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党委以井冈山精神为统领,坚持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大力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组建贫困县退出核查服务队助力脱贫攻坚战,将“映山红”嵌入党建体系、融入学科平台、指导实践育人,探索出一条从“映山红”到“江财红”的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之路。
从2015年起,以罗良清教授为首席专家的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团队,作为国家乡村振兴局10支权威第三方评估团队之一,深入云、贵、川、鄂等地300余个贫困县开展退出核查,不仅出色完成了工作任务,还引导师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产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研究成果。
支部建在项目上
擦亮“江财红”的组织底色
学院党委积极探索构建“三个融入”和“四个对接”的党建工作机制,即将党支部基层组织活动融入党员教育、管理及服务中,融入创建和谐党组织的过程中,融入学科团队重大项目的谋划和推动中;做到学科团队与党支部设置的对接,学习、业务与组织工作的对接,业务评价、考核与组织活动规则的对接,业务工作内容与组织活动内容的对接。
作为第三方评估团队单位,学院党委以服务脱贫攻坚战和贫困县退出第三方核查为契机,将支部建在脱贫攻坚项目中。学院党委在人才建设中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井冈山精神开展人才教育和选拔,组建的团队除了在专业领域上专注于贫困测度、扶贫政策评价等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外,在思想政治方面也同样过硬。在赴各地进行贫困退出核查队伍和科研项目、课题团队中设立临时党支部,选拔骨干党员教师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总揽协调、把握大局、指导指挥中的作用,有效克服了以前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有力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
精神融入工作中
凸显“江财红”的理念特色
2015年以来,学院参与脱贫攻坚评估调查活动的总人次超过5000人次,每次出发前,学院党委均坚持举办行前教育会,进行党的脱贫攻坚政策宣讲和党性教育,特别是井冈山精神宣讲。
参加调研评估工作的学生,深入贫困县、贫困村,了解各地风土人情,与各级扶贫干部、贫困群众进行面对面访谈,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贫困群众贫困现状、脱贫手段、脱贫攻坚以来收入变化等情况。
同时,发挥优秀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动作用。罗良清教授多年来致力研究非市场产出核算和绩效评价,坚持每周开展贫困问题研究的硕博讨论班,组织学生结合贫困退出考核项目的实践调查经历,利用创新的视角和方法,分析、解决贫困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对国家重大战略的认知与理解。近年来,罗良清还多次深入贫困地区开展调研,引导师生在基层一线锻炼。
理论贯彻实践中
培育“江财红”的行动本色
学院党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实践育人优势,构建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新格局。
在海拔四千余米的四川省理塘县,评估队员们连续一周进村入户调研,队员们克服高寒缺氧的困难坚持工作;在云南省东川区,评估团队翻山越岭走访贫困户,常常遇到道路无法行车只能徒步前进……面对种种困难,队员们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向前,确保完成任务。
统计调查最注重数据的真实性。学院党委依托统计学科优势,将“映山红”融入学科平台,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对申请摘帽的多个贫困县退出情况进行第三方评估检查和数据分析工作,核查过程中恪守“客观、公平、公正”原则,确保数据真实、报告真实、情况真实。
近年来,学院及多人先后获得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江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统计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等级、成功获批江西省“十三五”时期一流学科和“十四五”时期高峰优势学科,经济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获批全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提出的《贫困退出考核评估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等高质量的调研成果和解决方案,受到国家乡村振兴局的高度肯定。学院主持的《贫困退出考核评估的统计测度研究》《后扶贫时代中国城乡相对贫困统计测度与治理机制研究》等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完成各类相关课题40余项,相关成果分获全国统计科技进步奖、全国统计科学优秀成果奖,获省部级奖励及各类荣誉称号20余项。此外,师生在《管理世界》《统计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中国贫困动态变化分解:1991—2015年》等多篇学术论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