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11日,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党政领导班子带队分组开展职业本科专业建设专题调研,深入零跑汽车有限公司、龙芯中科(金华)技术有限公司、同方计算机(浙江)有限公司、浙江匠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飞龙动保集团、金华金麦田种业有限公司、金华市中心医院、金华市教育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浙江赛默制药有限公司、浙江花园营养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交流走访。
党委书记王振洪一行走进零跑汽车有限公司,详细了解该公司的发展历程、技术研发、制造体系和金华基地等情况,现场参观该公司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电池和电驱等多个车间和展示厅,围绕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产教融合、平台搭建、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内容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开展了深入交流。
在交流会上,王振洪仔细聆听了零跑汽车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的介绍,对公司近年来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十分期待未来双方阶梯式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他表示,金职大作为地方职业教育领域的“头部学校”,零跑汽车作为金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头部企业”,双方毗邻友好,应当发挥各自优势、共商合作奋进,助力金华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此次学校对接区域重点企业开展调研,是提升职业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重要一环,他强调,一要精准问需于企,聚焦搭好校企深度合作好平台。学校首要之务在于精准洞悉企业需求,精心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优质平台,要持续深化与地方产业的紧密联系,力求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价值共创的共赢局面,促进双方资源的高效整合与互补,加速人才与技术的双向流动,通过精准布局,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策略,精准落子产学研训的每一环节,力求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二要精准问技于企,聚焦用好高校技能提升大熔炉。作为金华家门口的大学,学校始终坚持高水平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高质量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优势,通过校企双方精准施策、人才资源共享,助力企业员工技能精进、学历提升、职业素养强化及个性化职业培训,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专业人才成长铺设快车道,深度赋能企业发展。三要精准问质于企,聚焦做好职业本科人才新培养。学校紧跟区域产业发展脉动,精准锚定市场紧缺人才,深入调研地方支柱产业的核心需求、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及企业的具体用人标准,精准塑造职业本科教育的培养蓝图,通过进一步廓清职业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和定位,让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实现教育与产业同频共振、共促发展。
校长梁克东一行来到金东区(金义新区),参观考察了金华市双龙人才科创中心、金漪湖科技创新策源地,调研走访了龙芯中科(金华)技术有限公司、同方计算机(浙江)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了金义新区的产业布局、发展成就和总体规划,重点就科创产业的用工需求、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等内容与政企进行了现场交流。
在座谈会上,梁克东认真聆听了浙大金华研究院、龙芯中科、神州龙安、火山引擎等单位、企业代表的发言,并代表学校向金东区一直以来对学校的全方位支持表示感谢,对金义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表示祝贺,他强调,主动服务地方经济,是金职大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未来,希望能进一步深化政校、校院、校企合作,一是精准对接岗位需求,打造人才培养高地。要锚定“港”“廊”“链”主战场,积极融入浙中科创走廊“一廊六城”建设,精准对接区域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岗位的人才需求,打造“岗课赛证训创”融通的职业本科综合育人新模式,为学生培养和区域发展双向赋能,让金华成为金职毕业生就业的“主战场”;二是高效聚合创新动能,打造技术服务高地。要围绕金华市“小企业、大集群”的产业特点,政校企携手共进,以技术研发、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和技术升级为融合发展结合点,针对产业、企业转型发展中急于解决的技术难题,整合双方优势资源,推动科研成果在现代化产业发展中落地转化,提升教育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水平,为金华市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新引擎”;三是持续赋能企业转型,打造终身学习高地。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组织企业技能岗位新招用和转岗人员培训,发挥学校专业优势,推进终身学习平台的开发完善,满足企业员工技能提升、职涯发展需求,为构建技能型社会激发“源动力”。
此次职业本科专业建设专题调研,既是落实和推进教育部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具体举措,也是院校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畅通供需对接的重要途径。
下一步,学校将聚焦金华“2+4+X”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重大民生领域,立足自身办学优势与职业本科专业特色,紧扣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着力标准引领、技术引领和创新引领,深化德技融合、赛教融合和专创融合的“三引领、三融合”人才培养理念,探索产科教一体化、产学研训创一体化、中高职一体化、职前职后一体化“四个一体化”人才培养路径,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新的金职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