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思政在《基础会计学》课程中的实践

2020-09-16 17:40:37 李继志

2345截图20200916173617.png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育人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即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此过程中,教师是“主力军”、课程是“主战场”,教学是“主渠道”。要挖掘和提炼《基础会计学》的课程思政元素,首先,要深入思考我们希望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然后,要准确定位《基础会计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和入门课程,其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是什么?最后,科学合理的拓展课程的广度、深度、温度和力度。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落实课程思政的基础

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应该从人才培养方案中去寻找答案。我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以复合型为主,国际化为辅”的高级会计人才。复合什么,达到什么样的能力、素质要求才算是复合型人才,是每一个老师、每一门课程都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只有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准确定位教师所授课程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进一步把握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定位及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师就知道学生要学什么,要教师应该教什么,这样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就有了方向。在此基础上,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实现从知识到能力到素养的飞跃,就能保证课程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逐步实现。

二、《基础会计学》课程定位的思考

专业基础课,尤其是入门课程,其根本职能在于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追求引导和科学精神培育。《基础会计学》课程的主要知识包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从教学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来看,会计的理论是会计学作为一个学科其科学性的立论依据。通过会计理论的学习,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会计的渊源,目标、职能、假设、处理基础、信息质量要求等知识,还需要理解会计产生与发展的内外生需求,其服务于会计主体和相关利益人的作用机理,进而能逐渐形成专业思维,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和思考社会中的经济现象。通过对会计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学生能反思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即理论如何指导实践和在实践中如何具体体现,而实践又如何反作用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知识、能力、情感教学目标的实现,在于教师如何梳理、夯实和重构课程内容,如何以具体的、可感知的、能认知的、鲜活的教学内容,去实现对学生价值追求和科学精神的引领。

三、《基础会计学》课程思政的实践

(一)贯穿OBE教学理念

成果导向教育是指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缩写为OBE),即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学习所得的一种教学理念,最早出现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中。OBE要求教师应该先明确学习成果,配合多元弹性的个性化学习要求,让学生通过学习过程完成自我实现的挑战,再将成果反馈来改进原有的课程设计与课程教学。

基于OBE 教学理念,《基础会计学》课程突出对学生专业思维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通过仔细分析国家和产业需求,会计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将课程思政、政策变化、实务热点、“农商”特色及教师成果融入教学内容,增加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温度和力度。整个课程设计与实施实现了“三个结合”,即将课程育人与课程知识相结合;将会计理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将会计规范与涉农经济主体和地方经济需求相结合。课程做到了课程教学与价值传播、理论感知与经济实践、专业知识与涉农特色“多元复合”,共同助力人才培养。

(二)挖掘知识深度培养学术精神

基本的学术精神包括科学素养和辩证思维两个层面。

《基础会计学》课程前三章主要介绍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内容以文字描述为主,非常抽象,如果不重构教学内容,不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学生的感知趣味性和易用性不佳。为了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初步形成会计思维,一方面,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济实际深入浅出地进行理论分析;另一方面,采用对分课堂的方式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内化所学知识。具体而言,学完前三章后给学生推荐1-2篇相关论文,如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院长黄世忠教授的论文《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修订热点问题综述》等,要求学生在课余撰写学习心得,隔一周利用一节课时间组织学生一起讨论,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评价并最后进行总结。给学生分析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变化的背景、历程,以及财务概念框架修订中美国力量的衰弱和中国等新兴市场力量的影响,并结合我国的经济现状和诉求解释中国坚持“双目标”的原因,以及中国互联网经济兴起对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变革的深刻影响。在深化学生课程知识,讲授专业前沿的同时,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专业认同感。

