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女,汉族,1983年12月生,中共党员,法学博士,副教授。2007年7月研究生毕业后走上辅导员岗位,现任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曾任江西财经大学软件学院辅导员、分团委书记,2020年6月获得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一级就业指导师。
她是江西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理论研究会首批成员、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指导教师;她是全省优秀志愿服务队IT帮的创始人,也是环保社团绿派社的组织者;她是始终摸爬滚打在思政教育第一线的探索者,也是一直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引路人;她是就业专员、资助专员、心理工作专员;她是辅导过6000余人、伴学生度过青葱岁月的周老师,也是为数千学子答疑解惑、指点迷津的“海燕姐”……工作十二年,她一直是那个与学生温暖相随共度春秋的同行者,秉承“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让更多学生出彩”的工作理念,倾情投入、醉心工作,创新发展、知行合一,用青春诠释着缤纷绚烂的正能量,为万千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就梦想蓄力加油。她,就是江西财经大学辅导员周海燕老师。
一、不懈求索,做辅导员专业化道路上努力的追梦人
周海燕以“做懂理论的实践者”为目标,努力实现从“能干实践型”向“专业研究型”辅导员身份的定位转换,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方面不断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繁忙的工作、授课之余,她获得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寻找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
为了提升专业化水平,她参加各类省级以上培训班8次,通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国家一级就业指导师考试,获得了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连续10年坚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授课。她主持团中央立项课题1项,省级党建思政课题4项,校级课题3项,在各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篇,撰写论文荣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征集二等奖、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征集第一名、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征集一等奖、“中国大学生保险责任行” 调研报告三等奖等。她创新党建工作,开通“党员来了”微信公众号,系上了党群关系的新纽带,被推荐参加教育部举办的“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推行党支部“标尺推进法”,使党员教育管理得到强化,形成的工作案例上报省教育厅;撰写新闻报道评论300余篇,让学院工作有声音、有身影、有形象,这些研究直接关系学校党建与思政工作,并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实际工作,提高了工作实效。
她注重专业引领,积极发挥专业社团在学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组建学生科研竞赛小组,开展一系列课外学术实践和各类专业学科竞赛。初到工商管理学院指导社团暑期社会实践,便组建了红色党情、绿色环保、黄色支教、蓝色企业、橙色校园等五支专业实践团队,通过社会实践探索、践行核心价值观,将第二、第三课堂活动融入专业教育。在软件学院时,周海燕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将学科竞赛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专业技能竞赛,带领学生先后荣获2018年“创青春”浙大双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一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等殊荣,所在每年约有30%的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特别历年来学校互联网+、大挑、创青春三大赛事的国家级奖励,近半数在她所在学院;“随芯所欲”学生创新团队得到时任省长刘奇的高度肯定,个人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吾平生学问无他,只是一实。”虚功实做,实功细作,四千多个日日夜夜,周海燕将其化为了电脑中近10万字的工作笔记,这既是美好的回忆,更是前行的动力!“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任重道远,她始终是那个努力奔跑的追梦人!
二、甘为人梯,做大学生成长道路上虔诚的摆渡人
“最好的教育方式要深深地扎根于学生之中,围绕学生、爱护学生、服务学生”,这一坚持不变的信念诠释了周海燕对学生的爱,也让她坚持在教育、服务、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用爱温暖学生心灵,用爱陪伴学生成长。
