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木”讲坛第九讲|中国人民大学杨凤城教授为学院师生开展讲座

2022-11-04 15:02:33
9月23日下午,四川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右木”讲坛第九讲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二区617会议室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讲坛特邀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杨凤城教授开展题为《大历史观视域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四川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李栓久教授主持。学校社会科学研究处常务副处长张洪松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洪树教授,学院教师代表、硕博士研究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生以线上下结合的形式参加了讲座。
杨凤城教授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关于大历史观的描述出发引入了本次论坛的主题。他提出,大历史观对于党史党建研究领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论,并对大历史观和唯物史观进行了辨析,强调唯物史观是基于历史发展趋势的理论建构和对历史的哲学思考,而大历史观则更注重历史本身具体进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他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大历史观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要求和必然体现。
接下来杨凤城教授向师生分享了他关于大历史观有三重意蕴的观点。第一层意蕴即要从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把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从大历史观来看,党的奋斗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第二层意蕴即要把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民族复兴追寻梦想结合起来。第三层意蕴则是要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大历史观出发加以审视。
杨凤城教授分享的第二个大问题是从大历史观出发在历史长时段中审视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理论,他运用大历史观引导师生对我国领袖人物各自的历史贡献和独特的历史地位有了更深刻地认识。
最后,杨凤城教授提出要在国际宽视野中看待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他强调,强化国际视野是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际话语权和学术影响力的需要,并向师生发出号召要在新时代的际遇下为国际话语权的建设做出自身贡献。
在交流环节中,杨凤城教授与师生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顶层的规划和引领性的设计,在党史党建一级学科成立的背景下年轻学者如何在宏大叙事和微观研究之间找到平衡,从大历史观的视域之下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制度自信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最后,王洪树教授对本次讲座的内容和自身感受进行了总结分享,讲座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屈荣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9月23日下午,四川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右木”讲坛第九讲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二区617会议室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