学习中遇到的困惑。“文化自有强烈的爱好,那就是热切追求美好与光明。还有一件它更愿意热切追求之事,那就是让美好与光明蔚然成风。”对美与光明的向往和追求是人文关怀精神的一贯表现,在重拾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阿诺德的“文化至上”或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弘扬优秀文化精神与增强文化自信的理论借鉴。


责任编辑:郭安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为追求美与光明,体会人文关怀精神,重拾优秀传统文化。文法学院研究生以“马修·阿诺德的文化观”为主题展开读书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