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长期以来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党的建设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高等院校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最高阵地,肩负着教书及育人两大重任,能否实现党建与业务协同发展关系着高校的稳定发展。高校教师党员作为高校基层党务与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积极配合落实基层党务建设,另一方面还要开展教学科研业务,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力量。高校党建的成败关系着党的未来,关系着祖国的未来。2018年1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
然而,高校党建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从长远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国际形势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这对高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引导广大师生统一思想认识,维护和谐稳定局面提出了新的挑战。从短期看,高校深化改革的良好局面已经打开,学校发展向内涵式提升的新阶段,在新阶段高校党建工作如何与大学的使命更好地结合?如何让高校教师党员做到党建和业务的协同发展?高校党支部建设如何创新发展、如何与时俱进?这些问题亟需得到重视和深入研究。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会计系党支部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拟对上述问题展开探索性研究。
二、文献回顾
高校党建一直以来是探讨和研究较多的问题。既有文献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阐述当前高校党建重要性的文献;二是分析当前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文献;三是高校党支部建设创新方面的文献。如刘海邦(2019)认为高校基层教师党支部是高校党建最基本单元,在广大教师中发挥着凝心聚力的主体作用。并提出在创新的新形势下高校基层教师党支部建设的路径。进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开创高校党建工作的全新局面。李静(2019)以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为例,分析了高校基层党组织担负教育、管理和监督师生党员的重要作用,探索高校基层三型党组织建设,对提升组织力、增强战斗力和提高凝聚力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当前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存在不注重理论学习、服务意识淡薄、组织设置远离一线、创新意识不足等问题,需大力筑牢学习基础、夯实服务根基、开足创新动力,全面推进高校三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刘莎(2019)教工党支部是民办高校教学第一线,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民办高校教职工在进行教书的同时,还需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和维护马克思思想。因此,民办高校需要注重服务型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分析民办高校服务型基层党支部建设的现状,然后诊断民办高校服务型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再次分析民办高校服务型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尝试探索民办高校服务型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工作思路。王道平(2019)高校教工党支部是处于高校核心领导地位的党委在各基层单位的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强弱决定了思想政治引领,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证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教育事业。面对新挑战、新机遇,坚持和加强高校党委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有效扩展高校基层党组织新视野,是高校迎接新挑战、实现新发展的坚强后盾。教工党支部建设是高校基层党建的重点和难点,积极探索和加强以党建+多种有效载体的形式,进一步创新和提升高校党支部组织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李丽蔚(2014)发现近些年来各级党委和高校党组织高度重视,不断加强高校教师基层党支部建设。但由于某些客观原因的存在,导致部分党支部软弱涣散、组织生活不规范、作用发挥不突出,一些党支部书记精神懈怠、能力不足,有的基层组织基础条件保障不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基层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削弱了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分析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增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建议。
已有文献主要单方面的分析高校党建的问题及原因,很少探讨教工党支部党建与业务协同发展的关系。同时,探讨学生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文献较多,分析教工党支部的创新发展的文献较少。因此,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会计系教工党支部为例探讨党建业务协同发展的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创新发展问题。
三、研究方法与设计
案例研究是在现象和其背景的界限不清晰时,使用多种资料调查现实世界背景内当前现象的一种实证的探究(Yin,2003)。案例研究作为定性研究,相较于定量研究提出的规范化要求更多。案例研究法一般是通过选择一个或几个案例来说明问题。根据实际研究中运用案例数量的不同,又可以把案例研究进一步细分为单一案例研究和多案例研究。其中,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研究如宋华和卢强(2017)的研究就是典型的单案例研究模式,吕途和乔坤(2017)的研究采用的则是多案例研究方法。
从传统意义来看,单案例研究的理论抽样相对简单,案例选取较为单一通常用作对广为接受的理论进行批驳和否定,也可以适用于分析一个未研究过的、偏激的、独特的情境,但单案例分析框架并不适合理论构建。因为缺乏充分多的支撑材料。如宋华和卢强(2017)对于虚拟产业集群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研究正是基于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对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国内还处于探索阶段,属于一个“未研究过”的情境。尽管单一案例研究不适用于系统构建新的理论框架,但是单一案例研究能够深入、深度地揭示案例所对应的管理现象的背景以保证案例研究的可信度,并且在拓展理论方面独特的个案分析更为有效(Yin,2003)。
