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 2021物理科学学院保研经验分享

2022-02-15 12:21:03 文宗涵

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有一批优秀学子他们秉承探索求实之心,勤奋好学。他们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实践经历丰富,综合发展俗话说“考研一年,保研苦三年”,获得保研资格是四年来不间断努力的结果,需要自律、合理规划时间以及持久的付出。

十年寒窗磨一剑,今朝成锋天下闻。你好奇学长保研的秘诀吗?你想知道能保研的学长是什么样的人吗?你知道真正优秀的人怎样度过他的大学生活吗?今天小物有幸请到了2018级应用物理获得保研资格的七位学长学姐,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们的秘诀吧。


隋立阳

坚持本心,执着前行

图片2.png

保研院校:

浙江大学物理系

获奖经历:青岛大学学习标兵青岛大学优秀学生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三次、二等奖学金两次青岛银行奖学金、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三等奖、山东省大学生物理竞赛A类一等奖、两次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

关于保研:

小物:您对这三年来自己的大学生活评价是怎么样的呢?学长:我觉得习总书记的一句话是激励着我并是我这三年来一直所坚持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大学三年来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你总是要有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它会在你低落的时候给你前行的动力。我就是这样,一直坚持着心中的梦想,想要为祖国在量子科技方面出一份力,因此进入浙大物理系学习量子计算,但这对我来说也仅仅是开始,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小物:这段保研路一路走来,还有什么后悔的吗?您在大一时候就准备好保研了吗?学长:对于我的选择,我没有后悔。因为我始终相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从大二接触量子计算,我便被它表现出的极高的算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所吸引,它是物理和计算机的交叉学科,将量子力学的原理与计算机原理相结合,缔造出远超经典二进制算力的量子计算机,而我恰恰对物理和计算机都很感兴趣,我那时便想,量子计算机可能与我未来的路紧密相连。

小物:在丰富的大学生活中,学长有没有参加一些活动或者加入社团,在这里学到了什么?学长:活动多是一些学术活动了,去过其他一些学校参加竞赛,见识了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本科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但更多的是一份激励。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否定自己,重要的是发觉到自己的兴趣,并在自己擅长领域上不断探索。

小物:在学习过程中,你觉得自己有压力吗?学长:有竞争就会有压力,但同时有竞争才会有动力。现在在本科阶段,你的压力多是来自同专业同学,但同时他们也是能与你共同合作,共同进步的伙伴。到了研究生阶段,你的压力将不仅仅限于学校之内了,它将来自于全国甚至全世界与你研究方向相同的学者了,但同时他们又是你最有可能的合作者,你要权衡好压力与动力的界限,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来面对压力。

小物:您觉得学习物理,天赋重要吗?阳学长:天赋固然重要,但努力同样必不可少。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在天赋上都差不多,天才总归是极少数的。记得有一位初中成绩平平但进入高中后却能物理成绩考到年级第一的同学给我说过,他从来不是最聪明的那个,但他总是将基础做到最好,厚积薄发你也能形成你自己的体系,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风格。

小物:那您在学科上有什么弱项吗,您是如何克服的呢?学长:我喜欢思考却不喜计算,但学习物理计算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会自己找一些计算相关的题目,每天做一点保持手感。

小物:最后一个问题,您有什么想对学弟学妹说的吗?学长:前面我有对想保研的学弟学妹的一些嘱咐,自然是希望更多的学弟学妹们都能达到保研的标准,在这里我再重复一下:学习永远是第一位的,想要保研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并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多参加各类竞赛,可以了解一下我们学院有哪些含金量高的竞赛,并积极参与。提早进入老师的课题组,负责一个小项目,熟悉科研的流程,争取发表论文。当然,除了自身学识的提升,如果能在发展自己兴趣的同时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那便再好不过了。最后,衷心的祝愿各位学弟学妹们前程似锦,金榜题名。


王馨德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图片3.png

保研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理论物理专业

获奖经历:

第十一届山东大学生物理竞赛A类一等奖

第十二届山东大学生物理竞赛A类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二等奖

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三等奖

第十届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组)二等奖

第十一届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组)二等奖

关于保研:

小物:学长为什么选择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保研学校呢?

学长:其实这个跟个人对于地域的倾向以及今年的推免形式有关,我个人倾向于去北京读研究生,不想往南走,所以原定是冲清华,但是今年物理这边清北因为疫情以及国外形式不好,导致没能过拿到优营,最终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

小物:我们都知道获得保研资格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像中国人民大学这样优秀的高校,学长是什么时候开始争取保研的呢?

