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广场上,一艘钢制蒸汽船静静矗立,船头高昂,船尾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是在渡江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渡江第一船”——“京电号”。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在西起江西九江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战线上,发起渡江战役。“当时,解放军数万人马集结在江北的浦口码头,国民党军队为阻止解放军,把江北所有的船只或烧毁或拖至江南,我们只能望江兴叹。”时任人民解放军侦查科科长沈鸿毅回忆。
能否在敌军封锁区域找来供大部队渡江作战的船只,成了渡江计划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刻不容缓!解放军好不容易找到一艘仅能乘坐5人的小木船,派出侦察兵冒着敌人的炮火前往南岸寻找船只,并顺利和南京下关发电厂的工人取得联系。下关发电厂厂长韩德举得知解放军急需船只,想起了停靠在下关码头的运煤船“京电号”。
“京电号”行驶一趟可载百余人,但侦察兵都不会操作先进的蒸汽船,怎么办?“让我们来吧!”发电厂的船工们纷纷主动申请,毫不犹豫加入支援队伍。为了躲过敌人严密搜查,侦察兵和船工们悄无声息地潜伏至黑夜,趁着夜色登上“京电号”,顺利将船开到北岸。
23日零时左右,“京电号”从江北浦口码头出发,吹响了渡江冲锋号。首批渡江的人民解放军三野三十五军一〇三师的120名解放军指战员在“京电号”上架起数挺机枪,劈波斩浪奋勇向前,顺利到达对岸。
硝云弹雨、烽火连天,“京电号”不断往返于长江两岸,船工们轮替交接,奋战11个小时,一刻不停地运送解放军指战员过江进入南京城。渡江战役总前委常委、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和渡江战役总前委书记邓小平也曾一同乘坐“京电号”过江。从此,“京电号”就有了“渡江第一船”之称。“京电号”不仅见证解放军强渡长江解放南京的英勇无畏,更是军民鱼水情深的真实写照。
时代转折的关头,“京电号”立下了不朽功勋。解放后,“京电号”又回到南京下关发电厂运送煤炭,先后在安徽马鞍山和江苏南京、淮阴、灌南等地发挥作用。2009年,阔别32载的“京电号”重返南京,作为渡江胜利暨南京解放的重要见证物,陈列在渡江胜利纪念馆广场中央。2011年“京电号”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