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上午,学校下达通知,校园实行静默管理。
生命科学学院分布在逸夫生物楼和天演楼两栋实验楼宇中的大量师生滞留。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程博教授担任起两个楼的“楼长”。收到任务后,程博第一时间在“应急微信群”中发放在线表格,收集滞留师生信息。经统计,这两栋楼宇中涉及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院、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等8个学院的170余名师生。
逸夫生物楼和天演楼本轮疫情服务活动统计表
第一个夜晚是慌乱的。“我记得晚上10点多,很多老师已经躺下了,却没有被子盖。”她负责的两栋楼距离后勤保障部虽然仅有几十米,但因为运力匮乏无人派送,程博申请带领志愿者去领取被褥和洗漱用品,回来分配给师生,安顿好已是凌晨1点。
程博与志愿者正在搬运物资
“留下来的学生都是要干活儿的!”逸夫生物楼和天演楼中滞留的一百多名研究生都是为了不间断做科研工作自愿被封在楼宇内的。大量科研实验材料的建立和培养都付诸了师生极大的精力和心血,楼宇封控但是温室的植物材料不能没人浇水,动物房的小鼠不能没人饲喂,细胞房的细胞更是一天不管就会前功尽弃。封控期间学院全力保障科研正常运转,实验中心管丽萍、谢丽、张睿、王军四位老师负责实验室安全检查和实验中心运转,服务师生科研工作。
封控后,程博及时协调安排了两栋楼宇内各个楼层的层长,由各院教授和骨干教师担任;每一层楼的研究生同学踊跃报名,吸纳了大批志愿者,一整套“楼—层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完毕。
在之后的几天里,程博负责统计生活必需品,由后勤人员帮助采购,并在收到物资的第一时间发放下去。“我忙不过来时,很多志愿者帮忙收集信息,做在线表格,分发物品,给后勤报备……”尤其是高欢欢、牟长军、管丽萍、武海军、张睿等几位老师协助采购供应了方便面、牛奶、火腿肠等亟需物资。高欢欢等几位党员老师还协助了大量师生转运衣物、药品等。此外,一些同学的试剂耗材送到校门口或是有科研材料样本需要寄送出去检测的,几位党员教工志愿者小组的成员都不辞辛劳地及时传输。两天之内,程博和志愿者团队把两栋楼内志愿服务系统运行起来了。
在程博和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两栋楼的运行体系已比较完备。以逸夫生物楼为例,一天分为两个组,上午的小组负责核酸打卡和午饭订餐与分发。早上8点左右,志愿者在群里督促大家做核酸,拿着核酸登记表现场做好人员记录,保证不落一人。一开始楼内的后勤工作人员负责三餐配送。后来,程博带领志愿小分队主动将这项工作承接下来。“后勤工作人员很辛苦,让他们也歇一歇。”每餐供应时,志愿小分队提前打印好订饭表格登记领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下午的小组承接晚餐和次日早餐的订餐与分发工作。“有些同学做实验,没来得及领盒饭,志愿者们就送上楼去,保证大家都吃得上饭。”目前,两栋楼已实现了每顿饭的“无缝接力”。
“一些封在楼内的教授们没带够衣物,需要采购秋衣秋裤,我昨天问的时候,已经送到了。”在生活物资方面,程博和志愿者会在群内发放在线表格,统计师生的需求。有一位博士生做实验时不慎被小鼠咬伤,李晓峰老师第一时间带他去校医院处理,第二天又联系救护车护送他去医院打了疫苗。
程博在采访中紧急处理物资问题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程博接了一通紧急电话。“我联系了一位志愿者老师去南门转运实验试剂。”这也是这些天她的工作常态,时时刻刻都会有物品配送等问题联系她。身兼数职的她,在履行教学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等日常工作职责的同时,抽出大量时间关心有困难的老教授和其他家中有困难的老师,接听师生电话舒缓情绪,协调安排楼内各项事务以及为楼内师生采购药品……每当夜深人静时,才是留给她修改博士生学位论文和自己的学术论文的时间。
程博与志愿者为楼内师生准备的药品
“我们全力配合学校的防疫政策,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去求学校帮忙,学院尽可能解决大家的问题。”程博表示,楼内的师生关系、课题小组之间的关系、不同学院师生间的关系,因为疫情反而拉近了。开始的时候,有的同学可能会抱怨饭送得不及时,后来做了几次志愿服务也就理解了,这也是个非常难得的体验。
“非常感谢我们两栋楼宇内各个学院师生的大力支持,互帮互助。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这是疫情封控带给大家的一点‘福利’。过了这段特殊时期,大家再相见,一定会更加融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