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电影《望道》在全国公映。该片以《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翻译者陈望道先生为核心,将其与挚友陈独秀、妻子蔡慕晖,以及众多学生的一生娓娓道来,向观众展示了风雨飘摇的年代一群有志青年坚守真理与信仰的热血故事。
当日晚18:30,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师生党员、积极分子前往影院,共同学习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薪传”讲师团黄睿彤、侯文君、熊扬悦同学策划设计的电影党课《何为“望道”:心怀信仰,不负热爱》,并集体观看了电影《望道》。
观影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黄睿彤同学为新传师生带来了一堂精彩的电影党课——《何为“望道”:心怀信仰,不负热爱》,带领大家一起回望了陈望道先生在推动新闻教育和宣扬进步文化等方面的卓越贡献。
“电影《望道》的创作缘起于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6月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黄睿彤同学从电影的创作背景讲起,深刻阐释了陈望道先生的感人事迹和思想精髓,激励在场师生发扬“望道”精神,传承信仰伟力。
陈望道先生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并在真理大道上不断追寻,“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心怀“热爱”,贴近大众,推动新闻教育改革,积极投身报刊活动,以艺术捍卫和推动着思想的解放,为无产阶级文学的建立而不断奋斗。
“真理的味道是甜的”
1919年5月,陈望道回国,被浙江第一师范学校聘为国文教员。时值五四运动风起云涌,陈望道与进步师生积极投身其中。他提倡新道德、白话文,反对旧道德、旧文学,成为“一师风潮”的中心人物。1920年初,陈望道来到上海,主持编辑当时作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的《新青年》,并参与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筹建工作。同年2月下旬,陈望道秘密回到老家分水塘翻译《共产党宣言》。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在文化上采取各种措施,扼制革命文化运动的发展。陈望道发起“大众语”运动对抗“文言复兴”,保卫“五四”白话文运动的果实,实现了语和文的进一步统一,为以后拉丁化新文字的推行,汉民族共同语的建立和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他还投身报刊运动,创办《文艺新闻》《太白》等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文艺大众化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建立而奋斗。
陈望道与上海大学
1923 年,陈望道受党的委托,出任上海大学学务长,1925年后代理校长工作。他的教学风格民主,学生学习活泼生动,学术研究也非常活跃,仅研究文艺的学术组织,就有春风文学会、湖波文艺研究会等。在陈望道的主持下,文学系编辑了《文学》作为《民国日报》的文艺副刊随报发行。陈望道也担任了中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为学生们讲授修辞学、美学、语法、文法学。
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很快席卷全国。接任代理校务主任一职的陈望道,率领全校师生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当中。陈望道说上海大学所在的“西摩路是五卅运动的策源地”,“上大”学生几乎都参加了这一震惊中外的反帝爱国的斗争,“可敬可爱的上大学生”成为五卅运动中“不可磨灭的助力”。
结缘新闻传播事业
1942年9月,陈望道正式接任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在陈望道的关心与支持下,复旦大学新闻学系在这一时期不仅传承与发扬原有的优良传统与作风,还进一步推出了一系列新的办学设想与举措:重新成立复新通讯社、加强复旦大学新闻学会、举办新闻晚会、筹建新闻馆......新闻学系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1946年4月,复旦大学师生准备复原返沪。这一时期,以“宣扬真理、改革社会”为办系原则、以“好学力行”为系铭的复旦大学新闻学系师生,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团结在系主任陈望道的周围,在国统区坚持宣扬真理,反内战、反暴行,为正义与民主而战,发挥了“民主堡垒”的作用。
探索思想之光,寻求救国之道。百年前中国青年逆境前行、以笔为刃,对真理的追求与坚守终究跨越时空的壁垒,与今天的热血青年产生共情、同气相求。通过电影党课,我们仿佛看见了这群有志之士就在眼前,他们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纷乱中坚守信念,一幅幅关于热爱与信仰的青春画面,向在场每一个人传递出鼓舞人心的力量。
党课感想
2019级广告学专业 学生党员 谷宇萧:
在观看电影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同学们为我们讲解了“望道”两字的含义,“望道”即远望大道,追寻真理。对于青年学子来说,我们也应该回望来时路,看清脚下路,坚定前行路。陈望道先生说“我一生以翻译《共产党宣言》为荣!”,在那样的一个年代,以陈望道为代表的先辈们在黑暗中摸索,寻找一条救国救民之路,他们信仰坚定,眼里有光,为了信仰一往无前。作为青年党员,我们应该学习望道先生坚守真理与正道的精神,始终保持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踔厉奋发,坚定自己的未来之路。
2019级广播与电视学专业 学生党员 高涵:
从翻译《共产党宣言》,到学堂中传授先进革命思想,再到带领学生重建新闻馆,陈望道先生冷静肃然的外表下是一颗赤诚报国、爱惜学生的心。在面临自我还是国家的选择时,他一次次坚定地选择后者,坚持将新闻事业、新闻精神传递到每一位学子和公民心中,他的坚守印证着新闻的力量、复现新闻人的理想,启迪百年之后的我们切勿忘记初心、以青年之力量砥砺前行。
2019级广播与电视学专业 学生党员 王曦仪:
在望道先生这些短短的生命缩影里,我们看到先生为共产主义热烈奉献的一生。片中对配角的刻画也极为饱满,尤其是阿龙的儿子杨逢林,在父亲的熏陶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成为纯真的积极的有理想的青年,成为了复旦大学的学生代表和中共党员,后牺牲于渡江战役。或许,杨逢林正反映着许许多多同望道先生一样,英勇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并从来无悔的人们;他们用血肉和生命在黑暗的时代里奋力投进一束光亮。
2020级新闻学专业 入党积极分子 赵腾:
3月24日晚,我参加了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望道》电影党课,在复旦新闻学院同学们的细致讲述中了解到电影的创作缘起与文化内涵,学习了陈望道先生“追望救国救民之真理大道”的坚守一生。在观影过程中,我看到百年前风云变幻的时代中,以陈望道先生为首的一批热血青年,带着青春的无畏与执着,义无反顾地在危机四伏的时局中为时代寻找出路。
2023年,距离《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译本诞生已一百年有余。这段追逐理想、捍卫信仰的路,革命先烈们走了一生那么长。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节点上,今天的我们同样任重道远。这场“跨越百年的对话”使我坚定相信,回望初心,仰望先贤,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
点亮真理之光,守望信仰大道。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新闻人,陈望道始终坚信,真理和信仰才是救国之道。他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和影响是不可磨灭的,他的精神也一直激励着一代代新传学子守望大道、砥砺前行。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师生将继续传承“望道”精神,感悟信仰力量,在锤炼“四力”中勇担时代使命,努力为推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