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焦裕禄——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智能制造学院 20工业机器人技术2班 朱梓君 指导老师:罗乔丽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一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饱含着对焦裕禄的崇敬之情。1964年5月14日,不满42岁的焦裕禄去世了。57年过去,“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依然激励着后人。
1962年,焦裕禄调任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后,面对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带领全县人民全身心投入治理“三害”的斗争中。
焦裕禄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锻炼人。请领导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那里。”带着这个誓言,他的名字永远和兰考连在了一起。
焦裕禄来到兰考的第二天,就深入农村调查。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他对全县140多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进行了走访和蹲点调研,取得了战胜“三害”的第一手资料,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植树造林、翻淤压沙、挖河排涝、改变盐碱等一系列改变兰考面貌的规划。
其实,这时的焦裕禄已经患有慢性肝病,许多同志劝他在办公室听汇报,他却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他要亲自掂一掂“三害”的分量。
“干部不领,水牛掉井!没有抗灾的干部就没有抗灾群众。”在全县领导干部大会上,焦裕禄大声疾呼。他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兰考县委干部纷纷走出机关到基层驻地蹲点,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掀起了除“三害”的热潮。
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1964年春天,当兰考除“三害”斗争进入关键阶段,焦裕禄的肝病也恶化了。讲话时,他常常用右手按住肝部;在办公室写文件,他就用藤椅的右角顶着肝部。
1964年3月,党组织决定安排焦裕禄住院治疗。临行前,他还在布置工作。路上,他一直弯着腰捂着肝部。
经过几次转院,焦裕禄被送到北京治疗。躺在病床上,他还是念念不忘兰考。临终前,他唯一的要求是:“活着没有治好沙丘,死后要把我埋在沙丘上,我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不幸逝世,终年42岁。他去世后,兰考人民在根治“三害”的道路上接续奋斗,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他带领兰考人民种植的泡桐树,因适合制作民族乐器音板,逐步带动当地民族乐器产业发展,使兰考跻身中国四大民族乐器生产基地。
焦裕禄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光辉的一生。就像他在日记中所写:要像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飘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更要像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我国发展建设的时代,还有着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也有着许多为了事业而献身的英烈。不是他们不怕死亡,而是他们知晓,相较于死亡而言,失了信仰与本心更值得畏惧;而是他们晓,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位置总要有人去站,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向奋斗在祖国建设一线的英雄们致敬!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