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成果】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

2021-01-18 19:09:13

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

                                                                                                                 作者:郑敬斌

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原则方法和路径措施,吹响了思政课建设的集结号,发出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动员令,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思政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关心人、培养人、发展人的重要职能,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中,从社会与个人相统一的角度,廓清了对思政课的种种误解,旗帜鲜明地指出了思政课应有的战略地位,提出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培养时代追梦人的课程使命,为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提供了前提。思政课旨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说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性和理论性。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而办好思政课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立德树人的课程属性,为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奠定了基础。思政课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其作用对象准确来讲是人的思想。因而,思政课不仅仅是要把教育对象培养成具有良好政治素养的“栋梁之才”,还应该使之成为具有丰富内心世界、正确价值取向、独立人格尊严、巨大生命潜能以及充满生命力的活生生的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发展的“拔节孕穗”期,可塑性强,波动性大,思政课更应成为对青少年进行价值指引的主阵地。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性课程,实现对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涵育正是思政课的终极追求。
坚强有力的资源条件,为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提供了足够底气。党和国家对思政课建设高度重视,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为办好思政课提供了制度保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巨大成就的有力彰显,为办好思政课提供了坚实基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办好思政课提供了深厚的思想资源。长期以来积淀形成的一系列关于思政课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办好思政课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条件。
教师是思政课的主导者。思政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及受教育者的兴趣与认同。扭转思政课堂“低头族”现象,克服“自说自话”“本领恐慌”等问题,急需建立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是思政课的主导者、组织者和发动者,是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主体。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思政课的质量以及受教育者的兴趣与认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一支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如何建设一支符合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要求的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六点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既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授课水平的衡量标准,也为思政课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提出了努力方向。
要有过硬的政治素养。一是政治要强。思政课鲜明的政治导向性,要求思政课教师站稳政治立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内心的虔诚信仰,做到真懂、真信、真用。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才能增强政治性要求的说服力。二是情怀要深。思政课的使命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接班人。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实现个人梦、学生梦、中国梦的紧密结合。要从学生的真实需要以及社会现实出发,以饱满的教育热情生动讲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并能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青年。
要有较强的能力素养。一是思维要新。“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政课教师要把看家本领学好用好,吸取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和理论滋养,掌握辩证思维、历史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处理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等各方面关系。二是视野要广。新时代是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也是中国日益走向舞台中央实现世界梦的时代。新时代是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时代,也是中华文明五千年、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改革开放四十年历史积淀而成的时代。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要开阔视野,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的多维立体比较中讲好思政课。
要有深厚的师德素养。一是自律要严。网络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授业解惑模式被改变,师生之间信息占有量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政课教师要真正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言行一致,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二是人格要正。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上好思政课,既需要教师用真理的力量说服人,也需要教师用人格的魅力感染人。思政课教师要有理想信念,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要有道德情操,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重要引领者;要有仁爱之心,做人文关怀的智慧浇灌者。
当00后成为大学校园主体、10后成为中小学校园主体,思政课能否准确把握他们的思维特点,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方式展开教学,用更贴近学生的语言、更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现实性与针对性,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相统一”原则,即“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八个相统一”,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兼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刻阐明了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遵循的原则方法,直指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
坚持内容为王,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和说服力。马克思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思政课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正由于其无论在理论逻辑的演绎上还是解释现实问题上,都具有无可比拟的思想性和深刻性,能经得起来自理论思辨和社会实践的检验,并在这种检验中不断彰显自身的深刻与伟大。因此,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学,应体现内容为王的原则,坚持打造具备思想性和理论性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应根据新时代青少年学生的不同特点,充实教学内容,不仅有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宏大叙事,也要将“中国故事”“榜样故事”融入到思政课堂上,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相结合,在真人实事中体会真情、感悟真理;要增加对现实问题的学理分析,增进启发引导,努力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增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理论性和启发性。
谋求方法创新,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当前,市场经济和互联网环境的影响,已经深刻改变了青少年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模式,这对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学提出了全新挑战。当00后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10后已经成为中小学校园的主体,思政课能否准确把握他们的思维特点,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方式来展开教学,用更贴近学生的语言、更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现实性和针对性,成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课题。为此,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在内容创新的同时谋求教学方法的创新,敢于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主体间性的思维对待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让师生共同享有话语权,实现由“独白式教学”到“对话式教学”的转变。
谋划实践教学,彰显思政课的实践性和解释力。思政课不是一般的专业教育或知识教学,它的课程目的和教学目标更多地表现为思想启迪、价值引导和道德涵育。思政课突出思想性、强化学理性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熟记理论,而是使他们深刻理解并熟练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并在真正运用中去验证理论、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和认同。因而,思政课教学不能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漠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更不能坐而论道而疏离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相反,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打造,充分挖掘校园、社会、家庭、网络中的教育资源,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优势互补,从而使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基础上,通过内在生命与外在世界的融合,生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政课最根本的任务是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任务不是课堂系统可以单独完成的,需要党政、学校、社会、家庭、社区、企业等相互配合,构建起全员参与、协同育人的思政课建设大格局,不断促进这一青少年人生成长重要一课“立起来”“活起来”“兴起来”
思政课在新时代面临的种种挑战,很大程度上是体制机制不健全造成的。一方面,思政课缺乏支持保障,在学科自信与专业自信建设过程中显得底气不足,实用主义思维主导的教育生态,使部分思政课教学缺少人文关怀;另一方面,人们常常狭隘理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的责任与义务,未能充分认识到家庭、社会等系统的教育使命。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可以说,完善的体制机制是思政课有效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必须建构全员参与、协同育人的思政课建设大格局。
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各级党委要切实担负起建设思政课的主体责任,抓住思政课的主要问题,将办好思政课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要加大对思政课的财政支持力度,配齐专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持续开展教师队伍建设。要通过人力、财力、物力的供给以及思想精神的支撑,激励师生充分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性,提升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统筹推进一体化建设。人的思想品德发展具有系统性和阶段性的显著特征,因而思想政治的教育与培养,也需体现系统性和阶段性的辩证统一。为此,一方面要在学校思政课系统工程的不同阶段,坚持以总的培养目标为指向,并以本阶段的任务要求和学生的品德发展规律为依据建构教学内容,从而切实保证各学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有效实现思政课内容层次的优化与整合;另一方面,思政课最根本的任务是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任务不是课堂系统可以单独完成的,而是党政、学校、社会、家庭、社区、企业等相互配合的结果。因此,打造系统化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就要坚持有效联动的育人原则、完善通力配合的育人方法、整合协同创新的育人模式,构建休戚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思政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建设一支符合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要求的教师队伍。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