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国字头”人才共上一堂课,四方联盟共建“田间课堂”
11月24日,电气学院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党支部的教师党员带着60余名大一农业电气化专业新生,走进常州市金坛区黄金村和金坛供电公司,开展“田间课堂促实践,绿色电力助振兴”主题活动,特邀三位“国字头”大咖主题分享,精彩连台,收获满满。
午后阳光正好,活动在黄金村的田间草坪拉开序幕。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最美基层干部,黄金村第一书记严清华以黄金村的成功实践为案例,为学生讲授新时代“黄金精神”如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师生们踊跃提问,严书记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细致解答,为学生们描绘了一幅乡村电气化发展的蓝图。国家级人才、电气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党支部书记丁世宏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自己从农村小伙成长起来的故事,介绍了农业电气化的前沿趋势和学院在电动化、无人化农业装备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精彩有趣的故事,深入浅出的讲解,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
“原来我们平时吃的大米在地里是长这样的!”江苏大学电气学院2024级农业电气化专业的李燕子第一次亲眼见到尚未收获的水稻,感到很特别。在田间实践环节,师生们进行了“舂米”、“磨面”、“收割”等传统农业劳作方式,深刻体会到“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意义。将传统手工与现代智能化农机相对比,师生们切实体会到农业电气化在提升农村生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价值,进一步坚定了专业信念。
离开“田间”,来到“电厂”。师生们还走进金坛供电公司博源智慧能源服务中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金坛金能电力有限公司博源智慧能源服务中心主任袁俊球为学生们详细介绍了服务中心构建的“光储充、冷热电”多能源全要素交直流智能微电网系统及国内首套新能源消纳灵活高效工业蒸汽供给系统。这些系统通过实现区域冷热电联控和光储充一体化智能微电网高效运行,充分展示了绿色能源赋能农业电气化的潜力。学生们分班参观了展示馆及相关设备,深入了解新能源技术如何为农业发展提供支持。通过直观的学习与体验,同学们对新能源技术在农业电气化中的应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青年教师陶涛表示,“田间课堂”“电厂游历”,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相比教室里的课堂是非常生动的补充,对学生的专业认知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期待能带着学生更多的走出教室,走进田间地头,感受智能农机的魅力。农电2402班的杨孝爽则说,“两处‘课堂’都让我大开眼界,对所学专业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更深入的了解,严书记、丁院长和袁主任的分享既让我感受到了成就一番事业的艰辛,也让我看到了农业电气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坚定了投身所学专业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上半年,江苏大学电气学院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党支部联合朱林镇黄金村、金坛供电公司营销部、朱林镇业务所开展了四方党建联盟共建,本次活动以党建联盟为纽带,开创了“田间课堂+企业展示+实操体验”的创新模式,通过“学、思、践、悟”全链条提升师生“知农爱农 强农兴农”意识,为高校助力乡村振兴注入动力。今后,学院也将持续推动联盟发展,探索和实践新的工作模式和方法,在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交流,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农业电气化人才和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