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四史”守初心 | 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之十:“马新观进校园”系列讲座

2021-01-19 09:25:51

2020年7月8日下午,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举办第二场“马新观进校园”系列讲座。讲座有幸邀请到《新民晚报》社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教育学博士、副教授杨咏梅。杨老师为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传承与创新——新民晚报90年的成长与蜕变”的线上讲座。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樊娟主持了讲座。

讲座紧紧围绕《新民晚报》的发展历史展开。杨老师通过播放《新民晚报》90周年庆的宣传视频,并结合自己多年来在报社工作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生动详细地为同学们介绍了《新民晚报》的发展历程。

《新民晚报》是中共上海市委直接领导的面向广大市民的综合性报纸,以“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为编辑方针,着眼于“飞入寻常百姓家”。1929年,《新民晚报》前身《新民报》在南京创刊;1946年《新民报》在上海设立分社,出版《新民报·晚刊》;1958年,《新民报·晚刊》正式更名为《新民晚报》;1966年,《新民晚报》被迫宣布停刊;1982年,《新民晚报》再次复刊,是大陆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新民晚报》之所以能够永葆生命力,连续出版至今,就是因为《新民晚报》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能够不断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融入新的社会大环境。2017年“新民”客户端改版上线、融媒体指挥中心投入使用;2018年推出《新民早报》,重塑采编流程,推动报网融合;2020年,在全国团结一心抗击疫情的大环境下,《新民晚报》也直击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的新闻现场,力求用带有情感、态度和观点的新闻,承担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传递城市的温度、人间的美好,为民排忧解难,服务市民,服务上海发展。

学生党员郭钦颖表示,《新民晚报》创刊91年来,始终真实地记录中国的变化,秉持“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宗旨,走进大众生活、关注民生民意、启迪民风民智,为党的新闻事业和上海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同时也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我们应以《新民晚报》为标杆,学习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为祖国发声。 

学生党员陈蕾表示,听了杨老师的讲座,我对于新媒体环境下,具有市场化属性的《新民晚报》如何做民生新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飞入寻常百姓家”听上去容易,可是做起来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在社交媒体竞争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受众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他们的需要出发进行新闻报道。在舆论环境更显复杂的当下,专业的新闻机构更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想民之所想,报民之所愿。

学生党员李小静表示,疫情期间,记者们和疫情防控工作者一样逆流而上,正因为有了他们,人民群众不用出门也能够知道疫情防控的最新情况。作为一名党员,更是未来的一名媒体人,我们要有正义感,用新闻作品传递正能量,鼓舞斗志,凝聚人心。

学生党员姜自豪表示,在此次疫情中,许多报道都把疫情爆发地称为“前线”,把医生与记者都称为“战士”。讲座中也提到《新民晚报》的一名记者,一人全程在医院负责拍摄报道,这样的勇气与责任感,恰恰体现了新闻人的初心。作为新传专业的学生,我觉得我们应当向这些榜样学习,我们要牢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积极学习“四史”,不断提升自己。

学生党员梁筱表示,听了杨咏梅老师的讲座,了解到《新民晚报》的发展历史、当前发展趋势,以新民晚报所传递出来的态度和价值。疫情期间的《新民晚报》,一直都聚焦疫情热点,记者辛苦奔赴在采访一线,及时传递疫情的事实报道,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情感、态度等传递温情故事和人物来治愈读者,具有烟火气。

学生党员崔艳菊表示,杨老师为我们讲述了《新民晚报》90多年来的成长与蜕变,感触颇深。我们作为青年新传学子,在以后的媒介实践中要永葆正确的价值取向,真正地发挥新闻媒体联系群众、深入群众的作用。

在提问环节中,同学们积极地和杨老师进行交流互动。2018级传播学研究生姜自豪同学向杨教授请教了关于“如何提高新闻质量”的问题。杨老师指出,提高新闻质量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只要有了好记者,就不愁好新闻。”随后,2018级新闻学研究生王婷同学请杨老师分享了《新民晚报》对外传播的成功经验。杨老师介绍道,《新民晚报•海外版》在海外纸质媒体普遍生存艰难的形势下能够基本守住阵地,是因为它精准地找到了自己对外传播的生存价值与空间。“要想成功地‘走出去’,就一定要找准定位、满足需求。”

讲座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讲座帮助自己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了《新民晚报》;同时也认识到作为未来的新闻从业人员,我们一定要扎实地打好基础,提高专业素养,通过优秀的新闻作品,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新民晚报》前身《新民报》在南京创刊。《新民晚报》也直击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的新闻现场。同时也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