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至22日,南京大学法学院在河南省安阳市红旗渠干部学院开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华大地的生动实践——南京大学法学院基本培训实践教学”,通过微党课、实地走访等形式,引导学院师生领悟“两山”理论的重大意义,感受乡村振兴的深远影响,深刻领会党的领导的优越性,更加坚定信念跟党走。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安吉县首次明确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简称“两山”理论),科学回答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如何协调发展这一时代命题。学院师生亲历太行山,走进石板岩镇,体验感悟“两山”理论在林州的生动实践,在绿荫环绕的朝阳村党群服务中心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微党课。红旗渠干部学院李戬老师指出,“两山”理论的林州实践,可以概括“两绿”和“两富”。
第一个“绿”是指持续推动绿色生态。过去,林县素有“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的形容,轰轰烈烈的大炼钢铁运动更是让林县几乎无林。红旗渠的修建让林县有了改变的基础,而“两山”理论的提出则让林州有了持续改进的动力。林州市委切实推进太行山绿化工程,并持续向绿色红旗渠进军,如今整个林州满目皆绿,处处是景,绿色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第二个“绿”是努力推动经济活动的绿色转型。“富太行”的过程中,林州生态环境也遭到许多破坏。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林州市协同推进传统产业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坚持标本兼治、科学治污,使发展结构变新,经济效益变优,生态环境变美,林州被重新赋予了蓬勃的绿色发展动力。
第一个“富”是富经济。林州采取生态加经济的发展模式,以绿色生态打造绿色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推动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实现了经济和生态的双赢。第二个“富”是富民生。生态变好环境变美的林州不仅成为林州人自己的健康财富,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写生、采风,乡村变景区,村屋变民宿,自家院里的黄瓜也变成了商品,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了林州人的金山银山。
党课之余,学院师生走访了朝阳村老村落。石头砌筑的老房子,石头垒成的院墙,石头铺就的小道,无不记录着石板岩人民鏖战太行也顺应太行的历史。挂满果的梨树、枣树、核桃树和花椒遍布房前屋后,院里的黄瓜藤也翻上院墙跟路人招手,与旧日旱荒遍野、食不果腹的林县形成鲜明对比。然而,年轻人大都走出老村、走出太行,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实现梦想,朝阳村烟火寥寥。
“两山”理论不仅给林州人带来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也不断巩固着脱贫攻坚成果,持续为乡村振兴助力,为“朝阳村”们带来了勃勃生机。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两山”实践所造就的美丽生态,石板岩镇积极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打造了苍溪花街、高家台“画家村”、桃花洞村等产业,利用村民的土地、房屋等资源集中开发旅游项目,慕名前来观光写生的游客络绎不绝,“朝阳村”们正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回归视野。旅游业的发展也为老百姓提供了更多就业和创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回到太行建设家乡,“朝阳村”们成为留得住人的富美乡村,老百姓守着家门口的风景就能走向富裕,绿水青山成为了老百姓迈向共同富裕的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更是经济财富、社会财富。”如今的林州,满目青翠,生机盎然,产业兴旺,百姓自足,既得益于红旗渠的修建,更得益于“两山”理论的真正落地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学院师生在感受山村嬗变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到“两山”理论提出和贯彻的重大意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远影响,深刻领会到党的决策的正确性、党的领导的优越性。未来,学院师生必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更加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决策部署,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
培训虽已结束,但学习和实践“两山”理论永远没有终点。让我们跟随学院师生一起,了解他们心中的“两山”理论,看看他们眼中的“两山”实践,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
曾琪涵 2023级国际法硕士生:
从“两山”理论的角度来看,红旗渠的修建正是对绿水青山价值的深刻认识和有效利用。通过引水灌溉,林州人民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促进了农业丰收和经济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这充分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如今,林州市在红旗渠精神的激励下,继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林州建设成具有区域特色、转型发展、生态宜居的森林城市。在这一过程中,林州市不仅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还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举措不仅符合“两山”理论的要求,也为林州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周恋恋 2022级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硕士生:
此次红旗渠培训之行,受益良多,其中最印象深刻的就是对“两山”理论的深入学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为解决浙江省安吉县发展的现实难题而提出的科学论断,又称“两山”理论。“两山”理论科学回答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如何相互协调发展这个时代命题。而红旗渠干部学院所在地林州,便属于“两山”理论的一个生动实践。从一开始盲目跟从大炼钢铁,破坏生态到后来践行“两山”理论,发展生态型经济,林州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根本性转变。我们在学院老师的带领下,亲历太行山,切身感受大美太行山的生态,体味太行山上村民的淳朴生活,感悟两山理论的现实意义,这激励着我们继续践行“两山”理论,助力打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世界。
杨佳妮 2022级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硕士生:
在朝阳村教育活动中,我们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次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担当。
绿水青山代表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而金山银山则代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这两者之间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只有通过经济的发展,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作为党员更应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周宇辰 2023级中德法学研究所硕士生:
在本次学习班中我们走访了朝阳村老村落并在朝阳区党群服务大院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微党课活动。从满目疮痍到房前屋后绿树森森,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导下,朝阳村实现了山更青,水更秀,天更蓝的蜕变,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还成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让人们看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关系,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希望和经验。
邱泽航 2023级中德法学研究所硕士生:
红旗渠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象征,通过改造自然环境,林县实现了农田灌溉,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两山”理论则强调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保护理念,提出了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新的路径,呼吁人们保护好绿水青山,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红旗渠和“两山”理论,我们可以看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只有推动绿色发展、坚守生态道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牛彤丹 2021级法学本科生:
“两山”理论内涵丰富,生动阐述了“两座山”之间的关系。“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说明在发展过程中要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能有所偏废。“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则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从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出发,摒弃过去单以经济增长作为发展衡量标准的观念,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考量之中,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包含着两层含义:其一是自然界为生产活动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二是“绿水青山”可以直接转化为“金山银山”。
“两山”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也为世界生态保护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同时,“两山”理论对矛盾论的运用也提示我们在处理生态问题上既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方法,又要在此基础上立足实践灵活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中国化。
远圣雨 2023级环境法硕士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时代命题给出的答案,林县朝阳村的嬗变正体现了这一思想。太行山水和翠绿果林是朝阳村的金山银山,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是朝阳村脱贫的关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保护绿水青山才能促进朝阳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