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员
留学生学业之困局 ———面向留学生群体的学业帮扶
2023-03-23 14:11:29 许永健

一、案例简介

莫航国际班本科双学位项目于2018年正式投入运营,项目学生大一在各自国家、各自学校进行常规学习,大二、大三全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简称交大”)培养,大四在莫斯科航空学院(简称莫航”)集中学习,通过两校论文答辩后取得两校学位。中俄两国存在显著文化差异,高等教育体系有别,由于基础教育背景和学习习惯方面的差异,首届俄罗斯学生难以适应交大的课堂节奏、课程难度,难以达到教师要求,或多或少存在学业困难的问题。暑假尾声,我接到教务老师通知,帮忙联系学生参加补考。我发现,不少留学生需要参加若干门科目的补考,而其中N同学更是需要补考八门课程,需要补考的还基本是专业课,如大学物理、基本电路理论、理论力学、数理方法、计算方法、概率统计等课程。而此时,受疫情影响,所有俄罗斯留学生均已回国半年之久,双方联系沟通均在线上进行,由于社交软件的使用习惯、中俄两国的时差因素等,与俄罗斯学生的交流颇为不便。我也尝试与N同学通过微信进行沟通,但是她回复非常慢,甚至经常没有回复。在上海交大的第二学年,N同学绩点仅有0.825/4.0,面临被退学的困境。

二、案例分析

留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表现是衡量国际化办学效果的重要参考。中俄两国在进一步推进项目合作,探索、调整、改进教学方案、课程设置时均会参考学生的学习成效。航空航天学院国际化办学项目运营至今,俄罗斯学生还是存在一定学业困难的情况,其中N同学更是具有代表性。在与N同学多次沟通后,我们将其学业困难的原因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专业课程难度大,数理基础偏薄弱

工科专业对学生的数理基础要求较高,而N同学本身的数学能力偏弱。再加上,大二阶段的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不但安排密集、课时量大,而且教学内容难度高,同学们普遍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N同学大一阶段在莫航学习的基础课程也未为其筑牢基础,课程衔接上需要学生花费额外精力。

(二)语言水平不过关,课堂理解有偏颇

莫航国际班所有课程的授课语言均为英文,对学生的外语水平颇有要求。对于留学生而言,非母语教学为其理解课堂内容、吃透知识点带来了一定难度。N同学英语水平弱,听、说能力均有限,在教材理解、课堂听讲、作业反馈上时常有语言障碍。而语言障碍也进一步限制了其参与课堂互动、课后答疑等环节,导致无法顺畅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环境变化需适应,学习习惯待培养

按照培养计划,大二为俄罗斯学生来华学习的第一年。学生一方面面临学习压力,另一方面还面临环境变化带来的适应性压力。N同学在新鲜期过后,仍有思维惯性,以在俄罗斯的学习思维无差别地对待交大学习,没有及时调整学习节奏,更没有任何学业规划。任课老师时常反馈N同学自由散漫、拖拉家庭作业、课堂表现较差等。

其实,N同学在大二上学期,即在交大学习的第一学期就表现出了学业困难的端倪。但直到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该生出现了多门课程挂科,才引起了我们的重视,我们开始着手予以学业预警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有鉴于此,从学院、辅导员角度来说,在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背景下有必要针对性地给予他们及时指导。

三、教育过程

N同学所面对的现实问题非常明确,即如何提高成绩、稳住绩点,达到交大的本科学位申请要求,摆脱“退警”困境。我们的工作思路是:首先畅通与学生的沟通渠道,其次联合各方可利用的资源帮助N同学重点解决学业问题。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畅通沟通渠道,了解困难所在

受疫情影响,第二学期的课程主要依托网络授课,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渠道仅限于线上方式。在我意识到无法通过微信及时联络到N同学时,便在第一时间申请了俄罗斯主流社交软件VK的账号。用学生更为习惯的平台和语言来与N同学进行日常沟通交流,也借此平台转发相关通知、督促关注课程群里的消息、提醒及时回复任课教师的邮件。另外,留学生并不清楚辅导员的定位,并不会积极主动地联系辅导员交流学业情况,因此,我们便更为积极主动地去联系学生、与学生沟通交流。

(二)联合多方力量,解决重点问题

一方面,学生工作办公室联合教务办公室与任课教师、助教一起出谋划策、提供资源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另一方面,我们也积极与合作院校的同事沟通学生情况,及时通报莫航关于N同学的学业表现,要求其加以配合,做好家校联系工作。N同学的最大问题在于挂科的专业课程太多,绩点远远低于学校要求。在考虑其实际课程学习的情况下,我建议其适当重修低绩点、高学分,且已完全掌握的课程。

