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该歌曲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凝聚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战胜艰难险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一切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国歌,维护国歌的尊严。
[创作背景]
《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1934年秋,田汉为该片写了一首长诗,其中最后一节诗稿被选为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歌词写完后不久就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此时聂耳正准备去日本避难,得知电影《风云儿女》有首主题歌要写,主动要求为歌曲谱曲,并承诺到日本以后马上寄回歌稿。
[扩展资料]
收到歌词的聂耳,很快完成了曲谱初稿,为了使歌曲曲调和节奏更加有力,与孙师毅商量,对歌词作了3处修改,从而完成了歌曲的创作。然而歌曲并没有确定歌名,从日本寄回来的歌词谱曲的名称只写了3个字“进行曲”。作为电影《风云儿女》投资人的朱庆澜将军,在“进行曲”3个字前面加上了“义勇军”,从而把该曲命名为“义勇军进行曲”。
[歌曲鉴赏]
《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极富创造性的歌曲,作曲家聂耳以巨大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此歌的创作。首先,他成功地把田汉散文诗般的歌词,按照音乐的规律,处理得异常生动、有力。其次,在旋律创作上,他不但吸收了国际上革命歌曲的优秀成果,以及西欧进行曲的风格特点,又使之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从而使此歌能为广大群众所传唱,激发其战斗作用。
[社会影响]
1935年,随着《风云儿女》在各个影院的播映,《义勇军进行曲》立即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流行极广的抗战歌曲。抗战期间,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定期安排播放该曲,鼓舞士气,大快人心。此外,该歌曲在国际上同样影响巨大,美英法等及南洋各国的广播电台经常播放该歌曲。在苏联、法国、捷克等地,《义勇军进行曲》被灌录成唱片,并翻译成不同语言,歌名大多翻译为《起来》。
《义勇军进行曲》以其高昂激越、铿锵有力的旋律和鼓舞人心的歌词,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强烈愤恨和反抗精神,体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在外敌面前勇敢、坚强,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英雄气概。身处美好新时代,国歌仍将激励我们不断前进,迈向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歌曲、图片和文字来源网络,侵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