辩证思维是核心科学精神的要素之一。独立的思考和决策能力是职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为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一方面通过会计实务热点带领学生做价值判断,如解释“可靠的会计信息一定相关吗?”运用了某企业运用准则进行盈余操纵的例子,并向学生提问“该公司的行为符合准则规定吗?”“该公司的行为对相关利益人产生了哪些好的和不良影响?”“公司的行为符合道德要求吗?”通过层层思考,学生打开了思路,认识到事件对社会长期的负面影响。又如,在学完财务报表后,给同学们推荐了清华大学谢德仁教授的论文《论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的重构》,引导学生思考“商业银行与一般企业的经济业务有什么区别?”从而深化了学生对会计主体和营业活动内涵的理解。组织学生讨论该论文的思考有没有科学性或不合理性,引导学生敢于向“约定俗成”挑战,勇于向“权威”挑战,鼓励学生不盲从,让学生知道科学研究就是百花争鸣,要敢于发声,形成独立的人格和辩证的思维。

(三)拓展知识广度培养专业兴趣

会计学专业既与实务联系密切,又需要宽厚的知识背景。

为了让教学内容更加饱满,课程准备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包括视频资料、热点案例、调研数据、科研发现等等。如,在讲解所有者权益的组成时,结合报表结构调整、热点案例给学生分析了资本公积和其他综合收益的变化,及其变化对报表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影响;在讲解会计计量属性时之前,给同学们先看视频《我怎么成了钉子户》(今日说法栏目),让学生梳理和总结出栏目中的几个价值产生的依据及特征,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拆迁补偿款会存在争议,不同计量属性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是什么;在讲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时,会引用“獐子岛财务造假”、“爱康科技股利分配”、“1001议案”等资本市场热点事件来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在介绍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时,会将调研取证的图片隐去单位信息后,让学生以“找找茬”的方式来分析凭证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合规性,以此告诉学生广大农村地区对会计专业知识的需求,鼓励学生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立志将服务三农与个人职业发展结合起来。

经济学理论有利于拓展会计人员的视野,深化会计人员的思维。从经济学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会计准则的变化和会计制度的变迁,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如,运用菲利普斯曲线解释后进先出法的废除;运用制度变迁理论解释会计准则及报表结构的变化。在课堂外,也鼓励学生广泛涉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的相关通俗读物,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独立专业思维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注入人文情怀保持课堂温度

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仅仅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人文情怀是学生成才的必备要素,因此,大学课堂应该有温度。新冠疫情期间,组织学生了解新冠疫情的发展情况和党中央对疫情的控制情况,并结合清华大学梅赐琪老师的讲座引导学生思考:“面对疫情我们做对了什么?”“谁为新冠疫情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学们对于这样的讨论非常投入,积极发言。有同学谈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防控全国一盘棋令人自豪;有同学讲到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奋不顾身令人感动;有同学谈及武汉人民的牺牲精神令人动容;有同学讲到90后和00后的奋不顾身令人振奋。通过讨论让学生知道新冠疫情不仅仅是一个公共管理事件,它也给我们工商管理学科也带来了思考。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事件,传统的管理手段与方法很难收到奇效,世界各国的防疫表现是最好的证明。我们必须要重新配置资源,用创新性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这些应急的创新性办法不是天生根植于我们意识中的,它的产生离不开价值追求(如中国政府以人民生命至上的防疫理念)和专业积累(如应对疫情的社区网格化管理和不断升级的医疗方案等)。通过这样的讨论,引导学生要保持内心的温暖和坚定,温暖是面对社会和人民我们应该温柔以待,坚定是要处理好自己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

(五)强化管理力度做学生的表率

“今天如何对待学生,将来他会怎样对待这个社会”。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和领路人,强化管理既包括了对自身的管理,也包含了对课堂教学的管理。教师自身的管理包括了持续学习的能力管理、课堂教学的行为管理、课后交流的规范管理等诸多方面,只有注意细节才能让学生信服,课堂育人才能润物无声。课堂教学管理要体现对学生的严要求和高期盼,并坚持贯彻正确的教学理念以努力实现课程教学的多层次育人目标。


责任编辑:邹亚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挖掘和提炼《基础会计学》的课程思政元素,科学合理的拓展课程的广度、深度、温度和力度。
    ) }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