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促发展丨陈思颖同志主持的课题《“开慧”精神融入女大学生“五育五好”道德教育的路径研究》结题

2024-06-11 19:40:16 陈思颖

6月7日,湖南社科网公布2024年5月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结题名单,支部陈思颖同志主持的课题《“开慧”精神融入女大学生“五育五好”道德教育的路径研究》顺利结题。

此课题通过深入研究“开慧”精神,根据社会需要层次理论与社会角色理论构建了“五育五好”道德教育体系。利用社会角色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培养女大学生具有求学精神的“好学生”、至孝精神的“好女儿”、挚爱精神的“好妻子”、春晖精神的“好母亲”,促进良好家风的形成;培养女大学生具有求真精神的“好党员”,促进良好作风的形成。通过强作风、带家风、优学风,帮助她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坚定的道德意志和规范的道德行为,最终汇聚成优良的“社风”。

课题聚焦于“开慧精神”在女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实践路径,经过精心策划与组织,课题组成员深入研究,推进了学术领域的相关认知。通过总结,对“开慧”精神和革命精神实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提高女大学生道德教育水平有了更有效的方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更有力的措施,形成了详实且全面的研究报告,公开发表了2篇相关论文。研究不仅证明了“开慧”精神在女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为女大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而且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参考可借鉴的经验与做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实践转化上,课题组成员制定了《女大学生道德教育提升方案》,一是在实践活动开展上利用湖南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如追寻湘籍女革命家足迹微宣讲比赛、踏红色足迹杨革命精神主题实践活动等。二是校园文化营造上举办道德讲座、各班级组织相关主题班会、辩论赛等,营造浓厚的道德教育氛围;三是在家校共育联系上,关注女生心理健康,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形成家校共育良好局面。

此次课题的结题,不仅为支部党员们积累了宝贵的科研经验,也为今后开展更多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的课题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支部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鼓励和支持党员同志们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为推动学院事业发展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贡献智慧和力量。

微信图片_20240611185436.jpg


责任编辑:陈思颖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湖南社科网公布2024年5月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结题名单,党总支书记、支部成员陈思颖同志主持的课题顺利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