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俊(右三)在三河坝镇指导特色产业开发工作。
行走在甘肃康县,仿佛置身画中。山青柳绿,一村一景;万水泛碧,小溪淙淙;林木繁盛,沁人心脾……一个不要门票的全域生态旅游大景区初具雏形。
搁十年前,大家不敢想。康县位于甘肃陇南市,地处秦巴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过去,村民靠传统种养和外出务工谋生,贫困发生率高,农村面临凋敝,居住环境脏乱差,许多村民出趟门,都得带上两双鞋。十年来,康县集中力量建设美丽乡村,全县350个村全部建成美丽乡村,创建国家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2个、文旅示范村70个,传统农业县吃上了产业饭、旅游饭。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贫困县,何以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多亏了县委李书记!”这是康县干部群众的心声。
担当尽责——
咬定青山不放松 一张蓝图绘到底
2011年,李廷俊调任康县担任县委书记。那时的康县,绿水青山生态好的优势和山大沟深耕地少的劣势都很突出。
蓝图怎么绘?怎样让绿水青山生金?
“发展全域美丽乡村!”深入调研思考后,李廷俊提出思路。
这是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综合考量:既能改善人居环境,又可发展乡村旅游,还保护生态,是符合中央精神、切合康县实际的突破口。
愿景美好,但是落实的难度也不小。当时许多干部有顾虑、没信心:“打造个别景点还有戏,全县都上,任务太重。”“没资金,怎么搞?”……
李廷俊迎难而上。
先是带着干部外出学习,统一思想、开阔眼界。县里分期分批组织县乡村各级干部到浙江安吉、深圳、四川宜宾等地参观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各地农村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明思路方向、找措施办法。“以前摆上两张床一台电视,以为就是农家乐,结果被李书记及时叫停,组织我们到浙江莫干山一看,原来农家乐还能这么洋气。”岸门口镇街道村党支部副书记朱彦杰说。回来后,他重新打造“五福临门”50间民宿,如今宾客络绎不绝。
再就是带头示范。王坝镇大水沟村,贫困面最大,李廷俊主动包联这个村,率先打造美丽乡村。“刚开始有的村民不积极,李书记就挨家挨户走访,耐心做工作,他前前后后在村里开了27次现场会。”王坝镇党委书记曾岗说。2012年,大水沟村建成,产生巨大示范效应。许多村的村民看到别村新貌后,纷纷主动要求参与创建。
缺乏资金,是最大的拦路虎。资金原本就有限,又分散于各部门,难以“握指成拳”。一边是部门条块分割,一边是美丽乡村建设真金白银需求,怎样解决这之间的矛盾、发挥资金最大效用,考验县委县政府的担当。
“多个管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李廷俊果断提出,对各类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捆绑使用,同时明确被整合资金涉及的部门上级由县委县政府统一沟通、汇报衔接,切实担起了责任。在不改变资金用途和管理责任主体的前提下,县委农办牵头,将住建、农业农村等10多个部门涉农资金整合,2012年以来,共整合18.54亿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
“我们还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长坝镇党委书记邱国峰介绍,县里负责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对于村民房屋改造、入户巷道和庭院硬化等,县里以资金或实物奖补到户,由群众自建。18.54亿元资金,撬动群众筹资65.4亿元,四两拨千斤!
“家里变化太大了!”岸门口镇杨家河村村民蒲建斐原本在上海一家公司工作,看到父亲发来村里建设后的照片,很快便决定回乡发展。开农家乐,一间房县里补1万元。“装修时,李书记也常来给我们指导,自己总共投了40多万元,去年5月开业,一年能有一二十万元收入。”说起前景,他很有信心。夫妻二人再加上父母,一家四口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其乐融融。
顶层设计同样彰显担当。从2012年至今,康县连续以县委一号文件专题安排部署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文件细化到建设多少个村、达到什么标准、钱从哪里来等事项,既有宏观指导性,更突出微观操作性,一目了然。
“文件就是一部操作手册,写得明明白白,我们照着落实就可以!”两河镇党委书记张英说。乡镇党委政府和包联县直部门不用跑项目、筹资金,一心一意把规划抓细抓实。全县平均每年重点打造50多个村、每个乡镇集中建设2—5个村,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
十年苦干实干,昔日“脏乱差”的贫困县,变身“绿富美”的全域旅游大景区和“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永久性会址所在地,全县21万人口,有9.7万人吃上了“旅游饭”,2020年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等20多项荣誉,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获国务院通报表扬,探索出一条贫困山区高质量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路。
为民情怀——
把得民心的事办好
“那个戴草帽穿胶鞋的干部又来了!”在康县,村民常常看到李廷俊,过去不知道他是县委书记时,就这么称呼。现在,村民都认识他了。十年来,李廷俊跑遍全县350个行政村1642个自然村,许多村社都跑过好多遍,为的是把老百姓的愿望了解清楚:“要把得民心的事办好。”
建设美丽乡村之初,一些群众有顾虑,担心破坏乡村风貌,更害怕瞎折腾。李廷俊提出“四不”理念,不砍树、不埋泉、不砸石、不毁草,依山就势、就地取材,不搞大拆大建。既节约成本,还保留传统村落形态,更激励村民成为家园建设“主人翁”。
“别看一个村子不大,其实有不少土专家,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岸门口镇党委书记梁月红说,村里的瓦片画、簸箕画等许多装饰,还有很多景观设计巧思,都出自村里的能工巧匠之手。
