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 以文化人 立德树人
——清华大学以原创话剧《马兰花开》创作排演为载体
开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清华大学建校105周年贺信中指出,清华大学“形成了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爱国奉献始终是清华文化鲜明的底色,融入了一代代清华人的血脉灵魂。在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中,有14位曾经在清华大学学习工作过。清华百年校庆之际,为了弘扬爱国奉献的光荣传统,激励新时代清华人和广大青年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学校以“两弹元勋”、优秀共产党员、清华校友邓稼先为主人公创作排演了话剧《马兰花开》。
《马兰花开》生动讲述了邓稼先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呕心沥血、忘我奋斗的不平凡人生,刻画了以邓稼先为代表的科技人员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严谨创新的科学精神、默默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高尚纯粹的人格魅力。话剧《马兰花开》自2013年4月在清华大学首演以来,已完成16轮共计73场公演,巡演足迹遍及全国各地,覆盖观众近11万人次,是中国科协发起的“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系列剧目中艺术水平最高、演出场次最多、覆盖范围最广、影响人群最多的作品之一。
花开锦绣:
一部话剧,两季演出,三类群体,四级组织,五个课堂
以《马兰花开》为契机,在创作排演过程中,学校逐渐探索出了“一部话剧,两季演出,三类群体,四级组织,五个课堂”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更广泛的青年人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报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一部话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艺术性与实践性的统一。《马兰花开》立足新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宏大历史背景,以邓稼先为人物原型,突出了思想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当代青年的爱国热情。《马兰花开》以话剧艺术为载体,将爱国奉献精神寓于高品质的艺术表演中,淬炼了艺术性,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在校学生作为主体投入到话剧的创作、排演、组织工作中,强化了实践性,让青年学生走进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世界。
两季演出——思想政治教育覆盖校内、辐射校外。《马兰花开》每年举办迎新和校庆两个演出季,面向新生、校友和社会公众演出。迎新演出基本覆盖全部在校学生,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校庆演出覆盖众多校友,凝聚广大清华人的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马兰花开》校外巡演足迹走过了青海西宁、新疆马兰、湖北武汉、上海、陕西西安、四川绵阳、山西太原、吉林长春、浙江舟山、重庆、江苏南京、湖南长沙,以话剧艺术的形式,弘扬爱国奉献的文化传统,激励各界观众为实现中国梦而接续奋斗。
三类群体——观演是教育,参演更是教育。观看话剧的在校师生,其观演的过程正是深刻接受教育的过程。一位同学说:“《马兰花开》绝对是一部值得每个清华人去看、去体会,去为之调整自己的人生轨迹,去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话剧。”社会观众是另一个重要的群体,《马兰花开》目前演出覆盖观众近11万人次,在兄弟高校和社会大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剧组成员是投入最多的群体,也是收获最多的群体。通过参加《马兰花开》的创排,剧组成员不仅对话剧艺术有了更深的感悟,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
四级组织——落实党领导大学思想政治建设的主体责任。学校党委高度重视《马兰花开》的创作排演,将这部话剧定位为开展大学文化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剧本创作、演员排演、巡演组织等各个环节始终由学校党委主要领导主抓。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和精心安排下,学校部门协同并进,形成了全校动员、全员育人的氛围。学校在学生艺术团第三党支部的基础上,进一步成立了马兰花开党支部,将支部建设与话剧创作排演紧密结合。学校党委学生部在艺术团派驻党的工作组,并在做好马兰花开党支部各方面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艺术团党支部书记联席会制度。
五个课堂——建设“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校园思政课堂。创编课堂上,师生共同打磨剧本,主动深入了解“两弹一星”元勋的感人事迹。排演课堂上,先后有500余名在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全身心投入到创作和排演中。支部课堂上,学校每年都组织“马兰花开进支部”团日活动,请剧组成员与各院系的学生团支部近距离地分享前辈事迹。实践课堂上,剧组师生在采风巡演过程中重走先辈足迹,重温峥嵘岁月。传播课堂上,学校深入挖掘《马兰花开》所反映的清华精神的时代内涵,出版了《花开锦绣,万里流芳》纪念文集,举办了《愿以身许国——“两弹一星”元勋中的清华人》专题展览。
精神给养:
围绕科学家精神之底色,探索创新型党支部建设新模式
在学校党委的直接关心下,《马兰花开》剧组从建立之初即成立了临时党支部,《马兰花开》首演后,校党委决定正式成立马兰花开党支部。依托于原创话剧《马兰花开》的创作排演,马兰花开党支部不断探索在学生第二集体中开展党建工作的新模式。创新型支部的建设应当牢牢扎根于其所立基的土壤,充分把握基层集体的核心特征,发挥集体的资源优势,打造好集体成员共同的“精神家园”。遵循以上思路,马兰花开党支部紧密围绕话剧《马兰花开》所弘扬的科学家精神这一底色,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且成效突出的工作。
党支部以邓稼先生平为主线,精心设计系列实践活动;以邓稼先故事为蓝本,广泛传播社会正能量;以科学家精神为基础,多维度搭建共建平台。
