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员
用21天养成大学良好习惯
2023-03-23 14:46:37 梁晶

一、案例简介

相较于大学生活,高中生活每个时间段的任务都被安排好了,任课老师将每个知识点都讲得很详细,作业虽然多但是基本题目都会做,同学们的学习基本是被管着的。但是大学课程难度大,课程紧,高中老师一节课只讲几页,而大学一节课可以讲几十页,相对高中被动式的学习方法,大学更需要主动地自学。然而很多同学在进入大学后,很难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方式,造成学习困难,跟不上节奏,进而影响自信心,最终遭遇退学警告等情况。

为帮助大一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实现从高中到大学学习生活的过渡,学院利用21天法则,抓住大学新生灌浆期、大学习惯空白期,组织新生进行21天自修、读书以及体育锻炼激励计划,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学生提供《平凡的世界》《苦难辉煌》等书籍,让学生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力量、培养爱国情怀、引领思想价值,养成读书好习惯。同时组织21天晚自修和体育锻炼计划,为学生提供自习场所,提高学生自修质量的同时帮助学生安排好空闲时间,端正思想认识,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实现从高中到大学的完美过渡,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二、案例分析

进入大学后,面临高中和大学学习方式的不同,很多学生不能完全适应转变。一些学生认为大学比较轻松,学习不是那么重要,不需要像高中那样付出很多的努力,这极容易导致他们在第一学期的学业上出现问题。步入大学的第一步没有迈好,后

面出现学业问题乃至面临退学警告的概率非常大。开启大学生活新征程,学生在学习、生活各个方面都属于认知、习惯空白期,通过组织21天习惯养成计划,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大学学习习惯,完成从高中到大学学习方法的转变,有助于学生顺利度过大学过渡期,为其在大学的发展打牢基础。在本案例中,学生在新学期刚开学时容易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意识问题

很多学生认为上大学就轻松了、大学的成绩不重要,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学习方面不够努力。实际上,大学的学习课程紧、压力大,努力程度不够极容易出现学业困难。

(二)学习场地问题

大学教室不固定,很多学生不清楚应该去哪儿进行自修学习,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宿舍学习,时间利用率低,效率也低,不利于学习进步。

(三)大学生活习惯

高中的生活非常有规律,学习生活都被安排好了,也会定期进行跑操等体育锻炼。但是进入大学后,空闲时间全靠学生自己安排,如果学生没有规划意识,则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体育锻炼等生活习惯,也不利于自身的良好发展。

针对学生在开学初期会遇到的问题,为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院利用21天习惯养成法则,通过开展“自修激励计划”“读书激励计划”“体锻激励计划”,以宿舍为单位为学生提供红色书籍,同时为学生提供学习场地以及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学习运动氛围,增强青年学子身体素质,助力体锻习惯养成。通过以激励促行动的方式,尽可能地让全体大一新生积极参与活动,帮助新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阅读和体育锻炼的习惯,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做好从高中到大学学习生活的过渡,避免出现学业问题,走好大学生涯第一步。

三、教育过程

工作思路:抓住大学灌浆期,运用以激励促行动的方式,在开学初期开展21天自修、读书、体锻激励计划,帮助学生快速适应从高中到大学生活的转变,从完全被安排到半安排,最终过渡到良好的自我管理学习方式。召开新生年级大会,给学生讲解大学奖助学金评价体系,明确大学学习的重要性。

(一)自修激励计划

以班级为单位为学生借好晚自修教室,时间为1800—2100,由班长组织带领班

级同学进行晚自修,复习上课内容,完成课后作业。同时为保证自修的质量和出席率,要求班长每天拍照打卡登记。

(二)读书激励计划

学院以宿舍为单位,给每位新生提供书籍,例如《平凡的世界》《苦难辉煌》《万历十五年》《非暴力沟通》等,通过宿舍轮流阅读的方式,鼓励同学积极阅读,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为提高学生阅读质量,要求撰写读后感,并进行评选奖励。

(三)体锻激励计划

组织动员学生前往校园慢跑道、南体等运动场所,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强身健体。每位新生通过“世界运动校园APP”记录跑步里程,根据三周的总运动里程数评出最佳运动者进行奖励激励,充分调动大家的参与积极性。

为督促提醒学生顺利完成21天激励计划,每个班级安排优秀高年级学长担任班主任助理,在每天晚上自修前与班长共同提醒班级同学及时参加。同时班主任助理与学生一起前往自修,就学生不理解的问题进行解答,充分发挥朋辈教育的优势,让学生在学长的带领下充分参与,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在学长传帮带、以激励促行动等方式的引领带动下,同学们参与21天激励计划的兴趣浓厚、行动力强。晚自修激励计划的同学参与率较高,多个班级每天晚上达到80%。晚自修激励计划为学生提供了专门的自修场地,一方面保证同学们能够合理安排时间按时完成作业,另一方面也让同学们通过21天计划养成晚自修学习习惯,避免他们进入大学后开始放松,出现不重视学习的情况。此外,读书和体锻激励计划的开展,让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读书和运动习惯。调研发现,21天激励计划动员让同学们对大学生活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学习有了足够的重视。通过开展21天习惯养成计划,同学们普遍形成了每天晚上进行晚自习的习惯,并且对于学校的自习、运动场所有了充分了解,从而让大学生活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四、总结反思

(一)良好的习惯助力学生成长

21天法则,是通过21天的正确重复练习,养成好习惯的方法。据研究,大脑构筑一条新的神经通道需要21天时间。所以,人的行为暗示经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而90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运用21天法则能帮助新生在短时间内形成良好的大学学习习惯,助力其在大学的发展。

(二)腹有诗书气自华

《中庸》有文:“博学之、慎思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首先要广泛地学习,开展读书激励计划,以宿舍为单位为同学们提供不同种类的书籍,让同学们在读书的同时感受中国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同时配套成长类书籍,让学生在为人处世方面提升个人能力与个人素质,并形成一定的抗挫折力。

(三)生命在于运动,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进入大学后,除了每周一次的体育课,学生们没有固定的运动时间,所以需要通过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强调运动精神,营造运动氛围,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

大学的学习方法和生活与高中相比有较大改变,高中学习,学校和老师监督较多,而大学学习专业性强,难度大,自由时间多,学习方法也从老师教授为主转为自学为主。所以,学院及老师需要加强引导,通过组织晚自习,为同学们提供自习及讨论的场所等,引导学生树立学本位思想,在思想上足够重视、行动上积极主动,避免后期出现学业问题。

开学初期是形成大学学习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引导学生扣好大学生活中的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本案例主要通过抓住大学新生的灌浆期,着眼于青年大学新生的特点及成长规律,利用开学时间段,运用21天习惯法则,通过组织开展读书、自修、体锻激励计划活动,引导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养成良好的自修、读书、体锻习惯,为大学生活的开展打牢基础,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目前本案例的工作举措主要是在开学之初21天的时间内进行组织并开展活动,在后续学生的生活过程中继续跟进和督促等措施还有待加强。未来可以以21天习惯养成计划为契机,在大一一学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以期中、期末考试等为节点,加强对学生的过程督促和监督,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学习习惯的巩固工作,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其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

案例作者:梁晶,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020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869号-24
中心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