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此次大会是指导新时代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大会深刻总结了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格局性变化,系统阐述了教育强国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深入分析了教育强国建设中需要正确处理的重大关系,并全面部署了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与重大举措。这些内容充分体现了大会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24年10月18日,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生两年制理科党支部开展了“以教育之强夯国家之基,以变革之力树栋梁之材”主题党日活动。本次主题党日活动由党支部书记主持,支部全体党员共同参与。
图1:支部书记主持党日活动
活动伊始,支部党员全体起立合唱《国际歌》。合唱结束后,支部书记介绍了本次主题党日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流程,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忆峥嵘,教育春潮育栋梁”“担使命,凝心聚力兴教育”“筑根基,立德树人育英才”“谋新篇,实干兴教筑强国”“树担当,党员先锋亮实招”“践使命,笃行举措启新程”。
图2:支部党员合唱国际歌
(一)忆峥嵘,教育春潮育栋梁
首先,支部书记为支部党员详尽阐述了历次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精神和丰富内涵,使大家深刻认识到在党的领导下,时代的发展正不断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前进。从1985年5月,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重点是“教育体制改革”。1994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此次会议的重点是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列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重点是“全民推进素质教育”;2010年7月召开了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的一个主要任务是,推动贯彻实施会前印发的新世纪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2018年9月10日,第五次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新时代以来的首次全国教育大会。随后,公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图3:支部书记介绍历次全国教育大会重要精神与丰富内涵
(二)担使命,凝心聚力兴教育
接着,支部书记向支部成员简要介绍了此次全国教育大会,包括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深远意义。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图4:支部书记介绍本次全国教育大会主要内容
(三)筑根基,立德树人育英才
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支部书记给全体党员同志介绍了围绕立德树人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党员同志们在聆听了书记的介绍后,感慨万千,纷纷表示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投身教育事业,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图5:支部书记介绍围绕立德树人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
(四)谋新篇,实干兴教筑强国
接着,支部书记给全体党员同志介绍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具体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要优化高等教育,强化学科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教育普惠性,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地位,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
(五)树担当,党员先锋亮实招
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决策指引下,刘思源、李宁超、高江源等同志积极分享了他们在活动前的学习心得与成果。他们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结合自己在近期或本科期间实习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教育实践,对比过去的教育模式,畅谈了教育领域所取得的进步,以及这些进步如何推动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发展。
图6:支部党员分享学习心得
高江源同志表示在以前接触的教育中,使用的工具大多是黑板和希沃白板,知识的来源仅靠教科书以及教师的讲解。而对比现在的教育,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上课期间,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动画教学,也能在网络平台中演示制作精良的课件,课后期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在网络上进行搜查自学。总的来说,教育在科技的推动下不断进步,使得教育更加个性化终身化。同时国家教育部指导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创立,整合了优质的教学资源,促进教育的公平化。
(六)践使命,笃行举措启新程
支部书记对本次党日活动作出总结,对支部党员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提出建议,指出我们要坚定信念,铸魂育人,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之基。
图7:支部党员合照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