学长:如果说是争取保研,应该是从大二开始的,那个时候对于升学读研或者说后面的发展道路有了一定的思考和了解,同时觉得自己有条件拿到推免名额,所以开始收集并了解推免政策以及形式。

小物:保研对学习的要求非常高,学长也在三年的专业课学习中获得了非常非常好的成绩,学长可以向我们分享一下觉得很有效的学习方法吗?

学长:我觉得学习任何科目最重要的就是对于基础知识的把握,只有建立好基础知识框架,对其有着足够深的理解,才能真正意义上学好。至于学习习惯,我认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适合自己的路子,要多思考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对自己有足够多的了解。至于时间的利用,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吧,我个人更倾向于用大段的时间来读书学习,这样学起来比较舒服。图书馆的话,金家岭那边校区面积小,还是挺方便的,中心校区这边有可能宿舍离图书馆较远,同学们可以考虑找空教室学习,当然也还是看个人喜好。

小物:我们可以看到学长真的是参加了非常多的竞赛,也获得了非常棒的成绩,所以我们想问一下学长,参加这些竞赛对自己的经历有什么帮助吗?

学长:竞赛的帮助主要在于给自己的简历加分,以及积累相关的经验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巩固。其实我参加竞赛并不算多的,参加的级别也不够高,在此提醒一下,考虑到推免政策有变,如果有同学想要争取推免名额,那么建议在保证学习成绩的前提下,尽量参加高质量的竞赛,也就是A类竞赛以及别的某些竞赛。

小物:除了这个竞赛方面,学长能给同样想要获得保研资格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吗?或者结合学长自己的经验,你认为有什么事情是要从大一就要做或争取的呢?

学长:拿保研名额无非看两块,第一部分就是学习成绩,这个是占主要部分,认真学好每一门课,取得好成绩,这是从大一开始要努力去做的事,此外还要积极了解其他的加分项,最典型的就是各类竞赛,这个可以查找一下今年的物院的政策,在保证学习成绩的前提下积极参加适合自己的比赛,此外也可以考虑进课题组学习,积累科研经验,这个在参加面试的时候是可以加分的,若是有成果那就更好了。此外,如果想去比较好的学校,建议不要只局限于课本知识,可以阅读一些相关书籍来扩展知识面,当然,如果你在学院课题组里干活时积累了一些与自己项目相关的知识也是可以的。最后就是一些基本的点,比如过六级,得有校级荣誉,要注意不能因为这些原因而丢掉名额。

小物:最后学长有没有激励自己的一句话或座右铭?或者给学弟学妹们一句寄语吧。

学长: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认真学习,把握好自身定位,在此基础上努力拼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宋一鸣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保研院校:

图片4.png

南方科技大学

获奖经历:

当代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2019年全国数学竞赛二等奖

2019年全国数学竞赛山东赛区一等奖

2019年五一节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

2020年青岛大学优秀学生

三次获得青岛大学优秀二等奖学金

关于保研:

小物:为什么选择南方科技大学?

学长:距离香港近,师资力量很强。香港那边的政策比较吸引我,去鼓励你探索自己的兴趣所在。

小物:保研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您一开始就争取保研吗?

学长:是的

学长毫不犹豫的回答了这个问题,眼神中带着一丝坚定,让我们感受到了保研路上的那份执着……

小物:学长大学有参加什么活动吗?

学长:没有参加。做怎样的选择也没有对错之分,事实上还是应该更多的去探索自己的可能性,但还是有个主轴比较好,围绕着自己的目标开展,忙不过来的话就quit掉自己认为不那么重要的吧。

小物:学长生活中有什么爱好或放松方式呢?

学长:这个的话,比较简单,我比较喜欢跑步和睡觉,另外打打小游戏放松心情。

小物:成功来之不易,学长每天的学习安排是什么?

学长:这个我觉得因人而异,严格的话就是注意劳逸结合,太累反而容易适得其反,我大一的话,就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很晚才睡,但是后来觉得还是睡足了好,效率会高,要保证效率大于学习时间。

小物:学长可以分享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吗?

学长:首先把课本读一遍,做到复现就好了吧。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多思考,善于提问,你们大一这个阶段可以尝试去读一些摘要和论文,打好大学的基础。

小物:有什么让您一直坚持学习的动力呢?

学长:现在回想,我以前的动力多是外部的。现在看来,我认为我前三年是稍显失败的,以后会更多的注重self-based motivation。

小物:大学几年有什么特别感谢的人或事?

