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姐姐,你们下周还会在这上课吗?”“下周我要叫上好朋友一起来!”“原来生活中还有这么多有趣的小知识”……2024年11月至12月,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石棉分团联合服务地共青团石棉县委和社区,联合开展“筑梦棉棉”社区小课堂公益活动,利用周末时间免费面向适龄儿童开展红色教育、科学实验、安全教育、辅导手工、文明礼仪、自护知识等课程共16节次,促进社区青少年健康发展。
“筑梦棉棉”社区小课堂年度回顾
11月10日,“筑梦棉棉”社区小课堂在新棉街道岩子社区“童伴之家”正式开课,成员刘海玥、石瑾玲为同学们讲授《少一份污染,多一份海蓝》和《川剧变脸》等课程,通过视频展示、实际体验等形式加深对环境污染和保护的认识;同时拉近了孩子们与川剧的距离,更加深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向往。
11月17日,成员唐芯雨、蓝凡响前往老街社区开展活动。活动中,支教团成员带领30余名小朋友重温了党的历史,为大家讲解国旗的含义和知识,激发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孩子们还通过动手探究花生、玉米的种子结构,了解植物生长的历程,培养生命观念。
11月24日,成员谢慧琳、肖桐在广元堡社区开展社区小课堂活动,课程包括《小小音乐家》《认识货币》。成员们以当下流行音乐作为切入口,通过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为小朋友们讲解乐理知识,同时通过联系生活场景,把专业的货币知识通俗化,让小朋友们了解货币博大精深的历史和作用。
11月24日,成员蓝凡响、谢乐在川棉社区开展社区小课堂活动,30余名青少年儿童在成员们的引导下,通过联系生活场景,了解哪一些行为属于性侵犯,并教授自我鉴别和保护的方法技巧。此外成员还通过结合冬天常见的静电现象,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和认识静电,提高动手探究能力,培养科学兴趣。
12月8日,成员石瑾玲、张又衡在向阳社区开展社区小课堂活动,课程包括《木偶戏》《中国古代文学》,成员们介绍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的历史与传承和中国古代文物的前世今生,让同学们增强文化自信,练就强国本领。
12月15日,成员邹蕊汐、谢慧琳在新街社区开展社区小课堂活动,课程包括《认识情绪》《二十四节气》,成员们通过一个个生活案例让同学们学会正确认识并处理情绪,并在有趣的黏土创作过程中,加深对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的理解。
12月22日,成员唐芯雨、刘海玥在草八牌社区开展社区小课堂活动,课程包括《爱粮节粮,不负好“食”光》《美丽中国是我家》,成员们结合我国基本农情和粮食作物种植水平,向同学们根植爱农情怀,渗透节约美德;通过国情、汉字等文化元素,向同学们厚植爱国情怀,培养文化自信。
12月29日,分团成员谢乐、邹蕊汐在川心店社区开展社区小课堂活动,课程包括《大气压强小实验》《写个中国福》,成员们通过有趣的实际操练,让孩子们体悟自然学科的魅力;通过写福字,让同学们在提升书法水平的同时,提升文化认同感。
本期“筑梦棉棉”社区小课堂的顺利开展,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以及相关媒体报道。分团开展的社区小课堂活动和预防性侵害知识讲座被中国青年网专题报道2次,同时受到石棉县融媒体中心专题采访。此外,分团依托“石棉青年”和“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等渠道发布专题推送11篇,不断扩大社区小课堂知名度和影响力。
接下来,石棉分团将总结本期社区小课堂经验,持续联动共青团石棉县委、县内各街道社区等单位,不断拓宽服务方式和渠道,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完善“社区小课堂”品牌项目,与社区“童伴之家”联合开展更丰富多样的活动,给予青少年更多关怀与帮助,切实助力社区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