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在秋日的暖阳里播种希望,十月的金风中传递温情,为了增强信息学子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与担当,10月8日下午4点,商务信息学院学生党支部在行政楼505会议室举行“十月金秋,蓝信同行 ”十月蓝信封宣讲活动,商务信息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图为蓝信封宣讲会
宣讲会伊始,主持人叶佳同学以其饱含热情的声音,引领着在场的每一位听众走进了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项目的温馨世界。在这个信息爆炸、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蓝信封项目如同一盏明灯,以其特有的模式,照亮了乡村儿童的内心世界,为他们送去了温暖与希望的曙光。叶佳同学细致入微地介绍了项目的运作流程、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志愿者的招募标准,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这项意义非凡的事业的热情与期待,鼓励着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能投身于这份爱的传递,共同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更加光明的未来。
图为孟思涵同学分享
宣讲人孟思涵同学讲述了自己参与蓝信封行动的心得体会。孟思涵同学分享了她与一位留守儿童在通信过程中建立了深厚友谊的事迹。在信中,孩子分享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情感经历,而孟思涵同学则作为倾听者和支持者,给予他们鼓励和安慰。她表示,每一次收到孩子们的来信,都让她感受到满满的信任和期待,也让她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书信的力量。孟思涵提到,她每次寄信时都会放上一些自己最近拍的照片,以此与孩子们分享生活的点滴。这种互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关爱和陪伴,也让他们逐渐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孟思涵表示,参与蓝信封行动不仅让她收获了友谊和成长,更让她深刻体会到了作为志愿者的责任和使命。她认为,每一封信都承载着孩子们的期待和信任,而志愿者们则需要用心去捕捉他们的心事,给予他们最真挚的关怀和支持。
图为孟思涵同学分享合集
图为潘子晨同学分享
宣讲人潘子晨同学在活动中向同学们分享了两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行为变化和“阳光抑郁症”。他呼吁大家要留心身边人的行为变化,特别是那些可能偏向忧郁倾向的举动。接着,他介绍了“阳光抑郁症”这一概念,并强调这是一种需要被关注和解决的社会问题。最后,潘子晨引用了巴东县原县委书记陈行甲的话,呼吁大家将心理问题视为“精神感冒”,及时干预和康复,同时鼓励大家抛除“病耻感”,勇于面对心理问题,并积极参与蓝信封等公益活动,为留守儿童和其他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图为潘子晨同学分享合集
宣讲人姚妮同学,讲述了自己与蓝信封之间的感人故事。在与小朋友通信的过程中,小朋友的乐观与坚韧深深感染了姚妮同学,让她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珍惜眼前的幸福。同时,她也感受到了巨大的责任,决心成为妹妹人生路上的倾听者与引导者。在谈到个人感悟时,姚妮同学表示,通过蓝信封行动,她不仅得到了心灵的治愈,还学会了珍惜生活、勇敢面对挑战。她呼吁大家像星星和萤火虫一样,成为照亮孩子们心灵之路的力量,哪怕只是一点点爱与关注,也能让他们感受到世界的宽广与美好。
图为姚妮同学分享
最后,姚妮同学呼吁更多人关注乡村儿童项目,携手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那一抹亮色。她表示,一封手写的信、一次耐心的倾听,就能点亮孩子们心中的灯火,让他们的笑容更加灿烂。让我们用心守护、让爱传递,让乡村留守儿童的世界因我们的存在而更加温暖、明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