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重症医疗救治队及5位个人 获国家卫健委等三部委表彰

2020-05-27 08:25:4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官网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此次获表彰的先进集体共113个,先进个人共472位,34位同志被追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救治医疗队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康焰主任医师、田永明主任护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刘丹研究员、冯梅副主任护师,医院感染管理部乔甫主管技师5人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从1月23日起,华西医院先后派出四支医疗队共175人前往武汉参与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救治医疗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救治医疗队派出175名医务人员紧急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主要涵盖重症医学科、传染科、呼吸内科等专业,同时根据疫情和患者人群分布特点,特别配置呼吸治疗师、老年医学科、肾脏内科、心血管内科、风湿免疫科、中西医结合科及心理、营养、医院感染、医学气体工程师等人员。

医疗队进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和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接管七个危重症病区,负责259张床位危重症患者救治。结合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的实际,医疗队与进驻医院紧密衔接,通过“优化医护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建立重症患者分级诊疗制度、全程开展重症患者院区、医疗队间多学科协作联合查房和在线会诊、病案讨论(MDT),多方配置资源保障医疗救治”等创新举措,做到高水平同质性医疗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重症患者。同时,承担全川1457名援鄂队员的心理保健、营养工作,还具体负责武汉市五医院、汉阳体校方舱医院医务人员、患者的心理危机救援干预工作,建立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心理支持和普遍筛查机制,落实分级干预措施,并创新性地开展中西心理学融合的心理保健、营养保健工作。

医疗队队员全力以赴,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打造了科学有效的救治模式,提高了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截止2月29日,医疗队累计收治重症患者424人,转出/治愈率超过50%,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华西力量,彰显了医疗卫生国家队的使命担当。

重症医学科康焰主任医师:

康焰,中共党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医师。2月7日带领华西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赴武汉抗疫。

作为党员和一线医生,他身先士卒,全心全意为病患、队员服务。积极主动投入救治工作,只要时间允许,他坚持每天床旁查看危重患者并指导实施临床治疗。他亲自参与医疗队第一例床旁气管插管、第一例深静脉置管、第一例拔管、第一例俯卧位通气、第一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外出CT检查等。他积极主动关心队员,没有架子,更多的是对队员的陪伴、安慰及保护,在队员眼中更像一位“父亲”。

作为团队主帅,他统筹规划,在极短时间将临时团队形成最大合力。整合人力资源,合理构建医、护、管小组,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带领团队梳理流程,建立共识;带领团队完善远程会议软、硬件,构建基于互联网的MDT讨论体系,已形成多学科、多领域、多院区的危重患者线上救治模式,深受赞誉;带领团队完善患者分级管理制度,从而在有限医疗资源下有的放矢提高治疗效率,同时建立标准的危重患者预警机制,保证患者获得最大程度的安全。到武汉14天,接治重症患者137人,治愈转出69人。

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是用他朴实的言行认真履行着对组织、患者、队友的承诺,提升整个四川援鄂医疗队危重患者救治水平。他的精湛技术,精准施策,获得同行、病人及家属的高度赞誉。

重症医学科田永明主任护师:

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田永明同志主动请缨,带领99名护理人员逆行武汉疫区参加抗疫工作。

他是后方筹划者,未雨绸缪有备而战。他预见性关注疫情发展,严密防控院内感染;有计划储备主要防护物资;分层级部署护理梯队,快速建立援鄂重症护理人员库。为援鄂医疗队重症护理人员的顺利出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是前线管理者,严苛细节护医患周全。他严抠感控细节,力求医疗队员零感染;科学统筹,把华西医院护理模式移植到抗击新冠肺炎重症病区的护理管理中,实现华西-武汉同质管理。

他是临床实践者,凝心聚力守护生命。他组织参与了医疗队第一例床旁气管插管、第一例俯卧位通气、第一例鼻肠管安置、第一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转运外出CT检查。截止2月27日,所在医疗队救治重症新冠肺炎患者141人,治愈11人,转出70人。

