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身份树旗帜,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
---农学院教工第二支部书记工作案例
事例:畅通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2019年,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张恩盈带领该支部成员多次赴平度市蓼兰镇小万家村,开展“零距离”农技服务,将先进技术普及给老百姓,将支部服务奉献给小村庄。针对小万家村的实际情况,张恩盈带领支部成员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小麦的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节水增效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红薯订单种植技术与管理等技术规程的培训,深入到田间地头开展田间种植、管理技术的现场指导,向农户赠送了优良国审小麦新品种“青麦6号”和优良甘薯脱毒种苗、糯玉米等,将技术真正交到农民手中。期间,张恩盈还多次与山东省青丰种子有限公司、蓼兰镇种业科技博览馆进行沟通,就当地种子选育、生产等情况进行了交流互动,提出了诸多可行性强的建议。这一系列不间断的农技服务活动,真正做到了专家与农民的面对面、心贴心,有效解决了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进一步激发了党支部的活力。正是有了这样矢志三农的贴心服务,张恩盈同志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共产党员,所带领的支部也荣获学校先进党支部,并被推荐参加第二届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
内容及做法
|
1、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以科技助推三农服务深度
张恩盈同志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创新工作,积极发挥科技在三农服务中的主导作用。一是不断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张恩盈紧密结合三农热点问题和专业特点,积极寻找科研课题,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在张恩盈的带动引导下,党支部年均科研论文发表量30余篇,SCI论文10余篇,年均申报科技项目10余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项。二是扎实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张恩盈适时启动相应的科技帮扶活动,通过点对点、点对面的方式对当地农民进行技术和思路上的指导,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切实输送给农民,有效打通农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三是以党建为纽带强化科技服务。张恩盈带领支部与平度市蓼兰镇小万家村等村子结对共建,在以党建为统领的基础上,鼓励农村借助高校的技术优势与企业联合创办企业,开展深入广泛的技术合作等,实现了“党建、人才、科研、服务”四位一体的深度结合,建立了产学研精准帮扶合作机制。
2、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以典型助推三农服务广度
有效提升支部活力,更好地服务三农事业,关键是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了调动支部党员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张恩盈以身作则,历时两年拍摄了农业知识科普视频,并荣获2017年“科蕾杯”提名奖。同时他深入总结党员队伍建设经验,提出了“以老带新”、“以新代老”的工作主张,通过老同志搭台,新同志锻炼的方式鼓励青年教工埋首科研出精品、服务三农献青春,鼓励老教工引领带动新教工,参与外界学术交流,深入农村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在张恩盈的示范指引下,党支部成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投身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三农服务广度不断拓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如赵延明同志荣获2016年“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兰进好同志获2016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张玉梅同志获2018年度青岛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张恩盈同志获2019年度青岛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3、聚焦“一懂两爱”标准,以理念助推三农服务长度
张恩盈同志聚焦“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一懂两爱标准,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同时,积极关注国家时事热点,积极向优秀的个人学习,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保持自身先进性,张恩盈还深入学习农学领域相关专业知识,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积极利用空闲时间拓展周围学科知识,努力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真正做到“一懂两爱”。同时,张恩盈积极引导支部党员开展专业教育、专业学习等活动,不断促进师资队伍自身素质的提高,确保党员牢固树立“一懂两爱”的理念,为持续不断地开展三农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鼓励支部党员深入农村一线开展服务,将科研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农业生产中,同时检验自身知识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在张恩盈的带领下,支部涌现出青岛市教学名师兰进好、青岛农业大学师德标兵赵长星等先进典型。
张恩盈同志始终牢记党员身份,始终铭记党员宗旨,矢志三农事业,积极开展科技志愿下乡活动,推动了多个地区的技术发展,为当地的经济做出了切实的贡献。作为支部书记,他尽职尽责,组建出了有纪律,朝气蓬勃,富有向心力的支部队伍,充分发挥了每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影响力,真正做到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有效激发了党支部活力,为乡村振兴贡献了积极的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