她创新入学教育,帮助新生“爱上大学”。只有创新才能真正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实际意义和效率。在调研整理学院新生“大数据”的基础上,周海燕创新新生入学教育方式,连续三年举办新生入学实训暨创客大赛,旨在培养学生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掌握互联网+教育的网络学习新模式。她构建家校互动微信平台,拉近了4000多名家长和学校的距离,为做好新生适应工作解决后顾之忧。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新生职业规划教育中以增加课时、小班授课方式,帮助每一位同学在大一时制定好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表,每一学期对照完成。结合心理学专业知识,她为所带班级学生设计了一堂特殊的入学教育课:“房树人”绘画测验——画出你内心的世界,在专业老师的帮助下,根据学生的画来解读学生的性格、成长史等,也有利于在第一时间找出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自2017年以来,此办法已推行两年,收效甚好。
她凝聚青春力量,精心搭建实践平台。工作以来,周海燕坚持每年带领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选题紧跟时代热点,迄今已参加过22支队伍实践活动,无论是祖国的大西北还是南疆沃土,都留下她与学生们奋斗的足迹。多支队伍入选全国“一带一路”优秀团队、“井冈梦•中国情”优秀团队,“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成果等。指导学生关注社会民生热点,成功入选2018年《南风窗》调研中国项目30强团队,《老龄化背景下空巢老人的应急就业服务现状与对策》调研报告荣获“中国大学生保险责任行”三等奖,绿派社仅2018年就斩获10余项省级以上奖励。同时,周海燕始终坚持以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为基本途径,重视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有坚持10年之久的大爱无声“南昌启音学校”之行、9年如一日开展的IT帮电脑手机义务维修活动。在她的努力下,学院涌现致力创新的IT帮帮主瞿家威;有家贫志坚、无私助人的校义工协会会长曾莉莉;有负爱前行、无畏艰辛的带着弟弟上大学的阮婷婷;更有爱心接力、圆梦帮扶的学雷锋先进班集体15软件工程6班。她聘请校外专家担任全国百优社团绿派社指导老师,其指导的“一滴水的约定”项目荣获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铜奖。
她常葆仁爱之心,点滴温暖呵护青春。自2014年起,周海燕坚持给每个学生建立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档案,主要包括学生的计划和目标(以学期为单位)、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等,以学期为单位,学生对成长档案的计划和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班主任对照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和反馈评分,为学生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和方向。学院有18位新疆维吾尔族学生,语言、生活、学业差异很大,部分学生来到大学后难以适应,周海燕启动“陪伴计划”,安排学工老师分年级对接,建立“半月谈”制度,填写谈心谈话日志,全面了解每一名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业情况,得到了少数民族学生的认可和信任。她手机24小时在线,学生突发疾病时的送医照看,心理出现问题时的耐心陪伴,对贫困学生与学习后进学生的及时帮扶,为休学学生复印保留当学期所有课程笔记及课件,以及在得知维族学生阿依努尔父亲因心肌梗塞需要治疗费用时,自己拿出1000元钱交给学生,以尽绵薄之力。点滴小事凝结了周海燕对学生的无限关爱,也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与敬爱,而她则用更加无私无畏的行动回报着这份爱。
三、乐于奉献,做校友文化传承道路上温暖的铺路人
人一生有两个地方不能忘记,一个是故乡,一个是母校。在学校文化传统的宝库中,校友文化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助力大学生就业方面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在工作中,周海燕致力于让校友愿意回家成为一种传承,让校友反哺母校成为一种文化,让“敬业乐群、臻于至善”成为每一辈江财人的人生信条。
她服务广大校友,开展返校“六个一”项目。周海燕毕业时在各班级设立校友联络员,值年时积极组织开展校友返校工作,推行开展校友座谈会、“重回课堂”、主题班会、再拍毕业照、足球友谊赛、校友捐赠等“六个一”系列活动。在返校期间校友们参观了新老校区,感受学校的变化发展。与当年的老师和现在的学弟学妹们进行座谈、聚餐等活动,共叙离别话题,重温校园生活,留下新的美好回忆。
她广泛联系校友,提升学生求职竞争力。多年来,周海燕启动校友企业实习项目,利用走访校友企业契机,与近100家校友企业签订相关专业课程见习、毕业实习的意向性协议。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到英国宝诚集团香港分公司、上市企业深圳“奈雪的茶”等校友企业实习实训,帮助同学们了解当下企业发展状况及其管理运营模式,开拓视野。她连续10年开展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每年近100家企业来校;持续近3年的企管课堂,成为了校友回馈母校、发挥榜样指引作用的实践基地;举办了就业季职业导师活动,成功邀请10名校友回校担任首届学生“职业导师”,与100名大三学生分别组成就业创业指导小组,从简历修改到就业意向,为学生量身定做职业规划,让学生在求职大潮中有目标、有规划、有自信。五年来,学生就业率始终在90%以上,双困生就业率达100%。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对周海燕来说,做辅导员工作最大的收获,来自学生平常的问候、节日的祝福,课堂教学的掌声、课外收获的欢笑,面对面的促膝谈心、网络空间的实时互动,入校时的腼腆点头,离校时的含泪拥抱……一点一滴都给了她莫大的鼓励。作为一名普通辅导员,她深爱着学生,她庆幸能够陪伴他们度过人生中最珍贵的四年时光。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印在学生心里,成为他们记忆中的一部分。每念及此,她心头的关爱与责任感更加强烈,心灵也愈加充实。她将继续用坚守诠释辅导员立德树人的重任,用执著彰显辅导员三全育人的担当!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