启动“重走邓稼先之路”主题实践。党支部选取部分邓稼先学习、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作为实践地点,通过实地参观和采风调研,深化党员对邓稼先生平事迹和“两弹一星”精神的了解。2019年2月,支部到云南西南联大旧址开展实践,重温联大历史,感悟联大精神;2019年4月,支部走进邓稼先生前工作过的新疆马兰基地,重温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在大漠戈壁上艰苦奋斗的不凡岁月。
多渠道宣讲、宣传邓稼先故事。身在《马兰花开》剧组中的每一个支部成员都将讲好“老邓”的故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近年来,除了服务剧目圆满完成演出以外,党支部还依托多种载体面向校园内外讲述科学家故事:支部开通微信公众号,在五四青年节、邓稼先诞辰95周年纪念日等重要时间点主动发声,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老一辈科学家的感人故事;支部成员参加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活动,通过现场演出展现邓稼先以身许国的壮丽人生;在2020年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制作并发布以邓稼先为故事原型的诗朗诵视频《繁霜心头血》,致敬广大科技工作者。
打造“支部共建网格”。党支部持续在军民融合、师生联学、党团联动、校际交流等多个维度拓展共建关系,让科学家精神成为共建合作的“最大公约数”。党支部与海军邓稼先船党支部共建,并在每年的八一建军节组织学习交流活动;与校工会党支部共建,同上一堂党课;与院系党团集体共建,党支部书记多次前往工物系学生党团集体开展理论宣讲;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党支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地之光》剧组共建,学习陈达、李四光等科学家的先进事迹。
八年来,党支部始终坚持“支部建在剧组,剧组充实支部”的建设思路,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鼓舞和带动剧组克服重重困难,保证了历次《马兰花开》演出的成功。2017年马兰花开党支部获评“清华大学先进党支部”,2018年入选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清华大学党建标兵党支部”创建单位。2020年“七一”之际,马兰花开党支部作为首批清华大学党建标兵党支部创建单位,顺利完成结项工作,并获评“北京高校先进党组织”。
万里流芳:
形成“马兰花开”文化现象,培养优秀骨干人才
清华大学将大学文化建设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全面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在校园内外形成了“马兰花开”文化现象,影响带动和培养了一批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优秀骨干人才。
将大学文化建设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马兰花开》把握了时代主旋律中不变的主题,将“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清华精神与校友邓稼先的事迹相结合,用话剧方式娓娓道来,打造了陶冶学生的精神家园。将教育引导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让学生在进入角色的过程中有效激发向理论学习、向历史学习、向现实学习的自主性,实现了思想文化引领的润物无声。将创作排演与校地共建共育相结合,组织赴马兰基地和绵阳九院的“回家之旅”,以及赴“邓稼先”船所在东海舰队的“共建之旅”,提升了弘扬爱国奉献文化传统的实效。2014年,“原创话剧《马兰花开》绽放校园内外”入选教育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2015年获评北京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优秀项目。“以《马兰花开》创作排演为载体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获评清华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
在校园内外形成了“马兰花开”文化现象。《马兰花开》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反映了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在清华师生中和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相继做出报道。清华工程力学数学系1963届校友、邓稼先生前同事金其杰说:“感谢话剧《马兰花开》的编剧、导演与演员们的辛勤劳动,塑造了一个让人认可的邓稼先!”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在观看演出后表示,清华大学巡演《马兰花开》,对于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科技创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剧组还积极通过展览、纪录片、电视节目、微信推送等方式,将邓稼先精神向全社会推广。
影响带动和培养了一批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优秀骨干人才。剧组演职人员不但做到了“学习排演两不误”,而且把邓稼先的精神带到学习生活中去,获得奖学金的比例高达70%。邓稼先饰演者傅宇杰获评清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邓稼先妻子许鹿希饰演者蔡丹阳获评北京大学生戏剧节最佳女主角、清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在话剧的影响下,清华大学前往西部、基层、部队、重点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花开七十场 砥砺新征程
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观看《马兰花开》演出后表示,该剧剧情十分精彩、演出感人肺腑,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教材、发展健康向上校园文化的重要抓手、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有效载体”。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马兰花开》完成了第70场演出,以清华人独有的方式献礼新中国70华诞。花开七十场,砥砺新征程。《马兰花开》作为清华新百年的保留剧目,将在一代代清华人中演绎下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筑牢爱国奉献的精神底色,凝聚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贡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