针对案例样本典型性和数据可得性原则,本研究选择湖南农业大学会计系教工党支部作为研究案例,原因如下:
1、典型性,湖南农业大学会计系教工党支部是已经获得全国教育部认定的高校样板教工党支部,在全国和所在省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对其他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2、代表性,湖南农业大学会计系教工党支部能够很好的代表全国农林类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新时代背景下湖南农业大学会计系教工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改变,不断调整、不断创新,在党建业务协同发展的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创新中取得良好效果;
3、数据可得性:湖南农业大学会计系教工党支部从创立至今已经14年,有极其丰富的党建材料和各种存档资料,便于获取第一手资料。
本研究的数据包含一手数据和最新资料。本文采用了多种方法收集了多种支撑材料,如半结构化访谈资料、案例党支部内部资料和其他原始资料。一方面,获得了诸多宝贵的资料,对案例党支部的协同发展的经验、主要做法以及阶段性党建创新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针对样板党支部在不同阶段的业务发展与党建协同发展过程,选择了对不同的党员进行多角度访谈和调查,提高了本文的外部效度。
一手资料获取方法是深度访谈,通过与湖南农业大学会计系教工党支部书记、纪律委员、宣传委员及普通教工党员进行了访谈,按照预先拟定的访谈问题提纲,设计开放式问题,主要内容包括:湖南农业大学会计系教工党支部党建历程、湖南农业大学会计系教工党支部党建模式设计及思路、主要做法和成效等。三次访谈具体时间分别为2020年5月20日、2020年6月18日、2020年7月5日,总时长5小时。在得到被访谈者同意后,访谈过程被全程录音并以此形成详细的访谈记录文本资料。档案资料包括党支部的归档材料、历年总结材料、会议记录等方面,以及相关的获奖评优材料等。在整理好资料后,对资料进行进一步的编码。
四、案例分析
(一)案例简介
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会计学系教工党支部成立于2009年,现有党员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人5,讲师3人;博士6人,硕士6人。支部班子健全,设支部书记、组织委员、统战委员、宣传委员兼、纪检委员。支部书记李教授为会计学系教学基层组织主任,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在2017年基层党支部书记“双述双评”中被评为“优秀”等级并获校“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2019年评为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是迄今为止学校唯一一名教学型教授;支部委员陈老师在2019年被评为ACCA全国优秀专业指导教师。
支部成立至今,在学校和学院党委领导下,全体党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担当精神,为党支部建设、学院学科发展和国际化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贡献。支部于2018年获评湖南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会计学专业2018年排名进入全省前30%,2019年入选湖南省“双一流”建设专业;ACCA学生参加全球统考取得了2次全球第一,6次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学校连续4年被授予“ACCA优秀高校”荣誉称号,2018年获评中国财经类人才国际化培养协作联盟卓越成就单位,并荣获ACCA华南区合作高校卓越成就奖。
案例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
(二)案例党建工作机制
在湖南农业大学和商学院两级党委的领导下,会计学系教工党支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对标党支部“五化”(即支部设置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建设创建标准,从“五个度”入手,显著增强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支部在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组织师生、宣传师生、凝聚师生、服务师生等七个方面做到坚强有力。主要党建工作机制有五个方面:
1、支部建设有力度,建立了勇于担当的“三强”支委班子。做好党支部工作,关键在支委班子,会计学系教工党支部3名支委都是担任了多年的老支委,熟悉党建业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素质,在工作中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认识问题、指导工作,担负好了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支部书记带头给支部全体党员上党课。支委班子业务强。3名支委的知识面广、专业精、知识结构合理,都是学院教学业务骨干,在工作中带领和团结支部全体党员和教师围绕学院内涵式发展的中心目标,促进党支部和教学基层组织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支部通过健全组织生活的长效机制,保障各项制度落实,做到工作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主题党日活动有计划、支部有记录、党员学习有笔记;严格落实了“三会一课”制度、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听课制度、党员联系教工非党员和困难学生制度、党费收缴制度和教研室值班制度等。通过开展主题教育、主题征文、主题社会实践、主题竞赛、主题讨论等活动,让全体党员将学习教育与业务专长结合起来,走进企业、深入基层、服务“三农”,做到党支部工作和业务工作有机融合。
2、思想引领有高度,打造了以党建为引领的“四位一体”的协同提升体系。注重党建与业务融合,促进了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会计系教师除了承担本院会计、ACCA和CMA专业学生的教学任务外,还承担了多个学院会计专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党支部始终坚持以党的思想为指导,以抓好党建促教学围绕教学抓党建为目标,把教师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他们到国内外进修和培训、开展教学经验交流和理论研讨活动,把教师的业务培训和党务培训相结合,使党员成为教学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党建引领促科研提升。通过制定科研管理条例等不断激发广大教师科研热情、提升科研能力。支部以“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为主要抓手,每年都组织教师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关于“三农”工作的指示精神,将理论落地,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全体党员利用寒暑假到全国各地的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和厂矿进行实地调研和现场指导,收集第一手资料,形成了“农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3、工作方法有温度,形成了以凝聚人心为目标的工作理念。让广大师生满意作为工作目标。党建工作的主体是教师党员,服务对象是广大师生。在学院党委的带领下,支部成立以来,建立了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帮助、科研上支持、教学上带动党员和普通教师的长效机制,对在教学工作出现松散的个别同志,支部书记分别进行了谈话;对出现了思想工作甚至家庭问题的教职工,支部都及时进行关心和帮助;对家庭困难教师和学生,关心慰问。
