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暨宣传月启动仪式
2020.11.20
2020年11月20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深入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研究生院组织学生前往敏行202观看学习2020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网络视频直播。
# 宣传主题
科学无止境,
精神永流传,
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创新之路。
专家报告
她扎根大漠57年,潜心石窟考古、保护与管理研究,为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奉献了一生的心血和精力,推动了《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的制定、公布及实施。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她就是“敦煌的女儿”樊锦诗。
他是中国航天界元老,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第一发导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艘试验飞船、第一艘载人飞船的诞生,他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他就是“神舟飞船”之父戚发轫。
观看现场
观后感
公共管理学院 曹听秋
我们作为研一学子,在迈向学术生涯的第一步,就要抓起做好学风道德建设,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结合起来,不仅要著作等身,还要著作等心。作为当代硕士研究生,我们应该严格遵守科学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科研规范和治学态度。学术研究的核心是不断创新,因此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应该要遵守学术规范标准,力求不断提出新的观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经济学院 王鹤静
老一代的考古工作者几乎是在废墟中成长锻炼起来的,肩负着国家给予的考古重任,克服了无法想象的各种困难,全身心的投入到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当中,为了国家文化事业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会计学院 谢宇
从戚发轫院士身上,我们看到了科学工作者具有的高尚的科学道德以及严谨的科学学风,作为当代研究生,我们应当严格恪守科学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治学态度,以实际行动践行学术道德。注重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刻苦钻研。
商学院 高晴
今年是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月开始的第十个年头,在过去10年里,有一批又一批德才双馨的科学家,分享着他们的科学精神和亲身经历,弘扬科学家精神,鼓舞着年轻一代奔向科学研究,热爱、奉献科学研究。
报告会先后进行了2场报告,第一场报告由“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围绕“守一不移,奉献敦煌”的主题进行,第二场报告由“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以“传承航天精神,建设航天强国”为主题进行报告。这次报告会,启发了我们科学精神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无止境,建设科学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科学家,需要大力弘扬新的时代科学精神。同时报告会对青年一代提出了几点期望:1.保持未知领域的好奇心,跳出舒适区,勇蹚深水区,敢闯无人区。2.努力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结合起来。
商学院 韩玉冰
作为学风建设的体现者和传播者,研究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在学风建设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培养理念,强化研究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激发他们的内在求知欲望和学习动力。研究生导师和任课教师应该用其丰富的人生阅历、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感染教化学生,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教育渗透到平时的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和学术指导等活动中,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信息工程学院 李盛达
对我触动最大的是樊锦诗先生;作为出生于北京、成长在上海的北大学者,能够在毕业之际克服健康干扰,自愿去往西北边陲-敦煌,守护人类文明宝库莫高窟,让我们感受到精神文化的力量,正如其所言之“北大精神”,支撑她完成考古报告,春风化雨维持了敦煌文化的延续。科学的严谨性促使她完成石窟的档案与保护;高尚的道德心引领她扎根西北六十年,为我们广大学子身体力行地阐述了真正的“一生只做一件事”。
今年是报告会举办的第十年,通过报告会,推动导师与研究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爱国、求实、奉献的科学家精神;传承求实创新学风;深入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进一步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等工作的重要指示。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