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兴船报国信念,培育现代造船工匠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江西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头雁效应”,推动学校党建和事业发展双融双促,为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本科职业技术大学,助力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船舶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船舶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兴船报国,扎根船舶军工艰苦行业信念,以“忠诚、卓越、创新、奉献”为党建精神内核,将党支部建在海洋强国、造船强国的特色阵地上,将党建工作融入“现代造船工匠”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江西省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成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
二、主要做法
(一)党建+思政改革,打造船舶育人金课
党支部围绕“培养立志兴船报国现代造船工匠”人才培养核心定位,突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军工精神”思政育人特色,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传统文化、专业素养、职业道德、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建成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的专业课11门,其中“船舶概论”“船体识图与制图”获评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江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配套教材获评“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船体智能加工与装配”课程获评江西省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典型做法入选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课堂革命典型案例”,并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
(二)党建+专业建设,深化专业产业融链
党支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船舶与海工装备国家战略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支部书记“双带头人”作用和党员引领示范作用,深入开展“双融双育”活动,推进党建+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建成国家“双高”校重点建设专业群核心专业、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国家优质校骨干专业、工信部产教融合专业、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江西省特色优势专业,立项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
(三)党建+技术服务,赋能船舶产业升级
党支部将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作为团队重点工作任务,立足九江市这一全国重要中小型船舶与配套制造基地,聚焦区域船舶及配套企业核心需求,通过市域联合、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的合作网络并辐射至长江中下游区域,实现了教师发展与区域发展相互成就。建成“船舶设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内河航运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以及“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研究所”等一批省市级科研服务平台,有效整合区域资源,实施船舶及配套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服务、新型学徒制产业工人培训、内河船员培训、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培训等一大批育人项目,内河船员培训总量省内占比95%。科研与社会服务累计到款2400万余元。牵头编制了《腾笼换鸟,推进九江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报告》《江西省船舶工业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等多个重大规划意见,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四)党建+服务师生,汇聚高质量发展动能
党支部坚持把维护好、发展好师生利益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健全党员干部联系师生制度和困难师生帮扶机制,选聘优秀党员担任青年教师导师,帮扶学业、就业困难学生,注重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常态化开展党员服务高质量发展“两个百分百”“我为群众办实事”、师生党员“双报到”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周边社区、园区企业提供服务,受到群众的广泛赞誉,学生获得感显著提升,学生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连续3年保持在95%以上,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持续增强,形成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图1 “党建+”四项工程
三、工作成效
服务师生方面,船舶专业学生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连续3年稳步增长,均在95%以上。专业学生获得感显著提升,积极参与各类技能竞赛,获特等奖10余项,一二等奖40余项;专业建设方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二等奖2项,党支部书记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教学团队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思政改革方面,打磨“船舶育人”思政课11门,其中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2门,省级课程3门;技术服务方面,专业教师积极开展科研与社会服务,累计到款2400万余元,获国家发明专业9项。
图2 船舶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工作成效
四、经验启示
“党建+思政改革”打造一批集船舶与海洋知识传授、兴船报国价值塑造、船舶军工精神传承于一体的专业教育课程;“党建+专业建设”凝人心、聚合力、促发展,创新构建党建与中心工作双核驱动机制,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干事创业内生动力,专业建设成果突出;“党建+技术服务”建成一批省市级科研服务平台,开展一系列培训育人项目,完成多项企业科研服务项目,编制多个规划意见报告;“党建+服务师生”注重师生利益,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党建+思政改革”“党建+专业建设”“党建+技术服务”“党建+服务师生”四项工程,强化样板支部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一套可借鉴推广的经验范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