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之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教育的本质属性要求,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键在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对校企合作的需求不仅是合作企业数量上的增多、学生就业出口的拓宽,更是专业结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培养方式等一系列教育内部的变革。为推进学校发展与市场需求对接,助力青年学子以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123”产教融合平台,实施了“5+3”建筑特色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了“333”学生思想引领和素质拓展网络,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构筑了学生成长增值的“进、化、融”模式。
构建“123”产教融合主平台,形成“五进”校企命运共同体合作范式
为了更好地集聚企业育人资源,学校构建“一个大学科技园、两个职教集团、三个产业联盟”的产教融合主平台。筑巢引凤,建设完成占地3万平方米的大学科技园,孵化、引入中小微科技型建筑企业40家。牵头成立“江苏建筑职业教育集团”“淮海服务外包职教集团”两个职业教育集团,集聚成员院校、企业300多家。牵头创建“徐州市职业教育发展联盟”“长三角绿色智能建造产教协同创新联盟”“全国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联盟”3个联盟,依托联盟开展标准研制、科研攻关、技能认证、培训实训、基地建设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工作通过产教融合平台,引企入校、引企入教,初步形成“企业进校园、工程师进课堂、工程案例进课程、教师进项目、学生进工地”的“五进”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选拔学校科研创新骨干与企业员工共建技术创新团队,解决企业“卡脖子”问题。成立培训团队,开展企业员工知识技能培训,成为企业发展离不开的“支撑腿”和“加速器”。聘任企业工匠大师、劳动模范,共建校企混编教学团队,共同开展教材课程建设。引入企业技术、设备、项目、资金育人元素,共建高水平教师培训基地、实践流动站、学生实习就业基地,赋能师生成长。帮助11家合作企业成功申报江苏省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形成了“互惠互利,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校企共同体合作范式。
推进“5+3”建筑特色工学交替,形成“五化”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
校企合作的核心任务是人才培养,关键在于推进人才成长规律对接企业建设节奏,改变知识技能的传播主体、场域和方式,提升人才培养效率。学校面向建筑产业,遵循建筑业施工建设节律,深入推进“教室工作室化、学生学徒化、教师师傅化、课程工艺化、作业产品化”的“五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建筑施工人员需求,变革大一、大二学年原有的一年两个学期为一年3个学期,新增大一识岗实践学期和大二随岗实践学期。聘任企业技术骨干担任指导学生实践的师傅,从根本上解决实习实践环节“教什么”“谁来教”“在哪里教”的问题。
近年来,学校深化与中建、中铁、中核、中冶等20余家国企央企及近100家区域行业领军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29个产业(企业)学院和50多个企业订单班,大范围推广以“五化”为核心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以企业实景化岗位、节点式任务和学徒身份,深化“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边 学 边 做”理 实 一 体 化 教 学 改革,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机制。学校的两个案例入选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名单,学校获评2020年度江苏省建设教育产教融合工作先进单位。
搭建“333”素质拓展网络,形成“五融合”思想引领与技能培养体系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德技并修育人理念,学校着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融合统一。以校企“人才、技术、管理、感情、文化”的“五融合”为依托,构建完成“微博、微信、微视频”“三微”思想引领网络阵地和“专业讲坛、企业讲坛、校友讲坛”3个讲坛素质拓展阵地,设立“职业技能类、艺体类、素质拓展类”3项企业冠名技能赛。“微博、微信、微视频”“三微”思想政治新载体从大学生的生活体验、思想实际和心理需求出发,把新媒体技术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将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职业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供给量、吸引力、感染力、实效性。3个讲坛以学生学习目标、成长路径、职业定位不清晰的问题为导向,搭建了企业职工、学校教师、校友、学生相互交流的平台,在新生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毕业生就业等关键节点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资源,拓宽学生视野。企业冠名技能赛,针对建筑行业企业岗位的能力素质需求和学生普遍存在的短板弱项,着力提升学生的身心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岗位专属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发挥了以赛选人、以赛练技、以赛明确职业核心技能的作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