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0日至22日,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和新媒体新闻专栏初评会在京召开。本届初评委员会由新闻宣传主管单位相关负责同志、中央及地方新闻单位新媒体工作相关同志、新媒体专家学者等共31位评委组成。他们对本届参评作品有何评价和建议?媒体融合作品又有哪些创新点?今天让我们听听这些初评评委怎么说。
田丽(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 短视频现场新闻和移动直播项目评委)
本届短视频现场新闻和移动直播参评作品特色鲜明、亮点突出,有如下特点:
一是围绕中心工作,聚焦主题主线,主流媒体主力军地位凸显。作品围绕战“疫”、脱贫攻坚、抢险救灾等主题,回应社会关切,配合舆论引导,宣传效果良好。
二是新闻性和思想性双提升,新闻战线“走转改”成效显著。一方面,新闻现场感增强,作品更加注重对新闻环境、新闻当事人和新闻事件的还原。另一方面,重大主题报道的新闻视角更加多元,新闻叙事更丰富更生动。
三是新技术运用日趋成熟,全媒体报道从“概念”走向“实践”。技术运用更理性更成熟,摆脱盲目技术崇拜,从“炫技”式过渡到有选择性的使用,树立“技术服务内容”的良好风气。
四是媒体系统内部横向合作显著加强,县级融媒体亮点频现。作品来源更广泛,一些来自基层媒体特别是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作品质量显著提升;“爆款”作品跨地区、跨层次、跨平台的传播机制初步形成,提升了作品影响力。
当然,无论短视频现场新闻还是移动直播,都处在发展初期,部分深层次问题初见端倪,以下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注重新闻要素与新闻表现形式融合。坚持新闻为本,新技术手段要服务于新闻报道。未来短视频现场新闻和移动直播要更加注重报道的新闻性,在突出现场感的基础上,保证新闻要素完整,注重新闻价值,提升作品思想。
二是注重新内容形态的叙事探索。移动直播不同于电视直播和网络直播,需要挖掘移动直播特点、发挥特长,从题材选择、主持人、传播场景、互动设计等方面探索其独有叙事方式。
三是注重发挥自有平台价值。本次参评作品中不乏“爆款”,但是引爆作品的常常不在自有平台。应进一步增强自有平台传播力影响力。
丁伟(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主任 短视频专题报道、新媒体新闻专栏项目评委)
王佳航(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短视频专题报道、新媒体新闻专栏项目评委)
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下,主流媒体在视频新闻生产与移动端新闻专栏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本届短视频专题报道、新媒体新闻专栏的参评作品体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作品整体制作精良,重大主题报道优势明显。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已设立了四年,近几年主流媒体对这一奖项日益重视,作品不断优化,尤其是抗疫、脱贫攻坚等重大主题报道类作品,主流媒体布陈重兵,集中体现了面向移动互联网生产的实力。
第二,短视频专题报道成为常规武器,竞争日趋激烈。从短视频专题新闻生产主体来看,地方媒体和中央媒体的差距在缩小;纸媒和广电媒体机构无明显差距,县级融媒体中心迎头赶上,逐渐进入主流视野。
第三,优秀作品亮点频现,精彩纷呈。从初评作品来看,主流媒体已经具备生产短视频新闻专题的雄厚实力,内容丰富,制作精良,体现了各媒体践行“四力”的总体要求。
第四,新媒体新闻专栏类型多样,内容涵盖面广。新媒体新闻专栏通过锐评、条漫等多种形式,紧跟国内外舆论热点、注重第一时间权威发声,聚焦重大时代主题、为伟大实践凝聚人心汇聚民力。
不过,整体质量提升的同时,短视频专题报道和新媒体新闻专栏仍有改进空间。报送的作品主题略显同质化,拔尖优秀作品仍偏少。“头条工程”类的主题报道偏多,调查报道、现场报道偏少。获奖作品中不乏来自基层的优秀作品,但其中一些作品新闻价值仍不足。
总体上看,经过几年摸索,融合新闻报道逐步摆脱了技术花哨、表达不充分的炫技痕迹,如何兼顾守正与创新、做到技术与内容两方面的平衡是未来媒体融合深度发展过程中的新课题。
赵瑜(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系主任 创意互动、国际传播项目评委)
