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风采】初心使然    爱在奉献

2021-01-18 19:36:42

初心使然    爱在奉献

——记支部党员张静的扶贫故事

脱贫不是一句口号,脱贫不是一种形式,脱贫不是一时风潮。我们抓紧时机,贡献力量,用心帮助,用爱扶贫,扶贫是国家的重要使命,扶贫是每个单位应尽的义务,扶贫是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应有的责任。风沙割面,烈日炎炎,高山彝寨,寒风凛冽,这是凉山州布拖县火烈乡依作老哈村的真实写照,这样的贫困村使多少人感到力不从心,但是兴蜀支部没有放弃,支部党员张静同志初心使然、爱在奉献。

2018年11月,张静同志再次踏上了扶贫之路,同样是依作老哈村,同样是代表学院、企业及兴蜀支部进行以购代捐,同样是面对去年的贫苦,但这一次出发前,她组织支部党员及身边的亲朋好友捐赠书本衣物,并前往市场采购书包鞋服。她不仅要完成组织交予的任务,她还要贡献自己内心对这个村子的爱,要送上社会对这个村落的关怀,她向村书记土比木尕同志了解村子的贫困情况,到失独、失孤家庭探访,观察生活现状,探究贫困原因。张静同志代表支部向失独、失孤家庭送出菜油20桶,香米20袋,书本150余本,衣裤鞋包共260余件。此外张静代表社会爱心人士向特别困难的失独家庭送出新鞋60余双,新衣60余件,她个人向失去双亲的孤儿送出文具50余件,内衣15件,新鞋30双。

张静同志是兴蜀支部党员、兴蜀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201711月,张静同志代表学院、企业及兴蜀支部进行以购代捐第一次踏入依作老哈村时,农村乡下的泥泞小道,道边缓步的瘦小牲畜,牲畜旁站的花脸孩童便化作泪珠,不自觉的从她的眼里滴下。这是怎样的贫困,使得鸡鸭瘦弱;这是怎样的落后,使得孩童无水清理;这是怎样的无奈,使得乡间村落黯然无光。张静同志代表支部同驻村书记土比木尕同志签订以购代捐合同,向依作老哈村认购2万斤高山土豆,希望这点点星火能使村子渐渐明亮。自此之后,张静同志便暗下决心,一定要为依作老哈村的村民们做点实事。

通过这一次的深入探访,张静同志注意到了一个孩子,她叫且沙比俄,8岁的小姑娘,这个本该在父母的照顾中,在爱里成长的年纪,却只能和两个哥哥相依为命。由于且沙比俄的先天残疾,加上长期营养不良,使得其身高发育和同龄人有了较大的差距,她从不以自己的家庭身世而感到自卑,她在学校帮助老师同学,遇事跑的最快,做事做的最好,放学回家和哥哥们一起帮着年迈的奶奶喂养鸡鸭,照顾奶奶的饮食起居,这是多么自强的女孩。张静同志随即创建微信群,对且沙比俄一家进行专门的扶贫捐献,她发自内心的要让小女孩得到幸福,虽然这幸福稍显微薄,但它会留在女孩心中直至她长大。

习总书记曾说过:“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张静同志认为对于且沙比俄一家,我们可以帮助她们干出好日子,干出幸福。20193月,张静同志带上社会的关怀,收集采购衣物鞋包140余件,全部捐献给依作老哈村的小朋友们,并对且沙比俄一家专门采购衣裤6套,运动鞋6双,油2桶,米2袋,捐献图书20余本,她在给小女孩的图书后面写到“希望你们能尽早脱离贫困,你们的幸福是我最大的希望——张静妈妈”。且沙比俄的奶奶抱着张静同志送出的鞋服默默的流着眼泪,她用自己稍带土渍的袖口轻轻拭去泪痕,走出门去,抓了一只白鸡要送给张静同志,张静同志立刻拒绝,并说道:“奶奶,你们还在努力的脱贫,一只鸡是你们的生活根本,我不能要。给你们的衣物是你们辛苦得来的,你们种的土豆很好吃,这也是对你们付出的回报。这样,等你们脱贫的那一天,我再过来,我们一起庆祝来之不易的幸福。”奶奶抓着张静的手,身体颤抖着,嘴里含糊不清的说着彝语:“谢谢你,你是好人。太感谢你了。”张静同志被奶奶送上车后,眼眶微红,眼睑湿润,她强忍着自己的情绪,车子启动返程,看着村子渐渐模糊,她的视线也跟着模糊了起来。

张静同志是兴蜀支部党员先锋示范岗之一,于20161月获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同年12月获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勘察设计院“先进个人”称号;201812月获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勘察设计院“先进个人”称号;20195月获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校十佳新青年”称号。这一项项的荣誉使她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她的爱心影响着支部的每一名党员,她的精神我们命名为“蒲公英精神”,即随风而来,便种下了根,既种下了根,便要用爱得出脱贫的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记支部党员张静的扶贫故事 脱贫不是一句口号。支部党员张静同志初心使然、爱在奉献。张静同志认为对于且沙比俄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