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引领,强国先行——为中国航空事业贡献力量

发布时间:2025-02-28 15:43:36

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宇航学院飞设、力学教工党支部是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江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西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支部现有党员21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拥有博士学位党员19人。支部党员中高层次人才众多,有赣鄱英才555人选1人、省双千计划4人、赣鄱俊才领军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校级教学十佳1人、校级最美教师1人。支部书记由航空宇航学院副院长、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赵艳影教授担任。

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大力弘扬航空报国精神,立足江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全国,服务国防重大需求。在开展党建联建、提供教育服务、推动科技赋能、深化实践育人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构建“党建+”模式,推动高质量发展

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宇航学院飞设、力学教工党支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双一流”建设为核心,以党建“三化”为抓手,大力弘扬航空报国精神,积极推进党建+航空特色发展+N(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学风、科技创新)工程,稳步实现党建“双融双育”、“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立足江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全国,服务国防重大需求。通过“党建+”模式,将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深度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党建联建体系。学院通过加强与主机院所、地方部门与企业间的联动,形成了组织互联、资源互通、经验互鉴、发展互促的工作样态。同时,学院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题党课讲授、政策理论宣讲、党建经验交流、党建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与相关单位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对外,支部与清华大学航空学院流体所教职工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建线上交流活动,双方教师就党建工作、学术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支部与航空工业洪都650所102党支部结对共建,双方就各自党支部党建工作经验和成绩进行了交流,并就今后结对共建努力方向进行了深入沟通。支部与江西省委宣传部开展了主题为“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十周年”的支部共建活动,促进了双方在党建和业务上的交流融合,推动双方基层党建共同进步,提质增效。对内,支部与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等开展科研合作和支部共建签约,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此外,学院还通过“行业专家进课堂”等举措,邀请了航空企业有关专家为学院学生授课,提高学生职业道德与素养,在促进人才培养,提高师资队伍,加强校企融合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实施“党建+教学”模式,完善党建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了党建工作的质效。


党支部与江西省委宣传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二、创新思政育人模式,涵育航空报国精神

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宇航学院飞设、力学教工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思政育人新模式。支部积极发挥自身在航空领域的学术优势和专业特色,推动航空前沿学术交流、航空知识科普、航空课程思政等走向深入和普及。围绕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建立了南昌航空大学航模队,通过顶层设计、分类指导、重点扶持、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社团活动彰显创新特色,以社团文化彰显学子风采。南昌航空大学航模队成立于1996年,航模队是一支以开展航模活动和航空科技创新活动为主的高水平队伍,也是一个实践创新、培养未来航空科技人才的实践课堂。航模队能自主创新、结合专业和实践,把航模(或各类飞行器)进行设计、制作、飞行,在实践中体现航空报国理念的一支队伍。学校航模队以参加全国航空科技赛事为主,获得过多项竞赛奖项和航空科技创新奖项,为航空科技活动在全校的推广普及和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做了大量工作。2013-2023十年间,取得了挑战杯:国二奖1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航杯:获奖4项;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赛:自2007年起获全国冠军9项,亚军10项,季军4项,一等奖37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45项。在2024年中国大学生飞行器设计创新大赛在中,我校航模队获得了限重定点空投的团体冠军以及单项冠军、季军,并且获得了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的优异成绩,被评为优秀团队。


航模队2024年取得的成绩

三、党建引领科技创新,服务航空国防

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宇航学院飞设、力学教工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发挥支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建新科研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彰显航空特色,提升航空领域人才输出,进一步提升了科技赋能效果。依托学院“新型航空飞行器”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力学实验中心”江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航空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中国AOPA高校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培训中心”、“中国AOPA高校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考试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支部党员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等方面打头阵。通过加强有组织科研,在飞行器结构设计与气动分析和无人机研制等领域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在“高速垂直起降飞行器关键技术研究”、“eVTOL无人机总体研制”、“先进电推进系统研发”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这些科研成果不仅为国家国防事业、航空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学院在科技赋能方面实现了新突破。此外,支部还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与航空工业洪都集团合作建立了“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工业洪都650所”江西省研究生工作站,与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署了“产教融合研究生培养基地”共建协议,形成了产学研用协同合作的良好机制。

四、打造实践式教育模式,强化育人实效

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宇航学院飞设、力学教工党支部突出航空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深化实践育人。支部与飞行器设计学生党支部建立了密切的共建引领机制。通过推动师生深入地方党政机关、科研院所等基层一线开展科研调研、访问访谈、志愿服务、生产实习、交流研讨等活动,持续完善价值引领,引导师生在实践学习交流中强化“热爱航空、志在蓝天”的自立自信。飞行器设计学生党支部发起“春雨计划”,通过科普宣讲,让学生党员和团员走进校园、社区,开展航空科普宣讲活动,普及航空知识,激发青少年对航空事业的兴趣和热爱。通过开展志愿服务,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航空科普教育。通过参与航空相关的公益活动和开展创新实践,设计并制作小型飞行器、无人机等用于公益项目。在育人方面,支部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三全育人”工作取得很好的成效,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近两年本专业学生的考研升学率均在50%以上,学生获得公派出国留学资格人数增长趋势明显。2018级学生党员刘鑫励志感人事迹获人民网总网、新华网总网、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宣部时代楷模发布厅、团中央官微、全国学联官微等多家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报道,累计阅读量破亿,曾进入微博热搜榜4位,并获得“江西省最美大学生”荣誉称号、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支部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党员主动积极参与,长期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在全省本科专业评估中,飞设专业获得第一名,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及省一流专业建设规划。在党建引领下,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航空国防工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下一步,支部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强国行”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机制体制,强化和提升支部的各项功能,加强资源统筹,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服务航空和促进区域经济创新发展中做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付军泉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重大需求。在开展党建联建、提供教育服务、推动科技赋能、深化实践育人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