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e课堂||中国航天知识科普专题学习内容导读:
嫦娥奔月是中国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而现如今,“嫦娥奔月”已经从神话变成了现实。嫦娥工程是新中国第一个探月工程,按照“绕”“落”“回”三步走的战略,我国相继发射了多颗月球探测器。相比于世界,中国探月工程虽然起步晚、时间短,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探月史上的第一次。11月24日凌晨,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12月17日,历经23天的太空工作,嫦娥五号携带2千克月壤样品成功在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成为嫦娥家族中首个能“回家”的探测器,实现中国航天探月工程的又一次跨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探月工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嫦娥五号任务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本周“青年大学习,每周e学堂以嫦娥五号探测器为出发点,以中国航天工程为主题,结合中国其他航天相关知识内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在嫦娥五号发射升空之前,我国已成功发射四颗“嫦娥”探测卫星。“嫦娥”是如何一步步慢慢奔月探月的呢?让我们一同观看视频,一步步了解“嫦娥工程”的发展历程。
(点击标题观看视频)
任务2 阅读文章《嫦娥五号出发,力争实现中国航天史上5个“首次”》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这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第三步的首次任务。同时,嫦娥五号此次的出发,也肩负着实现中国航天史上5个“首次”的任务。阅读本文,了解“嫦娥五号”发射任务的重要意义。
(点击标题阅读文章)
任务3 阅读文章《选择在月球风暴洋着陆的嫦娥五号面临哪些困难?》
2020年11月30日凌晨4时40分,嫦娥五号探测器组合体顺利分离。截至目前,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地面测控通信正常。尽管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已经积累了大量月球探测的技术基础,但实施在月球表面的自动采样仍将面临多项技术风险和挑战。阅读本文,了解嫦娥五号所面临的技术挑战。
(点击标题阅读文章)
嫦娥五号不仅是我国探月工程史上的重大突破,也是弥补世界探月研究的重要一步,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有可能填补大约十亿至三十亿年前的月球历史空白,受到国际关注。观看视频,了解各国科学家对嫦娥五号落月的看法。
(点击标题观看视频)
50年前,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太空的序幕。5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跻身世界航天大国行列。“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这是习主席对于我国航天事业的殷殷期望。阅读文章,一起来共同感受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吧!
(点击标题阅读文章)
中国对于航天事业的探索,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探月工程。天问一号作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三个目标,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并对火星表面重点地区精细巡视勘查。下面让我们一起阅读文章,了解更多关于天问一号的知识吧!
(点击标题阅读文章)
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中国首个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问一号”的成功发射进一步夯实并提升了中国的太空实力,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拉开了全球深空探测时代的序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阅读文章,深入感受天文一号成功发射的重大意义吧!
(点击标题阅读文章)
任务8 阅读图文《神舟、北斗、嫦娥、天问……回顾50年“长征”路》
50年来,长征系列火箭将“神舟”“北斗”“嫦娥”“天宫”等熟悉的名字托举至太空,为中国航天工程立下汗马功劳,其中不可避免有些许失败,但也教会我们在“长征”路上坚定顽强,越走越远。下面让我们一同通过此篇长图文,一起来看看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展历程。
(点击标题阅读文章)
以上就是本期“青年大学习,每周e学堂”的全部学习内容,希望各位同志合理安排一周的学习时间,一起加油,每天进步一点点。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