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风||我和家乡有个约会之民俗篇

2022-03-03 19:41:15

传家风||我和家乡有个约会之民俗篇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文学院 2022-02-14 11:08

“我和家乡有个约会”之民俗篇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民俗及民众的日常生活。它代表着一个地区整体的精神内核,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天津——舞龙灯

天津.png

介绍人:2003010205 杜荣坡

龙灯又称舞龙灯,是一种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天津大沽一带渔民的传统民俗娱乐活动,最初由居住在潮音寺附近的摆渡师傅李树清受当地舞狮表演启发自编而成,后来演变为一项深受大沽口一带渔民欢迎与喜爱的娱乐节目。它的制作简单,用藤、竹、麻、木、纸、布等原料就可以了,七八个渔民用上两个半月左右就能扎制成一条长约45米的"水龙"。在不断的发展和传承下,龙灯不仅是大沽地区独有的娱乐节目,它已经走进了天津的各个地区。

每逢春节,天津各地的村庄都会组织舞龙灯的表演。每到这一天,村民们纷纷上街观瞧,场面十分宏大,热闹非凡。舞龙灯的队伍由村里的青壮年和技艺高超的老人组成,他们将技巧与力量和龙融为一体,表演起来十分精彩。飞舞盘旋如蛟龙出海,腾空飞跃似猛虎下山。制作精妙的飞龙伴随着欢腾的锣鼓起舞,寓意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重庆——熏腊肠,赏腊梅

重庆.png


介绍人:2003010614 李惠兰

重庆春节前特色风俗熏腊肉腊肠,赏腊梅。

重庆人春节的仪式感永远离不开腊肉和腊肠,不用等春节,一入冬,大家就开始忙着做腊肉香肠,整个冬季,重庆人的阳台上都会长满香肠,也是我们年夜饭桌上不可或缺的菜肴~小时候炕腊肉,一堆人围着火坑,守着熏肉,很有感觉。

一到春节前后,重庆的腊梅便会开放,重庆人喜欢春节在家里摆上淡黄色的腊梅花,其花瓣带有清香的味道。从腊月开始,不论你到花市还是在普通街道,到处都能看到来自近郊的农民身背背笼,里面装满含苞待放的蜡梅花。

吉林——二人转

吉林.png

介绍人:2003010135 高雨鑫

东北特有的民俗文化,它产生于田间地头,扎根于东北黑土地上三百多年的艺术表演形式,俗话说:“耍正月,闹二月,稀稀拉拉到三月。”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它植根于中国东北民间文化,属于中国走唱类曲艺曲种,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和河北省东北部等地区。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

二人转自草创,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清后期和民国初年出现“闯关东”大潮,大批山东、河北人进入东北,“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的二人转就是“闯关东”的人从关内外带至关外的。它的演出不需要过于华丽的修饰,只是单纯的供老百姓们娱乐消遣。一男一女,一把扇,一个手绢,衣着鲜艳,边走边唱边舞,一段段民间故事就这样被二人转演员们表现的淋漓尽致。2006年东北二人转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所散发的独特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所有人。民俗文化更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件瑰宝,传承民俗文化,对于延续中华文明之美,传递中华民族精神内核具有重要的意义。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弘扬传统文化,展现中华民俗之美。

责任编辑:文学院分团委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所散发的独特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所有人。民俗文化更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件瑰宝,传承民俗文化,对于延续中华文明之美,传递中华民族精神内核具有重要的意义。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弘扬传统文化,展现中华民俗之美。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