他是一线教育者,抗疫前线传道授业。积极响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疫期号召,抗疫之余积极备课、录制视频,完成四川大学本科生开学第一周的3次护理教学的网络课程,言传身教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医德教育课程。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刘丹研究员:

刘丹,女,中共党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四川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长、临时党支部书记。

1月29日作为华西医院专家组副组长,进驻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成都市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医院)积极抗疫。2月2日抵达武大人民医院东院,承接2个病区,接管80张床。工作初期,面对人力、防护物资和设备非常紧缺,首先将病房整合规划,将重症患者再划分为“轻、重和危重”三个等级,实行分区集中的医疗和护理,提高救治效率,并因地制宜解决氧供困难的问题。制定重症转危重症患者高危因素风险评估方案,率先提出将呼吸治疗师带到前线,成立了呼吸治疗小组,开展重症患者在充分呼吸支持下,早期实施俯卧侧位通气,提高重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重症向危重症发展风险。目前主要负责的病区累计收100位重症及危重患者,65%患者已转为普通型,累计出院22位。

她敢说敢做,勇于担当,以身作则,心系每一名医疗队员,时常提醒务必时刻做好防护,确保全员安全返回。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冯梅副主任护师:

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冯梅同志主动请缨,1月25日加入四川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担任华西医院第一批援鄂护理团队组长。

她应用华西专业管理,开启联合救治模式。她在武汉红会医院担任3个发热病房的科护士长,管理来自11个不同医院的护理团队。在充分评估医院环境、患者病情、护士能力后,通过实施联合救治合作模式和成组护理闭环模式,解决了重症患者安全护理、护理团队建设、院感职业防控、中心供氧压力保障四大问题。通过多模式急救能力培训、“双链条”医疗耗材配置、“3定”急救药品包管理、患者安全和尊严管理、护士磁性管理保障身心安全等措施,最大化保障患者安全和尊严。截止3月1日,共收治患者185人,出院61人,ICU患者病情好转转出36人。

她进行华西专业护理,水平令人称赞。在初期救治工作中面临氧气压力不足的困难,她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实行氧气筒鼻塞吸氧+无创呼吸机面罩双重供氧。为了救治患者,她不顾危险,用双手固定患者面罩和下颌,保持患者气道开放,改善缺氧症状。重症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她身先士卒,带头为危重患者提供专业娴熟的护理操作,赢得患者赞誉。

她总结华西专业规范,汇集救治经验。她带领团队及时总结,目前已发表论文2篇,投稿5篇,为后续医疗队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医院感染管理部乔甫主管技师:

乔甫同志作为四川援湖北前线第一人,1月25日抵达武汉后立即投入到当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并参与指导各省驰援武汉医疗队的感控工作。

他优化完善防控工作流程,加强医务人员培训。他走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每一个科室,优化现有制度和流程,培训、指导医务人员落实手卫生、清洁消毒、个人防护用品规范使用等感控措施。在中南医院被征为定点医院后,他又设计整体的医患流向并对住院大楼进行流程再造,使其基本符合收治传染病人要求,同时对8支来院医疗队进行培训,带领大家熟悉病区设置和感控流程。并推动成立联合院感委员会和联合院感办,落实各项院感防控工作。

他参与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筹建,从感控角度提出设计上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提出床间距应不小于1.1米、进行区域隔断等建议,及时对入驻医疗队的感控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各医疗队顺利进驻。

他指导并参与雷神山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他首先构建了雷神山医院感控工作体系,对临时组建的院感团队进行培训和工作分工,设计、优化全院感控流程和通道,制定感控手册、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建立医院感染监测体系,为医疗队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提供正确指引;对进驻的医疗队、工勤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和悉心指导,使其熟悉院区、病区设置和感控要求。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重症医疗救治队及5位个人 获国家卫健委等三部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表彰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