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学生党员讲述百名英模人物故事(三十六)王大珩

2021-10-27 22:13:24 朱晓东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主题思政课——王大珩

提起王大珩(19152011)的名字,人们往往会想到“两弹一星”,想起“863计划”,想起长春光机所……他是1955年我国首批学部委员之一,是“何梁何利”等重要奖项的获得者。王大珩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l938年考取中英“庚款”留英公费生赴伦敦大学帝国学院攻读应用光学专业,1941年考入谢菲尔德大学玻璃制造技术系,攻读博士研究生。他曾说:“我要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努力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王大珩的父亲王应伟是一位天文与气象学家。在王大珩读书期间,常带他去观测天文和气象,给他讲述什么是地磁物理,如何使用仪器观测天象。在父亲的影响和谆谆教导之下,王大珩从小便对科学仪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少年时代这些科学知识的熏陶,对王大珩后来去国外研究应用光学与光学玻璃,回国后致力于中国的光学事业与仪器制造事业影响深远。

王大珩心里装着的不仅仅是光学,而是整个国家的发展。他以敏锐的科学预见性,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关键时刻,对国家科技发展方向提出了很多重大建议。1948年回国后,面对着新中国百废待兴,几乎一片空白的光学和应用光学领域,面对着全国几乎没有光学测量设备的现状,他立志要让光学在中国生根,要让国家的国防建设有所依托。在20世纪50年代创办了中国科学院仪器馆,以后发展成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推动光学事业的发展中,领导该所早期研制我国第一蜗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他在长春光机所工作了近30年,以其卓越的学术思想和战略眼光,带领长春光机所实实在在地研制了一批开创性的科研成果,填补了中国光学事业的一项项空白,奠定了新中国光学事业研究和发展的学科和技术基础。

20世纪60年代开始,王大珩和长春光机所转向以国防光学技术及工程研究为主,先后在红外和微光夜视、核爆与靶场光测设备、高空和空间侦察摄影等诸多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之后参加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总体方案制订工作,任中国科学院地面设备组负责人。在他主持下,1975年我国首台航天相机研制成功。 1983年至1987年,王大珩参与领导中国科学院卫星工程,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关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985年王大珩被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1986年,王大珩与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联名,提出发展高技术的建议(“863”计划)。还与王淦昌联名倡议,促成了激光核聚变重大装备的建设。

王大珩曾经总结了十六个字,即“实事求是、审时度势、传承创新、寻优勇进”。这十六个字,被他定义为科学精神的实质。他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这十六个字,希望科学家精神能代代相承。他的科学精神,也将代代传承,光芒永存。


责任编辑:朱晓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主题思政课——王大珩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