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大学打造“永远的井冈山”思政金课

2024-05-08 17:33:53 罗小庆

井冈山大学充分利用地域资源,把井冈山精神和庐陵优秀 传统文化等融入思政课堂,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调 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着力打造“主体课堂、 实践课堂、环境课堂”有机融合的“三维一体”育人模式,构 建了“永远的井冈山”思政课品牌。

一、以“主体课堂”为根本,凸显“特、活、化”特征,构建课堂教学的鲜明地域特色。

把井冈山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中,建构“三个示范”。一是突出“特”字打造示范课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着重将井冈山精神的“坚定执着追理想”与课程中的“理想信念、中国精神与革命道德”结合起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把井冈山精神中“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轨迹结合起来,深刻揭示四个选择的“必然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井冈山时期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把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井冈山道路”的理论成果与毛泽东思想部分紧密结合起来、把井冈山精神的“艰苦奋斗攻难关”和“实事求是闯新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紧密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主要把井冈山时期形成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依靠群众求胜利”的唯物史观紧密结合起来。二是突出“活”字编写教学示范案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把“井冈山道路中的理论认识与形成,井冈山时期的经济建设,井冈山时期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信仰坚定的人物、故事、著作”等紧密结合起来,用生动的案例使理论形象化、具体化和生活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把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进程”与“井冈山道路探索的人物、故事和认识”结合起来,通过案例来揭示中国革命道路来之不易。《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把“理想信念、人生道德与纪律法规”和“井冈山时期不同人物的奋斗命运、理想选择、遵纪守法故事”等案例结合起来,以案说理、以案动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选取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时期对中国革命认识、探索、理论结晶的生动案例,同时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部分,聚焦深入认识“三个来之不易”的案例选取融合。三是突出“化”字编写示范教案。目前已出版《井冈山精神与新时代思政课教学——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新时代思政课党史案例教学设计与运用》《新时代 新思想 新教案——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永远的井冈山”思政课实践教程》等系列特色教材。

二、以“实践课堂”为纽带,打造“五讲 、四诵 、三唱 、二演 、一练 ”模式,构建“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亮色。

一是“五讲”:讲红色故事、讲当代故事、讲历史故事、讲平凡故事、讲思政课。通过组织学生“讲故事”和“讲思政课”的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亲和力,提升学生参与思政课的活跃度。二是“四诵”:诵经典著作、诵红色家书、诵节义文章、诵美文美篇。通过诵读的方式,加深对文本的理脉、情怀和思想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三是“三唱”:唱红歌、唱名曲、唱戏剧。通过演唱的方式,在对歌曲、戏剧内容、情感和思想表达上的理解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思想认同。四是“二演”:演课堂情景剧、成果展演。以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形式,发挥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沉浸式体验效果。五是“一练”:制作微电影、微视频、微报告等。通过学生的主动实践,把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以文案的形式展示出来,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

三、以“环境课堂”为载体,突出“红、绿、古”校园文化,构建环境育人的鲜亮底色。

一是以“红、绿、古”校园文化为依托,增强思政育人效果。以红色为主色调,营造“红色大学”氛围,让学生时刻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以绿色为亮点,建设宜学宜居的生态校园,增强学生爱校爱学的深厚情怀。以古色为背景,彰显学校 的文化厚重感,让优秀的庐陵文化成为学生思想的底色。二是以现代技术为支撑,建设线上展馆。充分利用 VR 技术对教学的支撑作用,把井冈山斗争史、井冈山精神和红色文化有机融合,建设 VR 体验馆,让学生随时亲身体验到井冈山精神,增强震憾力、感染力。三是以重点研究基地为载体,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发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作用,加强对井冈山精神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研究;依托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推动教学改革理论研究,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责任编辑:党委宣传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充分利用地域资源,把井冈山精神和庐陵优秀 传统文化等融入思政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