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探索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召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工党支部参加研讨会

2021-11-10 11:23:02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官网

  

   2019年7月6日,由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和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理论视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协办,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二区负一楼会议室召开,来自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全国近50所高校,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等20多所党校的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工党支部教师参加了学术研讨会。

   开幕仪式上,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曹萍教授、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江生教授分别致辞,中共中央党校原校务委员、一级教授韩庆祥作主题报告,开幕式由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吕红教授主持。曹萍教授代表四川大学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衷心感谢他们对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她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四川大学的传播发展历程和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情况,期待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大会主题,不吝赐教、畅所欲言,提出真知酌见。陈江生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发展情况,强调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是大有可为的时候,学者应当能够进行更多有价值的研究。

   韩庆祥教授作了题为“中国道路:一个具有本源意义的命题”的主题报告。他首先阐释了中国奇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话语之间的逻辑关系:中国奇迹要用中国道路来解释,中国道路要用中国理论来阐释,中国理论要用中国话语来表述。接着,他从三个方面阐释了中国道路的本源意义:一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主线是关于道路的探索,并从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列宁对俄国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探索等方面展开分析。二是近代以来中国根本问题是对道路问题的探索,并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反思苏联模式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78年改革开放后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来阐释。三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确立一条适合中国的道路,并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几次飞跃来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核心问题是道路问题。因此,中国道路问题具有本源性意义,要用中国道路来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同时,他针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努力方向。

   大会主题发言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晓哲教授主持,中共中央党校社科部原主任秦刚教授、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吕红教授、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唐晓勇教授分别作了主题发言。秦刚教授在题为“正确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的发言中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在理论阐释上明显不足,要将其放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进程中和人类社会未来走向中去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脱离了体系进行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这一思想的背景和起点,不能脱离这一时代泛化研究。刘吕红教授以“马克思主义与川大”为题,介绍了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宣传和传播的优良传统,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历史回顾:一是四川大学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前沿阵地(20世纪初到中叶)。二是新中国成立后四川大学坚持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三是进入新世纪四川大学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宣传和研究阐释。唐晓勇教授就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几个认识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要对“课程思政”进行正确理解,要抓好课程思政建设的几个关键点。第二阶段由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小飞教授主持,李海青教授基于40年改革开放从哲学视域阐释了“实事求是”,李兵教授阐释了理解和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意蕴,羊绍武教授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关系的基本经验。

   在下午的分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围绕意识形态建设、中国道路问题、中国外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70年的实践等主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

责任编辑:李红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二区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