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业务推进、双轮驱动, 打造山东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1-01-18 18:52:15

  党建引领、业务推进、双轮驱动,

打造山东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党总支和党总支书记管党治党责任,着力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根据省委教育工委工作要求,按照学校下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党建创新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由党总支牵头研究制定2020年度党总支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实施方案如下。

一、项目名称

党建引领、业务推进、双轮驱动,打造山东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

、项目背景

党建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训党员干部、开展党的教育的重要功能,对党的事业的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2020年3月9日,《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第二章第七条明确规定——党组(党委)应当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加强对本单位(本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的领导。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部)肩负着科学、系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培养的责任;致力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观察分析社会的立场与方法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理研究造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等工作。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部)是统筹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法律课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商德理论和齐鲁商文化研究,以及相关社会服务工作。讲好思政课、讲好党课,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党建工作,既是马院支部义不容辞的义务、更是马院支部当仁不让的权利。

近年来,我们立足马院工作实际,强化主责主业意识,将抓实创新党建工作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加强党建工作谋划,创新业务工作方式,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党建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是山东省高职高专院校5个党支部之一;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党支部荣获“山东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支部书记李卫成荣获“山东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业务方面,马院思政课团队荣膺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荣誉称号;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获评山东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项目,获得建设资金90万。

、项目意义

1.有利于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进一步发挥发挥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引领力。

2.有利于调动党员和群众积极性,进一步凝心聚力共同发展。

3.有利于促进党建和业务的有效融合,进一步实现党建和业务的互融互促、齐头并进。

4.有利于探索院系党建发展新模式,进一步实现院系持续科学发展。

5.有利于建成高职院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部),为全省高职示范思政部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模式。

四、创新思路

认真贯彻学校《关于深入开展党建创新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方案》精神,以学校“提质增效年”要求为指引,以“三三三”党建工作理念为指导,以“三融合、三结合、三提升”部门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为目标,以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为保障,以全面加强教师团队建设为重点,以守正创新推进思政课改革与实践为抓手,党建引领、业务推进、双轮驱动,打造构建师生同发展共幸福命运共同体,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人生必修课,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水平,打造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

五、工作目标

(一)确立“一个中心目标”

党建引领、业务推进、双轮驱动,实现党建业务“深融合”“共提升”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练党建工作理念。

提出并坚持“三三三”党建工作理念的指导,以“三会一课”为党建工作平台,通过创新“三有”的组织生活形式,坚持“三融”原则扎实开展党组织生活,深入开展“六大系列”主题活动,扎实开展党建工作。

1.“三三三”党建工作理念:

三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

三关键——抓大事、带队伍、促发展,

三引领——政治引领、文化引领、能力引领;

2.“三有”组织生活形式——党的组织生活内容、形式创新,做到有分有合、有主有宾、有虚有实;

3.“三融”原则——党的组织生活,要融入上级党组织要求、融入本部门实际情况、融入党员群众真实需求;

4.“六大系列”主题活动——以加强党员理论学习、强化党员党性锻炼、增强党员党纪意识、激发党员创新意识、提高党员争先意识、提升党员服务理念为系列的主题活动。

(三)“三融合、三结合、三提升”统领部门发展规划

1.三融合——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的深度融合、思政工作与心理工作的深度融合、思政工作与鲁商文化的深度融合

2.三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大思政专兼职教师的结合

3.三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能力的迅速提升、教师队伍素养的高度提升、马院整体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融合”力争出亮点、“三结合”力争出特色、“三提升”力争出成效。

六、推进措施

(一)对标对表,对标争先,建成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深入推进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落实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加强党总支的“五个到位”、党支部的“七个有力”,争创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成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二)对标本科重点马院,建立合作共建模式。

在已有与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框架协议的基础上,探索与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本科重点马院合作共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课程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理论宣传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建立外聘导师-专家互认机制、硕士研究生-青年教师互派研修培养机制、教学教研科研协同育人机制,以期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互学互鉴耦合效应。

(三)实施思政课信息化教学,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思政课进行全新的教学设计,形成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学生课前一周学视频、课件等内容,并进行单元测试、完成单元作业;线下:检测MOOC学习和作业情况、讨论答疑、总结提升、新知识点学习等实现课堂翻转,打造思政金课。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契机,建成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成山东省学校思政课“金课”;深入进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力争建设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山东省学校思政课“金课”。

)拓展以“劳动实践”为载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实施“四同教育”等活动

1.继续深入推进劳动教育。继续完善“12345”劳动实践育人体系,即:一个中心、两支队伍、三种形式、四个环节、五项提升。通过深化实践教育改革创新,挖掘思政课程和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发挥课程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使大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成就高尚品德;以红色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因,成就家国情怀;以志愿类社团联结大学生个体,使其尊重实践的多样性,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以专业技能服务深化专业知识理解,学以致用,善尽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以社区服务拓展视野,回应社会需求,提高应对社会的适应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现由“认知式”教育向“体验式”教育转变,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实效。

同时,充分整合各种劳动教育资源,构建“课程同向引领、红色文化浸润、志愿类社团联结、专业劳动实践深化、社区服务拓展”五大劳动实践育人模块,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力争2020年出版1部教材。

2.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知行合一”的讲话精神,继续深入开展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的“四同”教育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师生们现场体验、学习红色文化,感受红色文化的浸润;另一方面,师生们在当地开展支农、支教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持续举办系列主题活动。

秉持“心灵上有触动、思想上有感悟、行动中有体现”的思政课教学理念,持续举行尚德论坛、“思想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电影拍摄活动、大学生“上好一堂思政课”微课比赛、“重走中国革命和建设之路”校园越野闯关比赛活动等,思政教育系列主题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促使学生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从而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六)守初心、担使命,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在课程思政工作前期探索的基础上,持续推进“明确理念”“认真研讨”“学习先进”“积极探索”“科研立项”五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工作,凝炼已有经验、固化初步成果,创新方式方法、争创优异成绩。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和契机,选树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深入加强特高校两个专业群的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建成特高校两个专业群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多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部)肩负着科学、系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思政教育系列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