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多家媒体报道我支部组织召开的新型智库会议及学术论坛

2020-07-13 13:35:39 李荔慧

一、现代快报报道我支部召开的南京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院新型智库首届理事会会议。

南京“陶老师”工作站升级为新型智库,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建言献策.png

南京“陶老师”工作站升级为新型智库,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建言献策.png

“陶老师”工作站升级为新型智库.png

“陶老师”工作站升级为新型智库.png

南京“陶老师”工作站升级为新型智库,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建言献策

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19-10-29

现代快报讯 如何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预警工作并进行有效应对?南京市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工作中遇到哪些难题?10 月 29 日,南京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院新型智库首届理事会会议在南京晓庄学院召开。理事会审议并通过了《南京未成人心理健康研究院章程》《南京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等。同步举办的还有智库首届学术报告会。20多位来自全国高校、社科研究院的心理学、社会学专家教授前来参会,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并为智库下一步的发展献计献策。

1.jpg

△会议现场 实习生 陈志豪 摄

据介绍,该智库以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平台为中心,以 " 陶老师 " 工作站、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国)辅导中心等社会服务平台为支撑,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深入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政策研究和战略研究,为党和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与建议。" 具体来说,我们设立了 4 个研究所,即心理健康基础研究所、学校心理健康研究所、社区心理健康研究所、家庭心理健康研究所,和 1 个调查中心,即心理健康市情调查中心。" 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 陶老师 " 工作站主任任其平介绍说。

智库副理事长、南京市教育工委副书记夏莹指出,新型智库的成立,使得南京晓庄学院 " 陶老师 " 工作站由社会服务为主体,转型以科研为主体,以社会服务和培训为两翼,既充分发挥了专业优势和能力,又实现了突破与创新,使得社会服务更有理论支撑,更有导向性,这种整合升级将进一步推进南京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2.jpg

△实习生 陈志豪 摄

据 2018 年全国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 中学小生心理健康比例在 85% 左右,大约有 9% 的学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5% 左右的学生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 我们南京目前有中小学学生人数有 97.69 万人,专任心理教师 7.49 万人,对于这样一个总人数过百万的基础教育队伍,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工作,重大意义。" 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季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未来新型智库不仅做好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人才队伍培养,还要将科研课题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做好建言献策的智库功能,推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新发展。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该智库成立近一年来,共发布了 4 篇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成果,其中《南京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江苏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南京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状况调查报告》已刊发在智库成果专报,并获省市领导批示。

通讯员 童莉 黄亚萍 实习生 陈志豪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仲茜

(编辑 张爱红)

陶老师”工作站升级为新型智库

快报讯(通讯员童莉黄亚萍实习生陈志豪记者仲茜)10月29日,南京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院新型智库首届理事会会议在南京晓庄学院召开。同步举办的还有智库首届学术论坛。20多位来自全国高校、社科研究院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专家教授前来参会,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并为智库下一步的发展献计献策。

据介绍,该智库以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平台为中心,以陶老师工作站、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国)辅导中心等社会服务平台为支撑,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深入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具体来说,我们设立了4个研究所,即心理健康基础研究所、学校心理健康研究所、社区心理健康研究所、家庭心理健康研究所,和1个调查中心,即心理健康市情调查中心。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院院长、陶老师工作站任其平主任介绍。

二、中国社会科学报报道我支部召开的“新时代·新智库·新作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社会服务体系探索”学术论坛。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社会服务体系探索”学术论坛举行.jpg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社会服务体系探索”学术论坛举行.jpg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社会服务体系探索”学术论坛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吴楠 通讯员童莉)10月29日,“新时代·新智库·新作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社会服务体系探索”学术论坛在南京晓庄学院举行。江苏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崔景贵、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傅宏、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吴增强和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刘正奎分别以“新时代心理育人:三问与三教”“服务未成年人:从自杀干预看危机监管体系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路径”与“新技术支持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为题进行演讲。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院院长任其平主持会议。

“心理育人是‘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崔景贵表示,要注重培育人的心理,以心理来培育人。要构建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一体化的心理育人工作体系,促进心理育人与其他育人环节的结合,形成协同育人格局,实现心理育人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变化。他认为,“积极教育”是新时代心理教育的“范式”,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抓手。学校教师要进一步增强专业成长追求卓越的意识,不断反思教育、反思学习、反思自身,不断完善教育的观念、技能和艺术,真正把握时代意蕴、读懂学生心理和理解现代教育,积极应对人工智能的新挑战,努力做更为适合、更加优质的积极教育。他期待着积极教育能够成为助推中国教育改革创新实践的教育新范式。

傅宏在讲座中介绍了未成年人自杀现象的现状,以及对这种现象的预测和干预。他表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等一些更便捷的手段,进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社会服务。他认为,我国政府应该将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如开通一个包含所有服务的热线电话等,从而更好地服务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

吴增强认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要注重其融合性、专业性和开放性。所谓融合性,是与学校教育相融合,包括心理辅导与各育、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学校课程的融合。所谓专业性是指心育队伍专业化发展,要坚持专业标准,提升专业发展胜任力;要学以致用,提升专业发展动力;要道术并举,提升专业发展境界。所谓开放性是指心理健康服务协同机制建设,包括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跨学科跨部门的项目协作,营造积极健康的教育生态环境等。

刘正奎谈到了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我国相关政策及措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促进、新技术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中的作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人工智能的应用、基于VR技术心理健康促进等。他表示,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面临的问题包括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巨大需求与专业心理服务资源的相对稀缺;“被动等待”传统面询服务方式无法主动定位于潜在服务需求群体。不过互联网、可穿戴和VR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为快速实现心理健康服务的普惠性和精准性提供可能。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要将他们在成长中面临的问题分类解决。针对发展性问题应采用教育举措,面对一般心理问题应开展咨询工作,面对心理障碍要及时治疗,面对心理危机则要采用危机处理方案。从体系建设来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包含组织机制、平台支撑建设,评估与反馈体系、专业培训体系,健康教育体系、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

会议由南京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院和南京晓庄学院联合主办。

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jpg

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jpg

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报南京11月10日电(记者 吴楠)“新时代·新智库·新作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社会服务体系探索”学术论坛近日在南京举行。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刘正奎表示,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面临一系列困境,包括专业心理服务资源相对稀缺、传统面询服务方式无法主动定位潜在服务需求群体等。当前,新技术为快速实现心理健康服务的普惠性和精准性提供了可能。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吴增强认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要注重其融合性、专业性和开放性。融合性指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与学校教育相融合,包括心理辅导与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学校课程的融合。专业性指心育队伍专业化发展,要坚持专业标准,提升专业发展胜任力。开放性指心理健康服务协同机制建设,包括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跨学科跨部门的项目协作,营造积极健康的教育生态环境等。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傅宏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更加重视整合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资源,从而更好地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会议由南京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院和南京晓庄学院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李荔慧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现代快报报道我支部召开的南京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院新型智库首届理事会会议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