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由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中国革命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高校大学生面临多种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的冲击,再加上大学生文化水平层次较高,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增强,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受到腐朽思想的负面影响。针对当代大学生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而逐渐形成的这种较为复杂的文化观的现象,要用一种先进、科学、切实有效文化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深入研究红色文化的内涵,使之与高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进一步传承红色文化,创新红色文化的教育方法,培养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将对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一、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1.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强国观念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强国观念,发奋图强,加快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2.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团结协作、以人为本的精神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团结协作以人为本的精神,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二、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单一的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诀在于求真务实,真实是红色文化教育的本质。红色文化所宣讲的内容,要尽量真实、客观、符合历史事实,切忌“假”、“大”、“空”。但是长期以来,许多高校的红色文化教育都是将简单的政治说教当成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是忽视大学生当前成长阶段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道德需要,认为只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理想信念的灌输,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二是没有看到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大多是因其在现实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而导致的,在确定红色文化教育内容时过于抽象化,使得红色文化教育的具体工作单薄乏力。2.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理念传统的红色文化教育,单纯地依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以课本、课堂为中心在校园进行封闭式的教育,单靠“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说教教育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那种“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交流,重形式轻实效”的单轨制教育形式,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都已经不适应对新时期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需要。3.缺乏科学规划的教育过程当前,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红色文化教育内容的科学规划并未编制,大多数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工作缺乏总体目标和具体的阶段性任务。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将红色文化的表象内容直接作为各层次大学生教育内容的情况,这种不顾学生的接受、理解水平,不考虑教育内容、形式的简单重复,直接导致了学生产生对红色文化教育的厌烦和逆反心理。三、红色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研究1.科学编制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发展规划红色文化教育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用与时俱进的世界观科学地认识历史,引导大学生自觉认识、学习红色文化。同样,我们还要让红色文化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红色文化教育要编制科学完备、行之有效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红色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教育过程的常态化和制度化。有了科学的制度引导机制,才能把原则性的要求变成操作性的实践,从而使红色文化教育逐渐成为大学生日常的一种内在需求和生活方式。2.挖掘红色文化新内涵红色文化教育要立足大众的视角,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受到大学生的欢迎。要始终坚持思想性、实践性的统一,把尊重红色文化教育规律与大学生思想发展规律结合起来,努力做到红色文化教育大众化,满足大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需求。深入发掘红色文化中的历史人物故事,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适应性,加快融合多元价值追求、弘扬主流价值、探求教育的思想性并存的教育方式等方面的步伐。3.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红色文化教育传播平台高校红色文化教育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高校应成立专门的红色文化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教研专家组,定期召开专门研究会议,研究红色文化教育课程教学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指导红色文化教育教学工作。让红色文化教育深入学生内心,时刻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和思想认识整体状况,构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社会实践平台,社会实践要与学生专业学习、与择业就业、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教育体制。基于红色文化感染力强和形式多样等特点,以及红色文化鲜明的教育价值,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历史必然。大学生由于自身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在学习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引发共鸣,思考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历史,可以帮助广大当代大学生更为清晰、全面地了解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科学分析党和国家社会生活的现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不断增强爱国意识,树立强国观念,促进个人发展,促进党和国家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发展。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