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党支部教师服务六盘山创建国家公园
国家公园是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区域,建设国家公园是生态文明时代的重要举措。六盘山于2022年11月纳入《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相关的规划设计工作逐步展开。2024年1月和8月,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委员、城市规划系党支部教师党安荣教授带领下,师生团队开展了六盘山自然与文化遗产调研,服务六盘山创建国家公园,参加调研工作的还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产业发展规划院的同仁、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师生、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与草原局、固原市六盘山林业局和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领导及工作人员。调研旨在明确六盘山地质地貌等自然遗产及历史文化遗产的类型、分布、特征及价值所在,以便支撑正在开展的六盘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并进一步服务六盘山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传承。
调研团队首先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与草原局、固原市六盘山林业局、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领导进行了座谈,进一步明确创建六盘山国家公园的基础研究需求与此次调研目标与内容。然后分别调研了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固原市,调研区域涵盖头道沟、小南川、三关口、大西沟、老龙潭、烟雾沟、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将台堡、青石嘴、须弥山、火石寨、红崖村等。
调研团队与宁夏固原市林业局及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领导开展座谈
六盘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汉代,这里是中原王朝抵御匈奴部族入侵关中的萧关隘口;唐朝,山上建有六盘关,与东麓的瓦亭关遥相对应,成为“九寨咽喉,七关襟带”;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于1227年率军来这里消夏避暑,后病殁于六盘山中;元世祖忽必烈也曾屯兵于此,且修筑行宫,操兵练武,至今遗迹可见;明初,大将军徐达定关中,曾几次在六盘山打败元人军队。此外,许多文人墨客为六盘山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词。例如唐杜甫《近闻》一诗中:“渭水逶迤白日静,陇山萧关秋天高”;李白《塞下曲》“兵气天下合,鼓声陇底闻,横行负勇气,一战争妖氛”,诗中“陇山”和“陇底”就是六盘山。
调研团队在六盘山自然保护区三关口调研生态修复现场
在近代史上,六盘山更是承载了波澜壮阔的红色记忆。1935年10月,一代伟人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翻越长征途中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临风寄怀,感慨万千,写下了气壮山河的《清平乐·六盘山》,“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这首词使六盘山扬名天下,成为35座革命名山之一。为纪念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建立了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包括红军长征纪念广场、纪念馆、纪念碑等,是全国重要的长征精神研学基地。
调研团队在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参观学习
宁夏六盘山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调研是针对六盘山申报国家公园需求开展的,通过数据及文献收集、实地调研的方法,明确六盘山地质地貌景观与历史文化遗产,支撑国家公园申报。本次调研时间短、行程紧,调研团队分工协作,针对六盘山基础地理信息、地质地貌特征、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展开初步调研,切身感受到了六盘山地质地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空间特征和突出价值,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感谢国家林草局产业发展规划院的同仁、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师生、宁夏自治区林草局、固原市林业局和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领导及工作人员的精心安排、精诚协作与鼎力支持!
调研团队于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内合影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