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发布报道“陶老师”热线。
24小时!南京心理热线随时等你
南京发布2月7日
“打个喷嚏,总觉得自己出现了感染症状”“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剧增”“宅在家里无所事事,到底何时是个头?”“假期延长,孩子的学习会不会被耽误”“宅在家里无所事事,到底何时是个头?”“咳嗽一下就心慌慌”“在房间久了总觉得喘不过气”“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剧增”“假期延长,孩子的学习会不会被耽误”“打个喷嚏,总觉得自己出现了感染症状”
疫情突如其来
看得消息多了
在家待得久了
容易胡思乱想……
对抗疫情
不仅仅是身体与疾病的斗争
更要心理上强大起来
1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心理治疗师杨华
六点 调试心理健康
一、给情绪“命名”
有负面情绪时,不要简单称之为“心情不好”,可以问一问自己:“我现在体验到的是什么情绪?”是焦虑、恐惧,还是烦躁、愤怒?试着给情绪找一个准确的名字。
二、情绪正常化
面对疫情, 适当的焦虑、恐惧是正常的,能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对疫情毫无焦虑与恐惧,那么我们便不会去做自我防护,这样我们反而更危险。在将情绪正常化的基础上,还可以改变情绪。
三、解决问题
我们的情绪通常是由一些具体问题引发的。例如:“干咳”引发了我的紧张;“买不到口罩”引发了我的焦虑;“老人不听劝阻要出门”引发了我的愤怒。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试着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改变情绪。例如,通过加强自我防护、适当锻炼、补充营养等方式减少可能的身体不适;通过多渠道搜索口罩信息来购买口罩;通过坚持不懈地劝说、分析利弊、病例讲解等,与家里老人进行有效沟通,让他们做好自我防护。
四、分散注意力
如果近期你分配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在疫情上,且对疫情的过分关注引发了你较多的不适情绪,那么建议你做一些其它事情来分散你的注意力,例如追剧、阅读、听音乐、做家务、练瑜伽、与家人在一起但不谈论疫情等。
五、科学认识疫情
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官方媒体获得更科学、更准确的疫情信息,避免对谣言信以为真。另一方面,要避免对自身不适的过度夸大。目前官方已经有多个在线义诊平台,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医生,获得更科学的医学评估。例如,很多原因会引起干咳,干咳并不意味着感染,感染也并不意味着无法治疗。
六、放松身体
当人们压力大时,交感神经系统就会被激活,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流汗、呼吸速度加快,同时转化肝糖为葡萄糖提供能量以维持身体运作。而副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时,可以减缓身体运作以制衡上述现象。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呼吸(深而缓的呼吸)、冥想、做瑜伽、打太极、练习八段锦等放松身体的方式,激活我们的副交感神经系统。
如果你需要心理援助...
市文明办、卫健委、工会、团市委、妇联等多个部门以及有关区都向市民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由专业心理咨询师为治疗“心病”开药方。
南京市疫情应对心理援助专线电话:025-83712977(24小时)南京市妇联心理援助热线:84409566(24小时)南京团市委青少年热线:025-12355转1号键(24小时)
南京市“陶老师”工作站:
24小时为学生服务
南京市”陶老师”工作站总站及区级分站所有志愿者均已在岗,面向南京市全体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指导工作。除了服务中小学生外,“陶老师”工作站还针对大学生群体,编发了相关心理知识;针对学生家长,也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推文。
宁师傅心理咨询志愿服务热线:
点亮心灯
从除夕夜至今,宁师傅心理咨询志愿服务热线志愿者一直在为需要帮助的人答疑解惑。“只要你想说,我们都会听。我们会准时在电话前等你。”
025-96889910 (18:30-21:30)
南京市江宁区心理学会:
打出“安心”组合拳
生活高尚的生活是受爱激励并由知识导引的。
南京市江宁区心理学会打出心理健康保健“安心”系列组合拳。发出《抗疫心理援助倡议书》;针对普通公众、易感人群和医护人员等三类重点群体,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增强心理免疫能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推文;启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对江宁市民心理健康影响的评估(SRQ-20)”工作……除此之外,学会还开通了“心理热线”,为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导致急性应激等心理问题等相关人士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并做好相关心理健康科普工作。
据南京市江宁区心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陈沛然介绍,“我们一共有六位工作人员轮班,从早上九点至下午五点,为大家免费提供咨询服务。”
025-58329123(9:00-17:00)
一通热线,架起心桥
一段暖语,解开心结
放宽心
一切都会好的
来源 | 文明南京、紫金山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