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政策沙龙|解读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2024-08-22 12:02:02

2024年7月24日晚上,由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和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的财税政策沙龙第3期成功举行,并在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视频号与第一财经网端大直播频道同步直播。数位财税领域和业界的专家学者,围绕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部分的内容进行了讨论,为财税体制改革的全面落地提供建议。“财政与国家治理”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师生党支部全体党员师生参与。

本次沙龙由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副院长张牧扬常任职副教授主持,分为主办方引导发言和嘉宾发言两个环节。

640.jpg

在引导发言环节,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范子英教授从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两方面对《决定》中关于财税体制改革的内容进行了介绍。范子英认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这一基础上引领其他领域的改革,进而推动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最终达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财税体制改革包含预算、税收和央地财政关系三部分的主要内容。范子英通过对比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提法以及相应改革出台的背景,对上述三部分的具体内容做了详细介绍。最后,范子英认为此次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主要有统筹、规范、公平和协调四个方面的功能。

640 (1).jpg

嘉宾发言环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杨志勇教授首先就如何理解“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杨志勇指出三中全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做了具体的部署,《决定》中大量的篇幅涉及到了财税体制改革的内容。接下来,杨志勇从预算改革、税收改革和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三个方面对改革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杨志勇认为财税体制改革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设定的具体的改革任务,目标是建立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财政制度。在改革的具体过程中要遵守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

640 (2).jpg

西南财经大学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中心主任刘蓉教授的发言围绕如何增强地方的自主财力展开。刘蓉指出,近年来地方政府的财政困难问题使得增加地方财政能力成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随着三重压力的叠加和经济发展的转型,地方财政呈现出收支缺口较大、基金收入大幅下降、非税收入过快增长和地方财政自给率低四个特点。资源统筹薄弱、地方税源陷入困境、税制结构不适应、收入管理不规范等因素制约了地方财政的发展。关于增强地方自主财力的路径,刘蓉从消费税征税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地方附加税、增加中央的财政支出、适应数字经济、税收法治建设和财政金融协同配合等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640 (3).jpg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先生的发言主题是“三中全会财税体制改革的三条主线及逻辑”。罗志恒认为,《决定》中财税体制改革安排是奔着问题改的、奔着目标去的,改革有三条主线:一是侧重解决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面临的财政困难,二是为国家重大战略落地提供制度支持和财力保障,三是朝着建立现代财税制度的方向迈进。财税体制改革部署为解决财税领域重大问题、健全宏观治理体系、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指明了重要方向。最后,罗志恒认为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既符合国际历史经验,也是中国发展阶段的要求,接下来需要理论和实务工作者进一步落实中央部署的方案和举措。

640 (4).jpg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马光荣教授的发言主题是“从总量和结构两个维度理解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马光荣指出,财政是国家对社会资源分配的过程,分配涉及总量和结构两个维度。三中全会的财税体制改革部分谋划了预算、税制和央地体制三大部分,都可以从总量和结构两个维度来理解其中具体的改革举措。对于预算改革,总量上要加强统筹,加强财政资源与预算统筹、统一预算分配权,结构上要讲求绩效。对于税制改革,总量上不再大规模减税降费,结构上要优化税制结构。对于央地体制改革,结构上要优化事权与财权的划分,上移事权、下放财权。

640 (5).jpg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谢贞发教授最后发言,从激励和统一的视角谈了自己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看法。谢贞发首先通过回顾新中国成立至今的财税体制改革的历史,表明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导向是高质量的激励与统一的再平衡。接下来,从激励和统一两个层面对改革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分析。当前时期国家面临新的问题和情况,需要有一个更高质量的激励与统一再平衡的视角,把两个层面统筹考虑,既激励地方政府进一步发展经济的活力,又要考虑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做到统一层面的考虑。

640 (6).jpg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中,对于“财税体制改革当前最紧迫、最需要尽快落地的任务是什么”这一问题,各位专家学者均认为是要提高地方财力的自主性。在具体的举措上,刘蓉教授认为可以通过增发国债等手段缓解部分地方政府出现的财政问题,罗志恒先生表示可以通过增发国债转贷地方、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特殊再融资债券等方式增加地方政府的财力。马光荣教授认为要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刺激作用来提振经济,比如扩大地方专项债使用范围和用作资本金的范围等。

640 (7).jpg

与会专家学者对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部分进行了专业的解读和热烈的讨论,财税政策沙龙第3期活动圆满结束。未来,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和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将继续以财税政策沙龙的形式,就三中全会报告中的有关财税领域的问题进行专题讨论,为财税体制改革的全面落地建言献策。

责任编辑: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师生党支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24年7月24日,研究院和学院共同举行财税政策沙龙,解读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支部全体师生参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