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教工第一党支部通过科技挂职、支部共建、一线指导和人才培养等方式有力推动了党建工作与科技社会服务的深度融合,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助力乡村振兴,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
1. 党员科技挂职,为乡村振兴插上农业科技的翅膀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教工第一党支部大力提倡青年教师加强基层锻炼、鼓励青年教师切实用科技力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三年来,支部共选派16人次到地方担任科技副县长、科技特派员等,深入一线指导农业生产,建言献策,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贡献智慧。2018年8月,支部成员李勇副教授申请到德州庆云县担任科技副县长,挂职期间,他积极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进村,推广农业技术到户,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校地合作乡村振兴“庆云样板”得到当地农民和政府的高度认可,他本人2019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技副职工作者”。同时,成立“百名党员专家联百村”乡村振兴服务团14个,积极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帮助农民解决乡村振兴中的实际问题,巩固支部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献言献策。
2. 支部共建,助力科技兴农
为进一步推动支部建设,发挥支部专家教授党员服务社会的担当作用,为乡村振兴献言献策。2019年4月,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教工第一党支部与山东德州庆云县青云镇王古泉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支部组织专家16人深入帮扶村开展帮扶活动,累计为帮扶村送去良种2万余斤、价值8万余元化肥等,培训农民28场次,累计3100余人次。2021年11月,支部与昌邑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机关党支部、昌邑市柳疃镇青年人才党支部、潍坊丰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四方校地企党支部共建活动,进一步推动支部建设,发挥支部专家教授党员服务社会的担当作用,以实际行动支持乡村振兴。
3. 及时一线指导,服务乡村振兴
支部党员教师结合科研项目,通过试验示范基地、现场观摩、培训班等方式带动农技人员培训,培养了一批懂政策、有技术的基层农业推广队伍和新型职业农民,支撑起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支部面向全省组建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举办各类科技培训90余场次,培训农技人员和农民2万余人次。支部每年组织200多人次专家教授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业生产、产业结构调整、高产创建,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和科技咨询,为地方发展、农民致富出主意、做实事。支部成员、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栽培岗位科学家张吉旺教授近3年参加各类技术培训和田间技术指导100余次,培训基层农技人员、科技示范带头户和骨干农民6000余人次,连续创造了我国大面积夏玉米高产记录,指导的种粮大户也多次夺得全省玉米“粮王大赛”总冠军,为山东省乃至黄淮海夏玉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支部专家教授走进田间地头,积极为春耕备耕等农业生产工作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防疫春耕两不误。小麦栽培专家、党支部书记王东教授到肥城市考察小麦苗情、墒情和病虫草情,现场指导麦田镇压和病虫草害防治,并通过电视台、微信群等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2020年6月15日,《中国教育报》对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支部党员、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成员、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张吉旺教授通过山东省农科频道进行春玉米播种技术指导,并通过QQ群为基层农技人员和种粮大户进行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技术在线培训。
4.加强人才培养,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通过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过硬党支部”建设等,培养了一支以教师党支部书记为骨干的教学科研队伍。2019年9月,党支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党支部结对共建,开展同上一堂课、同过一次组织生活、共同备课研讨等活动,加强支部间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升党员教师育人水平。2019年,支部书记王东教授指导的大学生创新项目获得“互联网+”大赛山东省赛银奖、全国农科学子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等;2020年,党员教师韩惠芳教授指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互联网+”大赛山东省赛银奖等。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