群众和政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建成的新家园,村民住得舒心,很有幸福感,“我们的家跟公园一样!”现在,再见到李廷俊来村里,大爷大娘都主动跑去跟他握手致谢。
不仅要环境美,更要让群众钱包鼓。稳定收入是群众最要紧的事,李廷俊最上心。
每次到村里,他必问收入、问产业项目。即便脱贫摘帽,也没有丝毫松懈,“要居安思危,继续提高群众收入”,他常常嘱咐乡镇和村干部。
康县是黑木耳之乡,然而,过去村民靠传统方式,砍伐椴木生发木耳,破坏环境、产量低。在李廷俊大力推动下,康县迎来木耳产业升级换代。
碾坝镇寺底下村,大片的地栽黑木耳密密麻麻,蔚为壮观。“我们现在用菌包生发,1亩地放1万袋,一年纯利润一万五没问题。”寺底下村村委会主任崔玉甲带头成立金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去年生产菌包500多万袋,带动90多户200多人脱贫致富。虽然村子交通不便,没法发展旅游,但搞起产业,收入一样不少。
“要延长产业链,发展深加工。”李廷俊始终坚持。县里龙头企业康县兴源土特产公司的展厅里,几十种土特产琳琅满目。“书记很关心企业的发展,遇到啥问题,马上就帮我们协调解决。”公司董事长郑文山说,近些年县里产业多了,公司产品不断增加,销售额从2006年创建时的二三十万元,发展到去年的3000多万元,带动生产基地387户贫困户发展种养业。
如今,茶叶、花椒、天麻、核桃、蚕桑、黑木耳、羊肚菌、蜂蜜、猕猴桃……各种特色产业在康县遍地开花,达110多万亩,人均6亩以上,产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收入一半以上,促进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致富。“日子好得很!”两河镇丁山村村民周永兰笑开了花,“以前吃了早上担心晚上,现在,全家人一年能挣20多万元。”
群众的急难愁盼,李廷俊很关心。一次在村里,李廷俊看到一位老大娘家中铺盖破烂,回到县委宿舍,立马找出一床被褥塞给县委办主任:“给老人家拿过去!”并督促乡镇和村干部马上入户了解情况。一户村民的孩子不幸得了罕见的尿崩症,一年检查费用就要花费二三十万元。每次到村里,李廷俊都会去这家看看,还帮忙联系医院和民政部门的救助,给这户人家解了燃眉之急。
正是由于把民生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近年来康县民生持续改善。农村薄弱学校不断改造提升,中考全科合格率连续6年位居陇南市前两位,清华、北大等名校录取实现零突破,二本以上总上线率逐年提升;建成107个农民健康示范村,荣获“全国健康促进县”;稳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80%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随着各项事业全盘推进,天翻地覆的可喜变化不断涌现。
过去,许多农村面临凋敝,现在产业多了、环境美了,近些年来,60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全县2700多名农村大龄青年脱贫又“脱单”;生活在景区般的村庄里,老百姓的精神风貌也焕然一新,房前屋后忙里忙外,张张脸庞笑意盈盈……
锻造队伍——
一线抓工作 一线用干部
越到节假日,康县的干部越忙。“我们都要进村当导游,服务游客。”白杨镇桂花庄村包村干部武雪琴熟练地端来一杯茶水,笑着介绍。现在,全县干部扑在一线,干事创业氛围浓厚。
建设全域生态旅游大景区是大仗硬仗,需要过硬的干部队伍。李廷俊坚持一线工作法:在一线抓实见效,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选用干部。
正确用人导向是对干部的最大激励。康县在工作实践中考察识别干部、培养历练干部、凭实绩选用干部,改“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全县上下你追我赶,不比关系比干劲、不比条件比精神。“每年年底,县四大班子带队,对各乡镇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现场观摩,比学赶超氛围很浓。”阳坝镇党委书记雍维艺感到压力不小,也充满动力。“职务调整,不用找书记、找部长,工作说话!”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蒙艳琴介绍,随着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走上重要岗位,康县发展的“火车头”动力更加强劲。
建强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根本保证。“建设有规划、落实有队伍、办事有资金、工作有干劲”,李廷俊提出建设“四有”型基层党组织,大力解决基层组织无人、无钱、无劲干事的问题,筑强农村基层堡垒。他尤其重视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选拔配备,坚持在工作一线发现、培养、锻炼、使用。在村干部中,李廷俊的手机号不是秘密,许多村支书跟他互加了微信。“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要让村民吃亏。”他常常跟村支书说。
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李廷俊始终把“不要忘记身份、不要忘记学习、不要忘记底线、不要忘记勤政”作为座右铭。县委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查各类违纪案件,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树导向、建机制之外,李廷俊更是率先垂范。平常上午9点半前,他便处理完手里的文件,不打招呼直接往村里跑。“李书记还有个习惯,他上车从来不休息,而是左右两边来回看,发现问题就马上告诉乡镇党委书记和部门负责人。30公里的路,能打几十个电话。”县委办主任李勇说。李廷俊出差途中也停不下来,看到好的做法马上拍下来给干部发信息。“我的新手机用了不到一年,书记和我的聊天记录至少有几百条!”县文旅局局长沈小煊点着手机给记者看。
书记把螺丝拧得紧,干部更不敢马虎,工作抓得实、进村入户跑得勤,村民都看在眼里。一次,沈小煊在村里忙工作,没顾上吃饭。一位村民见状,不仅准备好饭菜,还搬来桌凳,把饭菜摆在他面前。“我们互相不认识,但他知道我是县里的干部。”事干成了,干群关系也越来越融洽,让沈小煊感动又感慨。
久久为功磨一剑,贫困山乡绽新颜。康县在实干中寻得了点绿成金的密码。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相信康县的未来更可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