本届创意互动和国际传播项目的参评作品选题覆盖抗击疫情、脱贫攻坚、抗美援朝、“十三五”建设成就等重大选题,技术实现要素包含H5、小程序、慢直播、互动视频、数据可视化,有机融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涌现了一批具有创新性的力作,提升了传播效果。创意互动作品既关注重大选题又表现抢眼,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重视工具优化,推出具有全行业示范效应的力作。SVG互动形式,创新内容交互和阅读形式;慢直播,以慢直播为内容结构主体,结合H5和VR等要素,传播效果显著。
二是注重综合媒介要素融合,激活传统媒资价值。通过多媒体技术和交互阅读方式,呈现重要历史场景、历史原声、电影资料等,让传统媒资在新呈现模式下焕发新活力,激发受众集体记忆。
三是注重受众交互性场景的开拓。进一步优化渐进式画卷等表达形式,加入盲盒、打卡等带有游戏属性的交互模式,提升受众的互动乐趣。
国际传播项目作品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聚焦重大选题,注重借用外嘴外力。关注新冠疫情、脱贫攻坚等重大选题,积极展开国际对话,注重让外籍网红通过体验式探访,面向海外发出正能量声音,产生了较强的说服力,体现出较大的影响力。
二是创新运用语言犀利、观点直截了当的话语方式,探索国际传播的新表达策略。在国际对话日益充满话语张力的当下,以事实为准绳、采取观点鲜明的交流方式,综合运用时间轴、对话形式、引用幽默诙谐语言等手段,取得了很好的外宣效果。
总体而言,两类作品均体现了一定的技术原创性和内容创新性,对行业发展具有较高的参考性。但是在表现形式的多元化和语态的针对性方面,尚可开拓。
首先,虽然作品点状突破可圈可点,但是结构元素相对单一。创意互动类作品多采取H5的结构要素,国际传播类基本采取短视频或VLOG的呈现方式。
其次,媒体融合的目标,不是多媒体要素的简单呈现,而是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互动设计必须具有较高的指向性,需要通过更加精细的用户激励和内容引导增加用户的参与度,达到更好的互动传播效果。
最后,部分作品要调整语态以适应不同受众群体。特别是国际传播的关键绝非语言翻译,从选题创意、产品设计之初就应该深入研判海外受众的兴趣点,避免信息的单向化传播。
2020年全国媒体针对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发出了坚定的声音,在创新使用新媒体表现要素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伴随媒介技术的推陈出新,以及新生代受众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主流媒体应进一步加快创新以更好地回应时代需求。
王溪勇(南方日报社南方+客户端副总编辑 融合创新项目评委)
今年参评融合创新的作品有下面几个特点:
一、重大主题新闻作品表现突出。抗疫、脱贫攻坚、抗美援朝等重大主题,作品数量占比大、质量可圈可点,呈现出重大题材着力报道、创新表达方式等特点。此外,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民法典颁布等热点题材,作品表现也较突出。
二、紧扣新闻性。作品新闻性成为众多推荐单位的首要考量标准,内容这一核心的共识很明显。
三、创新表达技术运用成效显著。较新颖的拍摄技术手段在新闻作品中得到运用,视频、动漫、H5等技术运用越来越成熟,作品的流畅度得到较高的提升。
当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作品形态仍不少。为展现融合传播特色,一些参评作品以专题甚至专栏的形态出现。这种聚合效应,以整体气势见长,同时也掩盖了单个作品融合创新力度不够的问题。这个趋势值得关注。
二、新闻性不强甚至缺乏新闻性的作品仍然存在。有的作品是推荐地方歌曲,有的作品是介绍当地人物、当地文化以及当地的背景知识,有的作品是单位工作的自我宣传片。
三、县级融媒体作品在技术创新运用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县级融媒体报送的一些作品题材不错,但表达形式相对传统。
最后,提两点建议:一是在重大主题报道融合创新作品的创作中,加大对小切口、接地气、内容活的融合创新报道的肯定与引导,激发新闻单位对抓“活鱼”的重视。二是强化新闻内容作为第一考量的评价与引导,形成“创新技术运用,须附着于内容核心”的业务导向。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