4、党员示范有信度,发挥了“旗帜和标杆”作用。政治上的标杆作用。支部根据上级党委要求,在党员中开展忆初心、悟初心、励初心、亮初心、守初心、践初心等活动,通过给支部党员过“政治生日”、组织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开展“我的入党初心”大讨论、组织党员到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学习教育和党性体验、树榜样等形式,使支部全体党员树牢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了“两个维护”。
5、专业建设有效度,会计专业跻身省内一流。建设了“双一流”专业。支部通过组织全体党员和教师开展师生交流、同行交流、校企交流、校政交流和国际交流等多种途径,把握专业发展前沿和人才需求趋势,并将此作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重点工作来抓,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改革,会计学专业在2019年成功跻身湖南省“双一流”建设专业。打造了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会计学系开启了ACCA、CMA国际化高端人才培养项目,借力学校资源,举全院、全系之力做精做强国际化育人品牌。
(三)案例党建与业务协同发展成效及经验
会计系教工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形成了党建与业务协同创新发展“三促三提”的主要经验。
1、以党建促师风,提振了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湖南农业大学庆祝建党97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上,支部书记就如何加强支部建设进行了典型发言。2019年4月,在全校支部书记支部“五化”建设培训会上,又以“抓好‘五化’建设,促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为题,介绍了会计系教工党支部“五化”建设的经验和成果。
2、以党建促改革,提升了学科专业实力。以党建为工作引领,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支部党员带头参与专业学科建设,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和社会化服务工作,近年来,会计系教师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打造我校特色优势为导向,新增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2项,省部级横向项目3项,与政府和产业对接开展财务培训近万人,获得省部级行业成果奖2项,有力地推进了“学、研、产”多方位衔接,有效地促进了“国际化”和“农商”两大学科发展方向的形成。2018年获批MPAcc专业硕士点,2018年专业排名进入全省前30%,2019年跻身湖南省“双一流”建设专业。
3、以党建促育人,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创新ACCA实验班,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构建了“复合型为主、国际化为辅”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农商”及国际职业能力培养的“国际化”两大人才培养特色。ACCA学生参加全球统考取得了2次全球第一,6次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学校连续4年被授予“ACCA优秀高校”荣誉称号,2018年获评中国财经类人才国际化培养协作联盟卓越成就单位,并荣获ACCA华南区合作高校卓越成就奖;支部委员陈某被评为ACCA全国优秀专业指导教师。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省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国教育报》,人民网等专题介绍了我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特色,先后有华侨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10所高校来我校交流人才培养经验。
五、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通过案例研究,本文考察了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党建与业务协同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其演化机制。
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任何一个完整的党建协同创新发展都是有内在逻辑的,是一个从分散到协同的创造过程,再到支部协同创新发展得以实现的系统过程。这个过程递进逻辑明确。第二,党建协同创新发展主要由五个要素组成,即党员自觉、党性提升、价值创造、乐于奉献和工作认可。这五个要素嵌入高校党支部协同创新三个渐进的阶段中并且存在逻辑顺序。第三,党建与业务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党建与业务发展并不是矛盾的主体,而是具有相容的机制。通过党建可以促进业务的发展,同时业务发展好,有利于党建的深入。
(二)理论贡献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第一,清晰地描述了高校党建与业务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指明其包含党员自觉—价值创造—工作认可三个递进的过程,同时也阐释了高校党建与业务协同发展的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明晰了现有高校党建与业务协同发展理论的遗留问题,不仅弥补了现有文献中只强调结构而忽视高校党建与业务协同发展每一部分内在逻辑的缺陷,也深化了高校党建与业务协同发展内在逻辑的研究。第二,现有研究很少涉及高校党建与业务协同发展的优化升级或循环迭代,本研究将高校党建与业务协同发展新模式引入高校党建创新逻辑链条中,这不仅强化了对高校党建与业务协同发展创新的认知,也证实了这种模式在解释高校党建与业务协同发展创新链条方面的重要价值,推动了高校业务与党建相矛盾的情境下高校党建与业务协同发展创新的相关研究。
(三)管理启示
本研究的管理启示在于:第一,清晰地描述了高校党建与业务协同发展是可以实现的。第二,高校党建与业务协同创新发展并不矛盾。当前,国内学者还没有针对高校党建与业务协同发展进行学理分析,本文通过具体高校党支部的单案例分析方法,检验了高校党建与业务协同创新发展的可行性。这一分析对未来高校及类似党支部具有很好的管理启发和良好的借鉴意义。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