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匠心党建”内涵,在党建业务互融互促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2-12-18 16:39:13 顾新春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把工匠精神融入党建各项工作中,在党建业务互融互促中提升工匠人才的培养质量,不断深化“匠心党建”工作内涵。

  固本强基凝匠心,弘扬工匠精神,把牢工匠人才培养方向

师之匠心,是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工匠人才的核心要义。学院党总支不断加强政治学习,提升教师政治素养。一是深化“改听为讲”,丰富学习形式。在“看读听”的基础上,开设“匠心讲堂”微党课。二是开展“校企共建”,拓展政治学习途径。积极对接联系企业,在原有校企合作基础上开展党建结对共建活动,让老师感受工匠精神的同时,提升政治学习效果。三是深化“课程思政”,检验政治学习成效。构建“课程思政”资源库,实现“课程思政”专业课覆盖率达到100%,将红色文化、工匠精神等育人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建设,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服务国家战略、担负时代重任,达到党建思政和学科特色深度融合的育人效果。

  互融互促铸匠魂,厚植工匠文化,肥沃工匠人才培养土壤

党建业务互融互促是匠心党建的题中之意,也是传承工匠文化的必由之路。一是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师德宣传教育,讲好名师工匠的育人故事,严把师德关,建立在评比、评审、评优等项目中的师德“一票否决”制,让工匠文化成为良好教风、作风的营养剂。二是坚持典型示范引领,组织师生学习全国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春峰,全国技术能手、全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朱方园等身边“工匠”的先进事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师生在实践中践行工匠精神、传承工匠文化。三是开展“五聚焦五围绕五实践”活动,即聚焦工匠精神之爱岗敬业,讲政治,谈奉献;围绕廉政文化和师德师风建设,正作风、树清风。

  精益求精炼匠技,提升工匠技能,创新工匠人才培养路径

匠心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工匠人才。学院深化实施“工匠养成计划”,依托拥有的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江苏省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江苏工匠工作室、江苏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工作室等省级平台,不断优化工匠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工匠技能。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四位一体工匠型导师体系,通过学业导师、技能导师、发展导师和思政导师四个方面的导师设立,建立全方位一体化的匠心人才培养体系,架好老师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桥梁。学业导师,以班主任、专业教研室老师为主,开展学业帮扶和服务;技能导师,以社团指导老师、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实训老师、企业师傅等为主,着眼于帮助学生“炼匠技”;发展导师,以职涯老师、心理老师、学生组织指导老师等为主,通过日常的交流谈心、职涯辅导、课外素质拓展活动的组织等,帮助学生厘清发展方向,提升综合素质;思政导师,以辅导员为主,主要是思想引领,通过日常主题教育、团日活动等,进一步帮助学生正三观,坚定爱党爱国之心。

经过近几年的高质量发展,学院现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技术能手、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工匠等省级以上人才称号27人次。教工党支部获江苏高校特色党支部并入选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近五年,学生荣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双创”大赛奖项300余人次,其中包括金砖国家国际挑战赛一等奖2项,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竞赛国家特等奖2项、江苏省特等奖3项,江苏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1项、银奖4项,“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二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TAC竞赛国家一等奖1项,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江苏省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7项等重量级奖项。

责任编辑:崔吉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把工匠精神融入党建各项工作中,在党建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