学长:具体的话,是我们课题组的两个老师吧,还有一些学长学姐,给了我一些指导。

小物:对想要获得保研资格的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

学长:你们现在的保研好像和我们当初不太一样,我们比较注重学习,最重要的是保证有一个很高的GPA,如果是大一大二的话,建议尽早进入课题组,进入之前要多了解一些,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坚持读论文。


杨天宇

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

图片5.png

保研院校:

中科院半导体所,光电子芯片与集成

获奖经历:

青岛大学十佳优秀学生干部、

山东省十佳优秀学生干部

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

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青啤奖学金

国际大学生物理竞赛(UPC)银奖、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 类)国家级二等奖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A 类)获得国家级三等奖两次

已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实审阶段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互联网+”省赛银奖一项

MathorCup 高校数模挑战赛国家级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获得华东赛区三等奖

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物理创新科技大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

山东省光电设计大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

山东省科技馆展品创意与制作大赛中获得省级二等奖

山东省大学生物理竞赛(A 类)中获得省级二等奖

山东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获得省级二等奖

五一数学建模竞赛获得三等奖、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获得省级三等奖

青岛大学物理学术竞赛校级一等奖、青岛大学数学建模竞赛获得校级二等奖

青岛大学科普微课大赛获得精品课程奖、山东省科技创新大赛获得校级一等奖关于保研:

小物:为什么选择这所院校?对选择的专业有什么特殊的情怀或者兴趣吗?

学长:其实在整个保研过程里,我拿到过很多offer,包括北航、北理、物理所、国科大等等,然后在预推免的时候,也获得了去北大信科面试的机会,后来都放弃了,选择了半导体所。

之所以选择半所,有很多原因,首先是我觉得半导体这个行业在未来将会非常的有前景,现实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基于半导体的,而且做芯片方向的话,对我来说还是比较有使命感的,因为大家知道这一直是卡脖子技术,为之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还是比较有意义的。其次呢,我觉得对于我自己来说,相比于做理论研究,我更喜欢做一些应用和器件类型,这样会让我很有成就感。最后,还有一个原因,是找到了一个比较对性格的导师,我也很难相信我和我导师竟然是因为聊起篮球认识的。正是因为上面的几个原因,所以我最后选择了半所。

所以对于学弟学妹们,无论是保研还是考研,在选择院校专业的时候,不要太看重院校名气或者分数,名气好的学校照样有坑人的专业和导师,擦亮眼睛、发现自己的兴趣,究竟是喜欢做理论计算多一点,还是喜欢做应用多一点,再来做出选择会好一点。

小物:学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保研这种想法的?又做了哪些准备?准备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怎样解决的?是什么动力促使学长坚持学习,积极进取呢?有没有特别感谢的人和事?

学长:大三上学期吧。相比其他保研同学来说,我其实不是一个学习很好的同学,所以大三上学期之前甚至到下学期我都没觉得我能保的上,所以没有做太多的准备,比如说刷分等等,硬要说的话,我参加了比较多的竞赛,这更多的是兴趣使然。

困难的话,我觉得保研就是一个反复考验心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目标院校的面试、导师的交流、材料的准备、本校的名额获取等等,你会面临一个反复心态崩溃的情况,因为如果保不上的话,你花这么多时间做的事情将都毫无意义。不仅仅是保研如此,考研也是这样的,反复的心态崩溃和重新建立。对于这种情况,我是通过打篮球来解决的,体育锻炼会非常有效的减小压力,我给学弟学妹的建议就是,在繁忙的学习中,一定要拿出一点时间去体育锻炼,哪怕是去操场跑两圈都可以,这也是我的学长学姐当年告诉我的。其次对于想要保研的同学,还要做好两手准备。

每一次的成功或失败都让我想达到下一次的成功,这可能是让我前进的动力,可能有的同学会很有感触。

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老师,无论是推荐信还是导师推荐等等,在我保研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让我在大学这几年里成为了我想成为的人。其次,还要感谢我的女朋友,在我心态低谷的时候,一直支持着我。

小物: 学长考试前一般是怎样复习的呢?

学长:考试月,卷就对了!在这个月份,没有最卷,只有更卷。

小物:学长在大学期间不仅在班级和学生会里担任要职,还参加了很多竞赛,同时还要兼顾学习,是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好这些事情的呢?有没有什么技巧分享给我们?对于不能兼顾学习和工作同学有什么建议呢?

学长:在有限的时间这么多的事情,其实我觉得我做的并不是很好,有很多很有意义的活动和瞬间我还是错过了,有些竞赛也远远没达到预期目标。所以学弟学妹们,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要用在刀刃上。

看了这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大家是不是也想努力,成为同样优秀的人了呢。小物想对大家说:“但问耕耘,不问收获。”也许你现在的努力并没有起色,不要担心,你只是在扎根,最后总会开出美丽的花朵。希望大家在日后,也能收获属于自己的花朵!那么从现在开始扎根吧!

责任编辑:赵斐斐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21保研经验访谈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