(三)健全预警机制,跟踪学业表现

虽在开学初学院针对留学生进行过入学教育,但N同学本人并不清楚学校对于本科生学位申请的具体规定,未予以足够重视。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向留学生明确学业要求,合理使用学业预警机制,另一方面,也要适当前移至关键时间节点,给学生提供合理的学业规划指导。在对N同学发出学业预警,并了解其学业困难所在之后,我在第二学期也更为频繁地主动联系她,了解她的学习进展。N同学也端正了学习态度,及时完成作业、尝试主动与老师交流,课后花费额外时间阅读母语撰写的课程书籍来辅助理解知识点。

在一系列的举措之下,N同学对于成绩的提升颇有信心,全身心投入复习准备,迎接第三学期初的补考。然而,N同学仅通过了一门课程的补考,其余七门仍然没有通过。从短期看,系列措施还是颇有成效的,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鼓足了学生提高成绩的信心。但是,N同学落下的课程内容确实太多,且难以克服课程设置上的鸿沟。在多次交流谈话后,N同学慎重考虑,决定退出双学位项目,在莫航留级后重修大二课程。

四、总结反思

N同学的案例并不能算是成功的,虽然最后在系列举措下,学习情况确有好转,但是由于前期学习基础太过薄弱,学生本人实在是有心无力。0.825的绩点在7门挂科待补考、仅剩大三一年课程的情况下(大四需赴莫航学习)很难实现翻盘、达到学位授予标准。经过综合考虑,终止双学位项目对于学生更为合适。N同学从发现学业问题,到接到退学警告,再到最终退学,总共时间仅有1年多,在交大完整学习的两学期之中,我们其实有许多机会将她从退学边缘拉回。我们也在反思,如果早一点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发出警告,早一点指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那N同学是否就能适应交大的课程难度和学习节奏了呢?N同学的案例给予了我们一些反思和提升的空间,在留学生的学业帮扶上,我们还有探索的空间。

(一)把握学生特点,给予针对建议

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对于留学生的管理教育也需要在充分考虑其特点的基础之上,因势利导地做出适当调整。比如,更为独立、更需要尊重个性的学生,在课业表现的沟通上需要隐私空间,一对一的交流效果优于一对多的方式,与原委派学校的沟通成效优于与学生家长的交流;部分学生的学业困难确实是由于自身基础薄弱导致的,也有部分学生的学业困难是不理解课程成绩的评价标准,忽视作业、期中考试,或出勤的某个环节导致的,并非中外学生资质有别,因此在进行学业指导时,要有针对性。

(二)明确规章制度,尽早“约法三章”

对于留学生的管理,要明确规章制度。尤其要把握好入学教育、新生班会等契机,向学生明确传达学校层面的各项要求,做到事前就“约法三章”,尽量避免事后亡羊补牢。然而,颇为棘手的是,本科生《学生手册》还没有规范译本,向学生解释相关政策规定时需要耗费较大精力,甚至还会有学生质疑为什么不事先说明。N同学就是忽略了学校对于学生成绩的规定,不了解交大本科学位的授予要求,未及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导致了不可收拾的局面。

(三)时间节点前移,善用朋辈资源

对于留学生的学业帮扶也是越早越好。尤其留学生刚刚抵达交大、开始学习的阶段,可能还处在对周围崭新环境感到兴奋的状态之中,对周遭的一切还有新鲜感,没有做好学习节奏上的调整,不清楚应该如何退选课、维护培养方案,从而在起步时就已迷失方向。因此,我们在“新鲜期”就要抓住时机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业帮扶。其中,尤其宝贵的便是朋辈资源。不妨让同班同堂上课的中国学生与留学生结成学习对子,既可以增进同学交流、增强班级凝聚力,也能帮助留学生顺利过渡、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留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往往涉及多个部门,涉及中外两方院校,沟通协调颇为费时、费力。但我们不能因为沟通成本高就拖延问题、隐藏问题、推诿责任,最终导致问题的爆发。作为冲锋在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我们还是应当主动承担责任,积极协调部门、沟通相关方面,争取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反馈问题,群策群力妥善解决问题,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形成明确的工作思路和可复制的经验。


案例作者:许永健,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2020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869号-24
中心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